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草船借箭”究竟何人所为1200字以上

考“草船借箭”究竟何人所为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十分精彩的一段故事,它完整地描述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因、背景、经过和结果。使人们对诸葛亮的智慧赞叹不已,然而事实果真如此?草船借箭是确有此事还是罗贯中有意杜撰的,是主动的“借”还是被动的“挨”射呢?

《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中写道,公元208年,鲁肃在实说他与诸葛亮舟中谈话的内容之后,周瑜出于对诸葛亮才能的妒嫉大惊地说道:“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然后设帐邀请诸葛亮前来议事,设计让他监造十万支箭并以“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为由“逼”诸葛亮答应,谁知诸葛亮不仅答应还嫌十日太长必误大事,立下军令状承诺三日办完,若失败甘受军法处置。周瑜因此大喜,认为:“他自送死,非我逼他。”私下,诸葛亮找来鲁肃让他私自准备的借箭工具供诸葛亮调配。

三日后,诸葛亮密邀鲁肃到船中取箭,于是趁大雾弥漫将船开往曹营。曹操生性多疑,一时不知如何对敌,于是传令:“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又叫张辽、徐晃各带弓弩军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以至万箭齐发射向草船。于是诸葛亮顺利完成任务得箭十万余支。此说明草船借箭是诸葛亮于赤壁之战时所为。

另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馀。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时引用《吴历》(作者:吴?胡冲)内容:“曹公出濡须……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灞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说明孙权数次挑战曹操,曹操皆坚守不出。于是孙权乘轻舟接近曹操营寨。那他为什么接近曹操营寨呢?《魏略》(作者:魏?鱼豢)进一步解释道:“权乘大船来观军。”说明他是来观察曹军战略部署的。但是被曹操发现,于是曹操下令“使弓弩乱发”而“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则说明孙权的大船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这时孙权才不得不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等到船平衡后,于是才得以逃脱。那么曹操是怎么发现孙权的呢?据《吴历》记载:“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既然是乘轻舟闯入曹军前沿,那么所带兵卒就不会太多,那鼓乐齐鸣又作何解释呢?我们知道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贸然出战。于是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但孙权也许没有料到曹操此举,仅仅是想故做声势让曹操不敢出击,等“观军”目的达到后好安全撤退。所以从“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可以看出孙军完全是被动受箭,事先并未有所准备,以至“船将覆”时才下令回转船头。一个“将”字和“因”字足以说明了当时情况的紧急。由此可见孙权的目的仅仅是“观军”而非“借箭”,即便得了箭也是因祸得福,顺带捡了个便宜。所以由《三国志注》的记载草船借箭一事不仅不是诸葛亮所为,也不是主动借箭更不是草船。真正的“借箭”者应是孙权。

由于《三国志》记事过于简略,提供的历史资料不够详实。而裴松之《三国志注》弥补了《三国志》记事简略缺点,他引书200余种,补益了大量史实,使人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当时史实。

那么《三国演义》与《三国志注》谁更准确可信呢?《三国志注》作为《三国志》的参考资料,相对与小说而言更具历史参考价值。毕竟小说可以夸张,可以杜撰。有时为了体现小说主题,甚至可以移花接木、颠倒黑白。《三国演义》经常出现与历史不符的情况,比如历史上刘备、关羽、张飞并没有结拜,三英战吕布也是虚构的。所以对于《三国演义》而言《三国志注》更为准确可信。既然《魏略》、《吴历》都记载了这件事,那么我认为草船借不是诸葛亮所为,也不是自动的借箭。而是孙权在观察曹军部署时,遭到射击而意外得的箭。

考分下来后

700字 五年级 叙事

“咳咳,同学们,今天公布这次语文考试成绩”老师说。同学们个个把心提到嗓子眼上,都“面红耳赤”。都为自己捏了一把汗。“我从高分往低分发卷子”,老师又补充一句。

老师开始发卷子不,同学们一个个喘了一口气。一些同学笑得可开心了,又有一些同学满面愁容,分数一点一点的入下跌,当念到我的名字时,我大吃一惊,啊?我怎么才得82分?我仿佛一下子被电击了一下,脑子里一片空白,感到同学们的那嘲笑的目光射在去身上,令我感到“毛骨耸然”。我怎么样对得起对我期望高的爸爸妈妈和老师呀。我顿时像霜打的茄子,一下子垂头丧气了。下课了,几个好朋友来部我考了多少分,我红着脸说:“这次我考得可差了,一定没有你们好,你们别来挖苦我了。”

放学了,我慢吞吞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想:“回到家要是让老妈知道我老这么差,不吃一顿”男女混合双打“才怪呢!唉,我怎么样就考得这么差呀!”不知不觉,我已经走到了家门口,正欲伸手去按门铃,又把手收了回来,双想了一会儿,终于,我鼓足了勇气,按下了门铃。

妈妈来开门了,一开门,妈妈就迫不及待的说;“儿子,这次考了多少分呢?是不是要给我一个惊喜呢!”我想:“考这么差,说了一定会被“扁”的,算了吧,别说了。我撒谎说“妈妈,老师还没有发下来呢。”妈妈问到:“都考了三天了,怎么样可能没发下来,是不是没考好,心虚呀?”我见瞒不过,只得实话实说:“妈妈,这次我没有考好,只考了82分,您就结结实实地打我一顿吧。”说完我闭上双眼,等待止帝的死亡“判决书。”可没想妈妈却哈哈大笑,笑罢对我说:“你分数老师已经告诉我了,这次呀,我是在考验你诚不诚实呢!”我恍然大悟,同时也庆幸自己人没有被痛“扁”一顿。

接着,妈妈说:“儿了呀,以后考差了没什么样,下次再考好就行了。可绝不能撒谎,撒谎是一本质上的错误,就算免了一顿打,可你却丢失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信誉。信誉一但失去了,拿什么样也换不回来。”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牢牢地记住了妈妈的话

现在,我懂了妈妈的自豪感;“信誉没了,别人就再也不相信你,有时连改日机会都没有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