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听圣人诲1200字以上

读弟子规,听圣人诲

1200字以上 初二 议论文

小时候,打着流水账背《弟子规》,而如今细细的品味这本“人生指南”,我才发现这字里行间,无不引导着人们修身立德,磊落做人。

刚翻开《弟子规》,就可以看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百善孝为先,我们几乎无时无刻在感受着父母的爱,因为这种爱像人活着自然,而我们也自然地把这种爱想得理所当然,父母若有许些不顺自己的心意,就会莫名其妙的大动肝火,又有几个人会像书上说的那样对父母提出谏言,和颜悦色的将心比心呢?当父母老去,在最后分别时,才知道这种感情的根扎得有多深,后悔不已。孝顺还生孝顺儿,你希望子孙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你的父母,母亲十月怀胎让我们得以生活在这美妙的世界,父亲对我们关心爱护,教与我们勇敢坚强……我们这寸草之心又怎能回报?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我们对父母的孝心当然不是为了要得到什么,真正的孝心是不求回报的,我们应该要像当初父母为我们无私付出一样对父母默默答谢感恩,正如书中所说的,听父母话、为父母争光、不让父母担忧皆是孝。孝心简简单单、真真实实,是没有任何添加剂的,好似温水一般,暖父母之心田,解父母之忧愁。

出则弟中写道:“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可现世有多少人因工作繁忙,把生了病的亲人扔在医院不闻不问啊!这一则教会了我们要尊重长者,是呀,孟子不是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吗。看到这使我想到了报纸上北大学生扶老人过马路的图片。这就告诉我们:老人,好比一只夜莺,应该有他们的夜曲,我们这些晨鸣的百灵鸟就应该当他们的观众,用爱之心,同情之力为他们铺路搭桥,陪他们走过全程。读到“长者立,幼勿坐”时,我不禁心寒,有哪次吃饭时是父母坐着等,我去端菜盛饭的呢?想到这,我一阵内省。

第四则——“信”里写道“话说多,不如少。”这使我想到在《荆棘鸟》中有这么一句话: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首歌,那歌声比世上所有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没错,凡事多不一定就好,精妙才是最重要的,就如一篇好的演讲稿,区区几百字却能字字动人心扉,每句话都能让人引发深思。而一些千字、万字的长篇大论却犹如白水,就算喝上无数次也是淡而无味的。相反的那百字稿却如同一杯加了炼乳的咖啡,刚喝进去是苦的,每每回味却总有一股不可思议的甜,既让人记住了甜又忘不了苦,这难道不是教会了我们以精为贵的道理吗?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正所谓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千万不要过于盲目地相信别人。“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朋友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伴侣,人生不能没有朋友,但也不能随意交朋友,真正的朋友是良师益友。交个博学广闻的朋友,可以使自己充实精神食粮;交个举止儒雅的朋友,可以改掉自己所不好的习惯;也是有交个胸怀大志的朋友,才可以与其同样望见远处的地平线。

“唯徳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理。”有什么品德才能不如别人的,就应当去争取,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拥有。“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是的,物质的好坏,并不能将人分为贵与贱,人只有品德高尚和不学无术的区别而已。只有品德高尚了,你才会发现这世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余力学文》教会了我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读一书,增一智。读一本书必须一口气将它读完,读透,不是读一遍就完了,更不能读到一半就气馁,只有把书“煮熟”,才可以将书中的含义一一理解。学习的路并不是像坦途那样匍匐在人们足下,萨迪说过:“谁没有耐心,谁就没有智慧。”学习时,若有什么疑惑的话就继续努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日积月累功夫深了,疑惑便不攻自破。学习时,有不懂的就要不耻下问,弯下腰并不是什么耻辱的事,弯得下腰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内心的自信。翠竹因弯腰而坚韧不拔,稻穗因弯腰而丰稔厚重。

读弟子规,听圣人诲。嘴中默背着弟子规,浮躁的心又陷入了沉思。

读张爱玲有感

1200字以上 高三 读后感

两天时间,读了张爱玲的两部小说。《半生缘》和《倾城之恋》。以前总是听说张爱玲是位大才女,文学成就很高,但我终究是没有机会看看她的小说,这不久才从书店借了一本她的精品集。

也许是因为那时的社会背景,那种时代的书特别是爱情故事,总是有一些悲凉的情调在字里行间,让人读完又觉得回味,还有隐隐的遗憾,感慨那种未始先了的情缘。

这两部,电视曾播过的,只是我觉得原着看来的更有一番味道。我们现在的年代,也大抵是有特点的,名着总要拿来拍成电视,却又拍不出书中那些味道,让人看起来似乎都落入了俗套。譬如有些场景,世钧与曼帧在十四年后的重逢,柳原与流苏在墙下的细软耳语,抑或是曼帧被祝鸿才侮辱,在荧光屏上看来,倒也就是那么回事——大抵是因为看多了都觉得麻木。倒是从这些文字中读来,却从心底泛出隐隐的痛来。

乱世的中国,那些男作家大文豪写文章,总要将深深地讽刺与影射融入到文中。张爱玲则不然,比起那些让人发冷的黑暗讽刺,她只是用了女子特有的委婉特质,将爱情写入到旧上海那种繁华背景下,也同样让人感到深深地震撼。

说批评与讽刺,也有。你看张爱玲那尖尖的脸的轮廓,以及那昂起的头,分明是在冷眼旁观些什么。我看书,并不喜欢再去研究作者的时代背景,对于我来说,到底是有些无聊。这些话,只能才疏学浅的说,但有些东西,也确实能读懂的。

虽说是女作家,但并不是琼瑶式的缠绵,这也好,我总归是受不了那些的。虽说只看了两部而已,但我也可以说她的小说,绝对是悲哀多于圆满。比如《半生缘》这种让人遗憾感叹命运不公的结局,鲁迅有言,悲剧是将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对,我喜欢这句话,也表示极致的赞同。曼帧是美好的女子,终是被命运毁灭,她与世钧的感情也是美好的,但也是被毁灭。与其是说命运悲惨,倒不如说是社会造就这样的人与命。曼璐与顾太太并不是绝对的错误,旧上海肉欲横流的繁华与压迫造就了这样的思想和顽固。这里,我却莫名的想起老舍笔下的祥子,同样是社会的牺牲者。呵呵,那时的中国,这样的真实的不在小说中的,还少吗。也是——那时的社会,哪里有什么绝对的正确与错误。《倾城之恋》中,流苏大概觉得这种结局是圆满的,她心中总是将爱情与利益放在一起的,得到了这个人和他的情,她认为就是得到了一个女人该有的圆满。但在我看来,也并不是如此。

《半生缘》里描写景致的并不多,给我印象最深的大概是旧上海的弄堂,那样的弄堂,我未到过,只是在图片中见过,我却觉得有深深的压迫感,只有在看到曼帧与世钧并肩从那里走过时感到了一丝的温暖的情愫。那样的一线天中,也一定是充斥着我们所不了解的黑暗与封闭的陈旧的思想枷锁。——又或者是受《悲伤逆流成河》的影响?那本书中也有这样一个弄堂。

倒是《倾城之恋》中,景致突然多了起来,也许是因为环境不同,所以环境精致了多?但我认为,那绝不是同一时期写的,这猜想大概是正确的。有时候看到这里描写的环境,并不觉得美好很多,也许是因为这里面,流苏总是将爱情与利益勾扯在一起,——也许是她太精明了?

不管如何,张爱玲的文学成就与这些文字,我们终归是赞同的,不过也算名至实归,她的文字,读来,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只是悉松平常的场景,却能在温暖的时候让人觉得欣慰,悲伤的时候又让人觉得难过。作为虚构的故事,这就够了。

看到她的小说我便又想到现在,让人可以回味的爱情故事真是越来越少了。本土作家好像也并不被我们这代人认可,只是总看到层出不穷的80后作家,延续着什么华美的残忍、明媚的忧伤。这样的书,我也爱看,毕竟是面向年轻人的,但读来,总觉得少一些中国小说的回味悠长与震撼人心。殊不知,这些非主流之风蔓延成主流,在我看来,也没什么味道了。

在别人看来,我的这些文字,有人总要带些嘲弄的眼光看的,想来真让人觉得悲哀。

不管怎么说,愿中国名着可以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议论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