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问题何在?1200字以上

农民工问题何在?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农民工,一个特殊的称谓,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农民进城务工现象产生于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农民离开农村到城镇“上班”拿工资,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劳动。社会上把这些人称为“农民工”。“农民工”首先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即户籍制度规定下的农民,在家承包有集体的耕地,其次才是表示一种职业,即城市中事实上的工人。

据有关“权威”方面的调查说,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超过2亿人,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人多了,事也就开始多了。于是各种和农民工相关的问题就来了,听得多的莫过于被拖欠工资,生活含辛茹苦之类的,而那些皆大欢喜,高高兴兴地场面通常只有在他们受尽了委屈之后才会有的,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难道农民工所期待的“玉”就非得经过艰难困苦不可?

从乡村到城市——他们在城市开始了寻梦之旅。梦总是美丽的,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就算不残酷,也是不如想象中的那般美好的。看惯了农民工的悲惨,听惯了农民工的辛酸,而他们那无边的苦海,要到何处才算是岸?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时代,也是一个现实的时代,就因为如此,才使得权利的是否得到保护也要看个人的经济实力和地位了。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某些原因,农民的经济资源分配得少,社会地位明显不高,权利自然而然就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了。长此以往,问题就出来了,因为贫困所以就出来打工赚钱,想打工赚钱就必须得到很好的权利保护,而想得到保护就得有很高的经济地位,又因为地位不高,应得的权利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打工也是难上加难了,所以就注定要接着贫困下去,就像一个无解的方程!

众所周知,无论是在我们的媒体报道中还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之下,我们的农民工始终只是农民工,是我们话语里的“他”,是需要城里人帮助的“他”,而不是权利的受者――“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农民工无法在公共领域表达自己所想表达的,也因为没有良知之士或媒体为他们做代言,就算有的话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良知之士的见解能使几个人信服?媒体之语又有几分力道?或是出于良心,或是出于社会稳定的功利性,而真正想帮又能帮的又有几个?

只听说因为拖欠工资而致农民工示威游行或绑住欠他们工资的人的,而没有听说哪个“城市工”因此而做出如此“不可思议”“没有法律意识”的事的。这都是因为什么?归根到底,因为农民工就是农民工,而城市工永远是城市工,两个不同等次的人,话说劳动是美德,无上下贵贱之分,但到了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上下与贵贱就出来了。城市工遭“冤”时有“包青天”――仲裁委员会,工人委员会什么的协调机构,可当农民工比窦娥还冤时,能找的有谁?能帮的又有谁?求天不应,求地不灵,这就是当代的农民工,只有在某些人再也看不过去时,那些“无法无天”的行为才有些收敛。而现在,路还是漫漫,农民工的权利问题仍然严重!

在过去的时候有三座大山压在全中国人民的肩头,但到了现在,那旧的大山没有了,却又有新的三座大山开始压在了我们的农民工身上:改善住房条件成了农民工最迫切愿望;打工赚的钱很大一部分用于支付过高的生活成本;教育开支成为大多数农民工家庭最大的一笔支出。前两座大山暂且不作分析,在这里仅仅对“教育”这座大山作个简单的叙述:

在农村我们讲“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但在有些农村,穷的还是教育,苦的还是孩子,难道这种悲剧还要在城市里重演?都不希望重演,但农民工的孩子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在城市还是有的。在城市,城市工子女有人人所属地学校入读,而农民工呢?想活下来就得出来打工,为安心打工就得带上孩子,带上孩子就得让他们上学,想上学就得面临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试想一下,如果有那么多的钱有那么大的能耐,农民工还会是农民工吗?还会受尽背井离乡之苦来到城市吗?这又是一个无解的方程!

两个无解的方程压在了农民工的心头,何时才能出头?

农民为什么出来务工?种田不好,做农民不好,想做一个想象中的工人,可到了城市他们才发现,做一个工人也是那么的难。

总而言之,可以简单地说来,农民工的民工身份是定了的,仅仅限于“民工”这一层,再严重一点,就是连“公民”都算不上,因为应有的权利都的不到有力的很好的保护。我们讲一个人在社会中之所以可以称为“公民”,是因为他最基本的权利可以得到保护。而农民工呢?不!因为农民在法理意义上的“公民”地位仅仅是个虚名。借用鲁迅前辈的一句话,“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在这个地方,我们大可不必说地那么重,说“长此以往,‘工’将不‘公’”就好了。

说来说去,就归结到了农民工自身的问题了,说来说去,就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了。我们讲“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可依照现在看来,拥有中国半数以上人口的农民的教育问题都没有搞好,经济从何发展?时时刻刻都在提“三农”问题,讲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可最基本的农村教育问题都没有搞好,“三农”问题完善解决的那天会是在何时?

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之后,会出现很多难以想象难以克服的困难,我想那都是暂时的。在这个时候,就是要抓重点,下猛药,不能让这个问题一直都是个问题了。农民工问题由来已久了,不能一直拖着。人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民正是农业活动的主体,农民不被重视,农民工越来越多,农业发展成为空谈;农民工不被重视,城市经济发展也将成为空谈。

历史的车轮早已经跨入了21世纪,是时候让那些“低头看地”的人们来“抬头看天”了!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社会问题,但是我们已经不能再等待了,不止是农民工本身不能再等下去了,就算我们为孩子们考虑一下!

农耕年华一日游

7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今天,学校组织师生参加了科技游——去“农耕年华”农业风情园。

第一站:盆景园

来到这儿,我们现在美丽如画的和谐池前照了合影,便朝着盆景园出发了。一路上,一棵棵对节白蜡在风的鼓舞下像我们频频招手,高大的水杉也亲切友好的对我们微笑,进了盆景园,只见四周都是三角枫和龙爪树,就连稀有的银杏树也躲藏到了这儿。它们有的像云,有的像车,还有的像睡美人,个个奇形怪状。走了一会,我们才发现四周都已改变摸样:前面是奇石馆,左右却都是一些三峡蚊母。为了跟上队伍的步伐,我只好放弃美丽的景色,开跑起来,进了奇石馆。

第二站;奇石馆

“奇石馆”,名副其实里面就是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如:昆仑彩玉石……最令我记忆犹新的却是一尊名叫“绿巨人”的石像,它产于新疆的一尊价值2万元的石像。这尊石像的上方活像一生气的人,而下方则是一小木樽,这是我最记忆犹新

之处。

第三站:农耕文化岛

在进入农耕文化岛时,我们先去观赏“名人之屋”,在里面,我们见到李时珍、蔡伦 、张衡等名人雕像。接着,我们推磨、打鼓、摇水车,我们还认识了钉耙,木锨、石磙等农家耕具。最后我们走过了一条摇摇晃晃的铁索桥。太有趣了!

第四站:天鹅溪和百鸟园

离开了农耕文化岛,经过了光启桥和骏驰桥,我们抵达到天鹅溪。实际上,这条溪可不光有天鹅,还有鸳鸯和赤麻鸭。沿着小溪走到了尽头,便到了百鸟园。园里有一只正在开屏的孔雀,那五光十色的羽毛在太阳的映照下更加光亮。院里还有一只贵妃鸡,那鸡似乎受了委屈,一直撅着屁股往前跑,碰到啥就捉啥,结果累得坐在地上。

最后一站:和谐池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起点——和谐池,在这,我班与二班进行一次拔河比赛。在校年级里,二班可是挺强,所以,我班丝毫不敢大意,一个个做好准备,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果然,因我班的齐心协力,赢了。

到了下午三点半,我们才恋恋不舍地上了车。车载着我们的欢笑,载着我们的快乐驶回了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