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450字

凤仙花

450字 三年级

我家养了一盆凤仙花,从春到夏的更替,我对它有了很多不一样的发现。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但我的凤仙花不知好像被春天遗忘了,还在静静地沉睡着,一天一天的期待都没等到它发芽,我都有点泄气了,于是便将它放到角落旁。谁知在一天清晨,我惊奇地发现它居然发芽了,长出了笔直的茎,嫩绿的叶子,精神饱满。发芽之后,我开始细心地照顾它,每天浇点水。不久,旁边又有几株小凤仙花长了出来,嫩嫩的叶子,可爱极了。我开始对它们充满了信心,将其放到阳台显眼处,它们就像新生的婴儿,贪婪地吸着阳光的气息,在阳光的照射下茁壮生长。

一到暑假,它们就脱下了嫩绿的衣裳,换上了黄色的外衣。花也渐渐开了起来,竞相开放,好不热闹。后来去奶奶家待了几天,但回来之后,我兴奋地发现凤仙花结果了,我摘下最大的一颗种子,剥开后看到一粒粒棕黑色的种子,犹如披着黑外套的宝宝,静静躺在我的手里,真是越看越喜欢,我暗暗立下誓言,明年要在阳台上种满凤仙花。

看着自己亲手种的凤仙花,能开花、结果,特别有成就感。从凤仙花的成长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即使被人遗忘,也不气馁,一直向上、向上生长。

呐喊读后感

600字 读后感

偶然翻开床头那一本尘封已久的《呐喊》,我便被吸引住了。《呐喊》是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的作品。而鲁迅先生则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在我读过的所有书中,《呐喊》是唯一一本令我久久不能忘怀的书。

《狂人日记》是其中的一篇文章,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更是鲁迅先生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出来的文章。作者用狂人的角度去观察他人,写出了人们在那仁义道德的面具下丑陋不堪、肮脏致极的真实面目。也许,在这之中,只有被别人看作是疯子的狂人,是幸福的吧。因为他的疯,才使他没有受到封建教育对心灵的残害和压迫,得到了一颗纯洁的心。

在《药》中,愚昧无知的华老栓为了给自己的儿子小栓救命,竟然相信了那所谓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更可笑的是那人血,是革命者的鲜血。呵,这多么讽刺。前线的革命者为了自由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那些所谓的无辜者,却还不肯放下他们那套可笑致极的迷信。

无论是《孔乙己》中的主角;还是《故乡》中的闰土;又或者是《阿Q正传》中的阿Q。在作者的笔下,他们都能跃然于纸上。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郑振铎先生也说过: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鲁迅先生曾说,他的呐喊,目的在于慰籍那些“奔驰的勇士”,使他们勇往直前。在《呐喊》这本书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可令我感动的,更是鲁迅先生那一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爱国爱民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三年级
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