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的情1000字

无形的情

1000字 初三 写人

父爱如山,嘴上不说,但内心依然全是爱。

我的父亲是农民,所以大多时间都在田间里度过,即便如此,父亲还是每一次都按时回家,从来不让我们等。可是有一天,都已经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了,父亲仍然没有回家,我目不转睛的盯着门口过了许久,却仍然没有等到父亲熟悉的身影,奶奶更是着急的在屋里不停的打转,嘴里还念叨着“儿啊,你可千万别出什么事啊,你这可让娘怎么活啊。”那声音一直颤抖着,让我的心里极度不安,我想我必须得做些什么,于是我抛下了一句“奶奶,我去找爸爸了,我一定会带爸爸回来的。”就匆匆的往门外奔去。

我想除了田间,就再也没有第二个地方值得父亲这样痴迷了,所以我又加快了脚步往田间跑去,当我看见眼前那一片黄油油的油菜花时,我顿时震惊了,那金黄色油菜花仿佛就是田间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隐隐约约看见一位弯着腰在田间耕作的农民,那是多么孤独的背影,我心里有百万个确定那就是父亲,因为父亲是这样的喜爱油菜花,但那背影却让我心疼万分。我慢慢的走近了父亲,但我没有走到田地里,只是坐在田埂上默默的看着父亲的背影,不禁感慨道:父亲的腰何时变得这样弯曲了呢,岁月可真残酷啊。在田埂上坐了不足3分钟,我的背已经被汗水淹没了,并发出一股极其难闻的汗臭味,然而父亲却还要在这炎炎夏日下辛苦的劳作,在家里悠闲自在的我却不懂得往田里送一杯水,我是多么的不孝啊,想到这里,我的泪水不觉的溢出眼眶,滋润了眼前的金黄的油菜花。

正在这时,父亲挺直了腰间,拿出手中早已泛黄的毛巾擦着脸上的汗水,我正与父亲对视着,我急忙伸手去擦干泪水,笑着走到田里握着父亲的手跟父亲说:“爸,回家吃饭了。”从父亲的表情上我看出父亲对我这一举动非常诧异,但还是露出那熟悉憨厚的笑脸说:”好嘞!马上走!“握着父亲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说着笑着,但我的内心是痛苦的,十年了,我十年没有再握过父亲的手了,然而如今我稚嫩的右手紧贴着的却是父亲像枯黄的老树一样的皮肤上,父亲手心的茧,就像烙印一样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使我内心像醋坛子打翻了一样,一股酸味涌出喉咙,差点呛得我眼泪直流,但又被我吞一口唾沫,又咽回了心里。

父亲又突然问我:“丫头,你口渴不?要不跟你去小卖铺买个汽水喝咯?”这一问使我的内心突然疑惑起来,父亲平时是非常节俭的,也几乎不喝碳酸饮料,今天怎么突然就转性了呢?即使我的内心有很多的疑惑,但我还是不停的点头,父亲看我这样渴望喝汽水的样子,又不由得大笑了起来。

买到可乐之后,父亲强烈要求让我先喝,然后父亲再喝,还要留着点回家给奶奶喝,我也只好乖乖的听从,当我把那可乐倒进嘴里的时候,一股清甜涌入心里,呆呆的看着可乐瓶,那可乐似乎在冲着我微笑呢。

日落西山,天边的红霞映在大地上,一对父女正拉着手,走在回家的路上

广东珠海金湾区南水中学初三:小啃啃

无形的手

1200字 高二 写人

窗外开始淅沥地下着雨,从小我就特别喜欢雨滴落在地上的声音,那种感觉冷冷的,让人听着就想钻进被窝里暖暖地睡上一觉。我搬来凳子,趴坐在窗台上,看着外面,视线逐渐地模糊起来……

从初中到现在快五年了,在这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对家的感觉我已经没有以前那般熟悉了,而我始终记得的就只有母亲站在家门前目送我返校时,那羸弱的身影以及她那一只一直举着的手。

刚上初中的那段生活确实是艰难的。因为家在几十公里外,我开始了寄宿生活。那时侯我们不谙世事,对于新环境即使有再大的好奇心,却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很好的适应。虽然在家里,我已习惯了做家务活,诸如洗衣服,洗碗筷的活我可以一揽无余,但让我感到艰难的并不是体力劳动,因为想家,我每个星期都会回家一次;因为离不开母亲的温暖,我一次次把那份酸泪忍下,母亲说过:作为她的儿子,就得学会坚强。母亲也没有常来看我,只是买了一只手电筒给我,那时侯学校没有路灯,母亲是知道的。于是这只手电筒便成了我的依靠。每当我无助时,我就会拿着母亲的手电筒,这样我就会觉得母亲是在我身边的,我不孤独。

母亲不迷信,但对于一些事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今年年初我大病了一场,一个多星期了仍不见好。有人说这是我今年运气不好,犯冲了。久病不愈,母亲也急了,到处跑去求神拜佛,乞求我的平安,每次回家时,母亲总会带回一些护身符,说是可以消灾解难。我会保存好这些护身符并不是因为病得脆弱了而变得迷信,因为这是母亲求来的,代表着母亲的爱。可是,母亲你知道吗?其实,你才是我的护身符。

雨越下越大,一滴雨落在我的手上,冷冷的,我关上了窗户。雨散乱地拍打着窗户,形成了无数个细珠,窗外的世界仿佛变小了,家好象近了,我伸手触及,仿佛抚摩到了母亲那张慈爱的脸……

记忆中,母亲的脸上很少出现笑容,但这并不影响她原本的慈爱。依稀记得我把自己在校刊上发表的文章拿到母亲面前时,她脸上那久违的微笑,我知道,母亲是在为我高兴,虽然她没有说什么。现在,我尝试着多写字,希望能有更多的作品印成铅字以换取母亲的微笑,我投的每一篇稿件都是用自己的名字,生怕母亲见到其他名字时,会不认识。

在学校学习的日子里,无论是大雪纷飞,霜叶层染,还是雷雨横空,在我面前常常会浮现出母亲那羸弱的身影和那一只一直举着的手。随着岁月流逝,随着学习负担日益增重,我回家的次数少了,对于这,母亲只说了一句“有空多打电话回来”。这让我想到了电视上常出现的镜头:当某人从远方归来时,久待的亲人便张开双臂与他相拥。但现实不会如此,亲人只会默默地接过行囊,轻轻道一声:“回来了!”我后来才逐渐觉得,母亲那只举起地手上,有一双母亲瞩望我背影的眼睛,那双眼睛投射我踏过的每一片苍茫岁月的脚印中间,鼓励我走过每一段黑夜。

后记:多少莘莘学子在母亲搭起的桥梁上追逐着梦想,又有多少人在母亲孤瘦身影的陪同下走过一段段艰难的人生。智利作家米斯特拉尔传递给我们一位母亲的心声:“别以为只有我怀他的时候才和我骨肉相连,当他将来下地自由走动时,即便在天边,抽打在他身上的风同样会撕裂我的肉,他的呼喊中有我的声音,唉,我的孩子,我的一笑一颦,其实都是你脸色的反映。”是的,母爱太平凡了,正因为平凡,它才无处不在,才会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才会让我们有决战的力量,奋斗的智慧,以及生活的全部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写人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