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利诱文明800字

以小利诱文明

800字 高一

安徽师范大学的食堂推出“文明特价菜”,规定学生使用文明用语即可享受优惠。这是好事。文明用语通过这样的方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里来了,天天使用文明用语,人们也将变得礼貌,逐渐地成为“文明人”了。

将“文明”与食堂的优惠联系起来,难免让人质疑,“文明”这么高大上的东西,怎么能够和钱联系起来呢?这似乎是玷污了“文明”!其实不然。处于现代功利的社会环境中,许多人的眼光都在朝“钱”看,无心去管什么啰哩叭嗦的文明用语。施以小利,才能让他们的心活起来,去关注文明用语。在大学里,一天得打三次饭,那便得说三次文明用语。人们都道好习惯的养成只需要二十一天,更何况大学整整四年?每天说上三次,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就能深入内心,比起口头上空谈“讲文明”之类的要好得多。既然效果显著,施以小利的手段有何不可。

每一个行当里总得有一个“吃螃蟹”的人,安徽师范大学在倡导文明用语方面做出了大胆的接地气的尝试。虽然从整体上看这个方法还是有缺陷的,不能保证所有学生讲文明,但这股劲头还是很好的。每一项完美的策划背后都需要长期的努力修正。这种倡导文明用语的做法,正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先富带动后富”的共同富裕理念。历史和人民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是正确的,如今,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走上小康道路。类比一下,这种倡导文明用语的方式也是可行的,是有效的。

“吃螃蟹”创出了好方法。

事实上,使用文明用语也需要一定的勇气。近日报载一名小学生的“伤心日记”:“我努力地给妈妈捶背,妈妈却总是看着手机。”孩子尽孝,父母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傻瓜。时间长了,他们甚至会觉得只有笨蛋才会给爸妈捶背,文明用语只有傻瓜才会整天挂在嘴上。以菜价优惠吸引学生讲文明用语,实际上也是给学生一个鼓起勇气的契机,让学生敢于开口讲文明用语,在日复一日的强化下,终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处处使用文明用语,礼貌待人。

我们一直嚷嚷着要“文明”要“文明”,却总是在平日里将文明置之脑后。相比之下,不如切实地抓住人们的心理,以小利诱之,才能让更多的人敢于讲文明,惯于讲文明,营造文明和谐社会才有一点盼头。

神奇的道德感染

800字 高一

道德,是世界各民族都大力倡导的,华夏民族尤为重视,但是近年来,道德滑坡现象已日趋严重。我认为,安徽师大推出的讲文明用语可享受特价菜的活动,可以唤起人们心中最基本的礼仪意识道德意识,并不能说道德与利益相连就会失去了其本质。

德,藏在人们心中,也由人们所唤起。新加坡这个繁华文明之都是人们心中向往之地,它优美的环境沁人心脾,让人流连忘返。可是什么原因使得它鼎鼎有名?多年以前,新加坡政府便有政策:若有人在路上见到垃圾拾进垃圾桶就可去当地政府领取奖励;有人看见路人随地吐痰扔垃圾当场举报便有赏,当然那个路人就会受到处罚……条条框框都深入人心,没有人不会不要奖励,更没有人会想得到处罚!政策初下,有人欢喜有人忧;但是久而久之,人们便习惯了这些措施。走在人潮拥挤的大街上,居民们从容不迫地弯腰拾物,不再是为了那些许奖励,而是为了蔚蓝天空下大家能够拥有一片干净的土地。习惯了主动保护环境,习惯了自觉遵守规则,习惯了每天能在文明城市下生活。此时,道德文明就成了人们身边不可缺少也十分重视的要点,它不再由规章来强制,而是人们下意识的自觉自愿的自然流露……

道德与利益的挂钩有何不可?不论是新加坡政府的强制之策,还是食堂的以特价菜鼓励之式。

想象一下吧:在食堂里,学生们井然有序地打饭,一句“阿姨您好”就可获得优惠,这难道不让人心动吗?也许是为了多受惠,也许是为了向阿姨问好,在我看来,被文明用语、文明气氛笼罩着的食堂真的会让人吃什么都感觉如此美味多娇!每日的问好,益在问者,甜在收者。日子一久,学生们就会有了习惯,这个习惯将不再是一种形式,而是道德自然回归的方式。不再在乎那一点优惠也会脱口而出的问好,见到生人给予一个微笑,这仿佛是一天中最基本的礼貌。此时,文明礼仪将融入人们的生活点滴,由于良好的品行而渐渐升华。像人们身边的阳光,照亮他们,温暖自己!

古人曾说过:“看人,德乃重中之重。德高方可交。”由此可见,道德是人们应当追求的。其实,道德本在人心,区别只在有无体现。形式的道德只要一直遵循,那么它便永远彰显。哪怕有一天,形式消失了,道德也不会离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