那个她800字

那个她

800字 初二

我喜欢那来自古代的乐音。那些“之乎者也”虽难懂,却让人意犹未尽;那一个个有着多重含义的字,却可以拼成令人惆怅的篇章;那一句句看似闲暇无事写的诗句,却带着作者的几分欢喜或几分忧愁。古人诗词的优美至极,使我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再后来,就知道了志同道合的她。

我不追星,但是我欣赏她。

她出生在一个充满西方韵味的家庭,母亲是一个知名的女高音歌唱家,父亲是一个赫赫有名的钢琴家。自小受到艺术熏陶的她深深爱上了音乐,却对西方的乐器无动于衷,而是深深沉迷于东方的词曲文化。

她的人气不高,却从不像某些明星那样为了红火刻意炒作,自然地少了那些特有的“庸脂俗粉”。她总是默默地努力,为了她的梦想。

她没有李清照那“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的委婉,也没有李煜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感慨。但她的词里一直透着一股悲凉,而且灵感都来源于生活。

她可以从一个明朝的鬼故事,引发出“愿谁记得谁,最好的年岁”的感慨;可以根据一个梦境延伸成“浓墨追逐着情绪流淌,染我素衣白裳”的故事;可以让一株小草变幻为“于青萍之末,风露更婆娑”的雅句;可以在一棵棠梨树上“折”下一卷“旧岁采得枝头细雪,今朝飘落烟枝梨叶”的书卷,甚至可以让一个传说变为“人双生,黑白离,生死相隔难相忆”的佳话……她的词虽没有古代诗人的情绪如此多样化,却覆上了那让人心底惆怅的迷雾。加上那清冷的旋律,更使人泪填眼眶。

多年来,她也一直痴迷于这个世界,默默地用纸笔描绘一个个凄凉宛转的乐音,用那悲凉的文字刻写一篇篇凄惨的故事。成功时,不会大喜,只会轻抒“成功为泡沫一瞬”之意,失败时,莞尔一笑“最幼嫩的新叶,连凋零都不屑,何必生离死别”。

我欣赏她,不仅仅是因为她对东方诗词文化的痴迷,词曲旋律的优美,更多的是她的那份执着和那份乐观的心态。就算因为“世态炎凉”,她也不会感叹“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也不会有“征蓬出汉塞,归雁入明天”的寂寞,而是一笑了之,再次“收拾包裹,准备上路”。

她——银临,芳龄二十七,却有着一份不属于她这份年龄的成熟。

感谢你!让我懂得“追求”两字如何写。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出游

600字 初二

艳丽迷人,便是杭州。

出游总是使人兴奋的。俗语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但真正诱人的是杭州,苏州应该说是适合居住的仙地。

炎热八月天,依然不减的是杭州的美。西湖总是最吸引人的。人山人海,欢声笑语是西湖给人的第一印象。有的是炎热的气氛,没有的是40摄氏度给人的痛苦。湖水倒映着东坡堤,微微的风吹拂下,堤上的树,花的影子在湖中像两群正奔波的青年,一群去,一群来。我在游船上听着导游讲述G20峰会用餐地方的优美,欣赏着这目不暇接的美景,心旷神怡。

我们是跟团旅行的,所以自然会有一起的旅友。大家嘴里欣赏着,交流着,惊叹着;手中的相机、手机的快门也响个不停。突然,一位来自大同的小女孩的气球被另一个小男孩不小心弄破了。不出意料,那位小女孩哭了。

当大伙都想着该怎么安慰并让她停下来时,我们的导游说:“妹妹,西湖的美景是诱人的,但如果没有了游客,它终究还是一无所有,而你没了气球却还有同伴呀!”这导游可让人佩服了。

出游不仅为看美景,如果能学习些东西,那再好不过了。

导游寻求的是能让游客满意。我们的导游做得可真棒!杭州的旅馆里,灯光艳丽,可是却有一间空调不能用了。导游怎么做呢?去隔壁的超市里买了大西瓜给他们(没空调的游客),并及时帮忙换了房间。想想,她只是一位刚毕业的新人啊!有这样办事能力的导游,总是让人旅途愉快,难以忘怀。

西湖的美景绚丽多彩,让人流连忘返;杭州的导游美丽热情,令人心情舒畅!

这样的旅行,何人不想再体验几回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