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耀千秋1000字

光耀千秋

1000字 初三 写人

在他之前,我从不知道一个弯曲的姿势也可以体现崇高。

在他之前,我从不知道一个弯曲的动作也可以篆刻伟大。

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性光芒,在那黑色的日子里灼灼生辉。

——题记

2008年5月12日,是让所有中国人痛彻心扉的黑色的一天。在那天,有成千上万的同胞经历了家破人亡的伤痛。我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新闻报道里那一片片的断壁残垣,那一声声的撕心裂肺,那一幕幕的感人至深。

当5月13日晚上,救援人员从废墟里扒出他的遗体时,发现他的头被水泥板砸得深深地凹陷下去,身上鲜血淋漓,可他的身体依然保持那个弯曲的姿势,趴在讲台桌上,那双手仍然死死地、死死地抱着讲台桌,怎么也掰不下来。那个姿势感动了所有人,让看见的人都忍不住潸然泪下,无与伦比的感动。

和谭千秋的的无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个老师,“范跑跑”。“范跑跑”也是一名教师,但他的表现却和谭千秋截然不同。当地震来临的时候,他撒腿就跑,甚至没有喊一声:“地震了,快跑!”去提醒一下在讲台下坐着的与他朝夕相处的学生。他脱离危险后,没有去安抚幸存的学生,更别提返回救人。他甚至在网络上沾沾自喜地发表言论,宣称没有人能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他的女儿能让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去救之外,即使是他的妻子和母亲,他都不会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即使平时所谓的“无私奉献”、“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在当时的情况下一切都显得无关紧要了,因为人性本来就是自私的。

忘记了谁说过“一个不自私的人就可以称之为伟大。”谭千秋之所以让我们感动,就是因为在生死攸关时他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无私品质。我不知道谭千秋在他扑过去的刹那,到底想了什么。但我想,他当时想到的应该不是他的妻儿父母,因为那会让他软弱,让他失去奋不顾身去保护他人的勇气。抑或是,他当时大脑里唯一想的就是救人,扑过去是条件反射一样的行为。

千秋的精神真的已经不能用“无私奉献”、“舍己为人”这样平平无奇的词汇来形容了。他的行为担得起任何的赞美之词,甚至于“永垂不朽”,甚至于“流芳百世”这样的词他都当之无愧。“生有轻于鸿毛,死有重于泰山”谭千秋用自己的生命和死神争夺,挽救回了四个鲜活的生命,他的死真的是重若千钧。

谭千秋让我想起戈壁滩上的胡杨树。活着三百年不死,死了三百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朽的胡杨树。在恶劣的环境下,仍然能汲取微薄的营养,站成一种不屈的姿势,为荒芜的戈壁增添一道风景。他活着的时候兢兢业业,为了学生呕心沥血,死了也仍然为他爱的学生撑起一片天空一种,撑起活着的希望。

绍兴县财经学校初三:叶飞萍

光耀华夏,彪炳千秋

1000字 五年级 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五年级班上的一名学生。我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演讲,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光耀华夏,彪炳千秋。

今天我们的之所以能够在这里学习,都要感谢我们的革命先辈,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中华民族的的精神博大精深,经历了千年的沧桑巨变,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则有着很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长期积贫积弱的中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聚焦在“振兴中华”的旗帜下,为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反对帝国主义侵挽救中国危亡,奔走呼号,前仆后继,多次举行起义,血洒中华大地。

1911年10月10日,一个普通的却又极不平凡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武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宣告了清王朝的覆亡。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革命由此开始,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开端。

发生的小孩革命的风起云涌的革命,结束了统治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帝制,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辛亥革命的光辉永存,功绩永存。

长期以来,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为求得国家的富强和统一,为维领土的和主权的完整: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先烈为此拍头颅洒热血,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辛亥革命志士更是发扬高度的爱国精神,之个人生死于不顾,愈挫愈勇,历史革命与反革命,复辟于反复辟,进步与退步、卖国与爱国的激烈较量,革命的步履勇往直前。他们的流血牺牲,他们的丰功伟绩,值得我们永远记在心。

伟大的辛亥革命发端于武昌首义,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武昌首义至伟。武昌首义的历史功绩留给儿女无上的光荣与骄傲,馈赠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辛亥武昌首义精神。

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湖北革命党人怀着一颗救国救民的赤子之心,投身到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毅然发动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武昌首义。并为起义的成功作出了巨大牺牲。武昌首义所体现出的炽热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岁月更迭,沧桑巨变。首义枪声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星空中,首义精神却一直流淌在荆楚儿女的血脉里。100年来首义精神在湖北这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上生根发呀,成为激励荆楚儿女、奋发向上,振兴中华的巨大精神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辛亥武昌起义精神的鼓舞喜爱,荆山楚水必将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湖北省恩施市白杨坪乡洞下槽村小学五年级:唐晓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写人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