踉跄800字

踉跄

800字 初二 散文

总有一天,我会长大,会懂得更多,会喝的酩酊大醉自言自语的哭着把往事都倾诉。总有一天,会去游览一下这大美河山。总有一天,即使一路摔倒踉踉跄跄的也会走到你所说的终点。是的,时光就是这样子不带丝毫感情也没有丝毫的提示悄悄从身边走过,一路上尽管有什么丢脸开心惭愧的事情它也不会停下,时间不会停止,它总是不经意的就过去了。有时候我以为可以用时间的借口去逃避这一切,可是不行,往事总是会烙印在心底,一个不经意的发呆,就会一件件浮现脑海,一切都好似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清晰,那种锥心的痛,我已经不想再。可是,世事可有那么如人愿?我偏是一个爱发呆的孩子,于是,千疮百孔。

任我以为我多么坚强,以为不管是经过怎样的事情都不会悲伤或是痛苦。可是经过了好多事情,我发现事实是我会害怕会伤心,会不知所措,可是又从不对别人诉说,回答的最多的总是“我没事”,而电脑屏幕前的我泪水止不住的滴在衣服上,笑也笑不出来,而看见我说我没事的你们,没有再追问,无论多少次,无论是谁,都没有再问下去,而是若无其事的说别的。没关系的,是的,没关系,什么事情我都一个人去承受就可以了。这山高水长的道路,终究是我孤身一人走到终点,也许并没有所谓的终点,不过是无尽头的黑暗罢了。

有时候,明明你的言语刺伤了我,可是我仍是沉默一个人安安静静,什么都不提起,因为害怕,害怕你会因此讨厌而厌烦,开始自己瞻前顾后自作多情最终自作自受。想要前进却迈不出脚步,从一开始就放弃从来没有耐心去坚持,做什么事情都是半分钟热度,明明不想去却又不会拒绝,太过相信我们不会因为一点点缝隙就此疏远可是我错了,很离谱,其实早就应该懂了,一直在逃避的不过只是、这世上从来没有过什么天长地久,一旦放手就不可挽回。

自己的梦想遭到了反对,可是不想要放弃,只是他们不懂我,不明白我心底最想要的是什么,只是帮我计划好以后的路让我走下去,可是从没有人问过,我是否喜欢。在家人的眼中,成绩代表了一切,可是却没有人问过我累不累。本应习惯,却不肯放弃。自己所选择的路,即便跪着爬着也要走完。

待我白首回忆当年,是否发现,那些年的我什么都从未拥有。

初二:疯丫头2000

踏上英雄的履印

1200字 高二 散文

刚下过雨,空气里弥漫着水汽的清新,徐家后院的山坡上,杜鹃花簇拥着春的明艳。却未曾想过,这一处静谧,在我看来的一方闲适,竟走出了两位革命烈士。

从中岭古道而下,由白峰小门村村长徐信全带领着来到了徐家楼屋。徐家楼屋坊间也叫徐家大院、徐氏祖堂。从门院口处朝里望,迷宫式层叠的格局,据说农家孩子一进去不小心便会迷路。而英雄徐建农、徐长海便是徐家的杰出代表。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国迅速兴起了抗日运动。当时只有20多岁血气方刚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小门青年徐建农、徐长海,在进步人士的影响下,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兄弟俩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先到训练团参加集训,徐建农在训练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集训结束后,徐建农担任镇海县抗日武装部队(即县大队)三中队中队长。徐长海被分配到省第十流动施教团,并于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徐建农遵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分别到郭巨、柴桥、三山一带动员有志青年参加抗日武装,扩充抗日力量,同时开展除奸活动。5年中,徐建农活跃于穿山半岛,在当地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依靠群众的支持,清除了国民党部队中卖国投敌的2名军官,并在半岛抗击日寇。1942年4月2日,徐建农去霞浦上傅执行清匪行动,收缴了土匪枪支。在战斗结束返回途中,遭遇反动派部队的伏击,寡不敌众被捕,于4月6日在三山英勇就义。徐长海所在的施教团则辗转镇海、奉化、定海等地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秋,施教团来到柴桥,徐长海与李志松、宣伯年等党内同志一起宣传抗日主张,发动民众,扩大抗日救亡团体的影响。他们运用文艺形式,在芦江庙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夜之歌》、《铁蹄下》等抗日剧目。通过宣传,当地民众的抗日热情十分高涨。后来,徐长海被安排到舟山一带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他的足迹遍及舟山本岛和其它周边海岛。1942年,徐长海因身份暴露遭敌逮捕,后在党内同志的营救下,越狱成功并任党领导下的定海国民兵团(即“五大”)指导员。1943年,徐长海在大碶指挥了与日寇的“薛家桥之战”,打得日本鬼子狼狈逃窜。1943年10月,因政治形势变化,徐长海根据中共浙东区党委决定,将“五大”分批撤往浙东抗日根据地中心——四明山区,去与我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主力会合。10月5日,徐长海在做所部二中队工作时因叛徒出卖被捕。次日,徐长海被反动派押解到柴桥大溟,惨遭杀害,年仅31岁。

听着村长的叙述,一行人走进徐家老宅的院落深处,院子左侧的二层楼便是徐氏二兄弟的故居了。雨后屋顶的檐边有水滴打落,仿佛也在讲述这里尘封的往事。默默上前,指尖触上斑驳的写满所有故事的板壁,触上这岁岁年年攀爬着的柔软青苔,在人们敬畏的目光中仿佛又剥落了一世铅墨色古旧的尘埃。这样持久地凝视着,原来英雄们离我们并不遥远。

记忆穿梭过70多年的岁月,在那个我们无法企及的年代,所有的动荡换来的是今朝的幸福与安宁。而回到70年后的今天,筑足于此,感受同一片天空下灵魂在时代与时代交接处的震撼。

从徐家大院出来,已雨过天晴。烈士的家乡,现代气息的小洋楼、整洁的村道、衣着得体的村民,让我们感受到小门村村民富庶的生活。

阳光下,徐家大院的后山上杜鹃花如火焰一般怒放,我知道,那是英雄生命开出的壮美的鲜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