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和钝感力800字

慢和钝感力

800字 初一 记叙文

一位文友写作的速度很快,我一个月也写不出她一周写出的数量。我很羡慕她,感到她写作的速度简直是一个谜,看到她的名字频频出现在报刊上,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是那么迟钝和笨拙,我因此而焦虑起来。 

最近,我遇到以前的一位老师。他问到我写作上的一些情况,我有些难为情地回答,自己太笨了,写得很慢很慢,甚至不想继续写下去。老师笑了,鼓励我说,在这个流行快和机巧的时代,慢确实令人焦虑,但慢本身没有问题,它更不等同于质量低下、失败、幸福降低、病态、痛苦等;如果能够正确认识慢,不那么过分追求速度和效率,不过于看重成败得失,这种慢反而是一种从容和优雅,是对身心健康的一种宽厚的庇护,“对于喜欢写作的你来说,慢下来的速度,正好可以让你专注于质量的提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话虽这样说,但我还是希望自己写得又好又快。老师觉得我的心态已经显得浮躁了,告诫我说:“不能快,那就慢下来,顺其自然,这是你得到快乐的大道。”是的,我确实变得比以前贪婪了些,也认为“慢”不是什么好事,会叫人瞧不起似的。 

老师给我讲了老舍先生的写作习惯,这位著作等身的文学大师在写作时竟然逼迫自己慢些,慢些,再慢些!老舍先生写作时总要长时间“打腹稿”,深思熟虑后才落笔。即便这样,写作过程中依然斟酌再三,连小小的标点符号也不轻易放过,经过一番仔细推敲,方才放心点上。老舍先生写作没有使用什么“利器”,反而偏好毛笔和蘸水笔,这种书写方式无法随意涂鸦、修改,非心中无悔、一气呵成不可,又因为要频繁蘸墨水,写作的速度自然慢而又慢。他选择的还是难写的魏碑体,一笔一画都要气定神凝、小心翼翼,来不得半点潦草马虎。 

因为刻意求慢,老舍先生的文稿总显得那么整洁、干净和美观,曾经被当做艺术藏品拍卖。但听了老师的话,我却越发困惑了。我很早就知道,老舍先生是享誉世界的“多产”作家,一生写出了800多万字的小说、剧本、散文等,除写作外,他的爱好多达10多种,是少有的“全才”大家,难道这一切都跟慢有关吗? 

“不能说慢是神奇的,但你要从中看出老舍先生严肃真诚的写作态度,这是当下许多作家最欠缺的东西。”老师说,“你瞧不起慢,是因为你还不了解慢的力量和好处。才华惊人的老舍先生竟也写得那样慢,确实很罕见,但即使一天只写一两千字,他也是写多少成多少,写多少得多少,在质量上领先于其他作家;更厉害的是,再慢的速度,也架不住他天天写、月月写、年年写,一辈子都这样写,日积月累,逐年增多,想不成为‘多产’作家都难吧!” 

我明白过来,想到自己对慢的误解和看不起,不由羞愧起来。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介绍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钝感力》。渡边淳一认为,钝感力是一种“迟钝的力量”,在事事物物纷繁复杂的现在,“这股迟钝的顽强意志,就是得以生存于现代的力量,也是一种智慧。”钝感力一定是缓慢但从容的;我如果能够学会对“成功”啊、“名利”啊、“发稿量”啊这些东西都钝感一些,我就会看清和喜爱“慢”这个字,认识到慢也能给我带来力量和智慧,因而生活得更自信和快乐一些。 

慢慢老去

550字 初二 记叙文

一切都会逝去的,不论你会不会舍得。

——题记

“什么!”听到我宣布的消息,父亲母亲脸上浮现出欢喜,又有些惊异,仿佛得到了天大的恩赐。

我有些愕然,在我看来不过是要浪费我一小时的谈话,竟能让他们如此的诚惶诚恐,流露出我从未见过的一面。

母亲首当其冲地说起我的学习。学习,学习,学习!我受够这类话题了,总是谈学习,现在、将来,似乎他们都只在关心一个成绩,一份名利。听着母亲以一贯强硬的声调描绘我未来的宏伟蓝图,我很不耐烦。

“要好好学,上个好大学。”妈妈声音里带有丝遗憾却又一脸的憧憬,似乎我上了清华、北大,就像她上了一样。

“嗯。”“嗯。”“嗯。”我漫不经心地,懒散地应付着。

“你现在混,我看你能不能混一辈子!”沉默许久的父亲似乎看穿了我的想法,有些严厉地说道。

“你就是我们的希望啊!”又是一句重复多遍的话语。

我猛地发现,他们老了,昔日的梦想已被禁锢起来。几乎失去希望的他们,也失去方向,唯一的光芒就在我的身上。他们慢慢老去,却也在耐心等待,看他们心血的结晶,能否冲破黑暗,照亮他们曾经的征程。向梦想,继续远征。

我的眼睛有些泛红,浮躁,不耐烦的心又静了下来,静静聆听他们的话语。

“在外面要处处小心。”聊着聊着又说到了日常小事,没有几个大道理,只有许许多多的无微不至的叮咛。

时间缓缓流淌,一个小时渐渐逝去。我有些意犹未尽,又有些感慨万千。

“好了,快学习吧,别耽误了学习。”父亲说道。好像有些不舍,又有些催促。

我忽然发现,他们为我放弃了太多。头发已微微泛白,连心渐渐孤单,慢慢老去,竟也浑然不觉。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父母的三千银发编织成我今后的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