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1200字以上

生命

1200字以上 初一 议论文

我们是母亲含辛茹苦地怀胎十月,又在医院忍着剧痛将我们生下,我们呼吸的第一口空气是在医院;第一声喊的是“爸爸”;第一件会做的事情是爬行;第一声笑是如阳光般灿烂;第一……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珍惜我们所拥有的时间,所拥有的一切,包括生命。

曾以为生命是很坚强的。小小的我们学会说话、学会跑跳、学会读书识字,总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很美好,有父母的呵护,有好友的相伴,长大的我们享受着学习的成果,总觉得这个世界好纯真,有同学的陪伴,有老师的鼓励,还有什么比活着更幸福,更美好的呢?那时候总以为天总是蓝的,树总是绿的,花也总是艳的。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一切都变了,日渐成熟的我们似乎开始惧怕活着,打破脑袋思考作业选题,为学习疯狂地读书,为父母不再康健的身体时时担忧,为远大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失落,原来活着是这样的痛苦。身心疲惫的时候,伤痛欲绝的时候,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悲观的人说,人来到世上就是找罪受,我们不是为自己活,而是为别人活,身边的很多人都说他们都曾有过轻生的念头,只是那么一瞬间理智战胜了情感。也许,只要跨出那么一小步,他或她就永远地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一切都将随着那么一小步而结束。守护生命,看起来多么容易却又多么艰难的一个词语,不知道为什么,身边的同学或陌生人,在一夜之间因为突然的病症而肢体瘫痪,或者被死神拉走的人越来越多,看着他们被病痛折磨的样子,看着眼前再也不会出现那些熟悉的人的时候,心里有种无言的感伤。静静地守护一个生命,看着她悄悄地绽放,也许将慢慢枯萎,也许只是最后的旖旎,也许我们不可能挽留这最美的瞬间,但是我们期望有人会来守护这迟来的关爱。在守护中再去品味、重温那些美好、幸福与快乐。

美国作家杰克曾写过《热爱生命》这篇小说,文中以巨大的艺术力量表现了对生命的酷爱,如何帮助一个人再次重获新生。古人说过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生命,对一个人是非常的重要,有许多关于生命的散文和诗歌都对生命有着怜惜和珍爱。

我正在读刘白羽写的《白蝴蝶之恋》,那是一只楚楚动人的白蝴蝶,风雨中,它飞出来寻觅什么,被雨水打落。它试图挣扎,但依然倒下了,当太阳用明亮的光辉照满人间,那美丽勇敢的小精灵在晶莹的世界中终于一跃而起,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飞去,像一片小小的雪花,带着珍爱生命的情怀,消失在阳光下的青草地上空,演绎了生命的一次升华……既然蝴蝶都这么热爱生命,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生命的呢?

有些人懂得生命的可贵。雨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虽然患有心脏病,却意志坚强。他从没有放弃过生命,反而更加争取、珍爱自己的生命,他每天都坚持做体育锻炼,不管怎样累,他都会坚持,别人看他的病况这么严重,一定活不了多久。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去挑战生命,挑战自我。

现代散文作家朱自清写的《匆匆》里面写到:“但不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说明人要活的有意义,不应该虚度年华、碌碌无为过一生。就算当生命要垂危时,也不能白白走这一生,应该去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雨果他不仅进行体育锻炼,强身健体,而且还写下了许多著作,他为自己的一生洒下了光辉,他的代表著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等。他这样珍爱生命,变成为了一个长寿者,死龄为82岁。

可曾记得?非典来临的日子,一群群白衣天使迎着风雨而起,不怕困难。人们珍爱自己的生命,每天进行体育锻炼,讲究卫生,经常通风。抗击非典的一些护士和医生,遇到困难毫不退缩,他们坚持“能战胜非典”的信念,夜以继日为病人治病,永远站在非典的前线,与SARS病毒作斗争。

在非典时期,人们的举动,同时也在推动着祖国的前进步伐,珍爱生命也是一种使祖国向前进步的表现,如果人们都珍爱生命,那将是一个充满积极向上气息的社会。  可现在呢?非典已成为过去了,人们又恢复了以前的样子:不讲究卫生。更有甚者卖一些不干净的东西,拿大家的健康开玩笑。SARS病毒的出现不就是不注意卫生所造成的吗?我们应“前事不忘后事之失”,时刻注意卫生,注意生命安全,珍爱生命。人生是一条无名的河,是深是浅,人们都过;人生是一杯无色的酒,是苦是甜,人们都喝。在这匆匆的岁月里,生命就像一朵美丽的鲜花,在阳光下,慢慢地绽开,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生活,挑战自我,珍爱自己的生命。 

我家院落墙角下这簇野草,常使我感动得泪流满面。这是一个炎热的夏季,持续几个月的高温,使得高邮燥热难安。河畔的垂柳蔫了,苗圃的花儿萎了,就连广场上人工种养的草,尽管不时有人喷水,仍显得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当我被暑气所逼,到院子里散散心时,院墙边那株扎根瓦砾、头顶烈日的野草,便定格在我的眼中。这是一簇怎样的草啊!在这遍是水泥砖石、连小蚂蚁都难觅踪迹的地方,它就这样倔强地生长出来。在它的身旁,没有鲜花的陪伴,就那样三五棵,簇拥在一起,你依着我,我依着你,共同迎接烈日的考验。 没有谁会给它浇水,更没有谁会给它施肥,那漫天飞舞的花蝴蝶,都不愿在它身旁。哪怕短暂的停歇。它没有条件生长娇嫩的叶片,可那细瘦的薄叶,片片精神抖擞,它生存该是多么的艰难。它那部分裸露在地面的根须,因生存环境的贫瘠,显得十分坚韧。向下、向下,一点一点地收集生长所需要的营养。

我知道它要向我倾诉什么。无比困厄的环境,无以想象的艰难,无与伦比的勇气,向红尘中挣扎、跌落、失意的人们以启迪、暗示和鼓舞,生命就是拼搏,就是战胜自己,锤炼自己。我在想,这株野草,一定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家可归的种子吹送而来,当它面对的不再是黑黝黝的泥土,便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墙角里,它珍爱每一束阳光,每一滴雨露,甚至每一缕无微不至却又无处不在的清风。

当它迎风霜、顶烈日、遭雨雪,而终于挺身而出焕发生命时,又使周遭的环境有了灵气,让那些生长在广袤田野的同伴们相形见绌,黯然失色。春绿秋黄,岁岁枯荣。  当严冬来临,它就蛰伏地下,等到来年第一缕春风来临,它又会“春风吹又生”,最早向人们报告春的消息。这是生命过程最大限度的展示,这是有限的生命,对无限理想的境界所苦苦追求的辉煌。任何一个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人们,难道会在这样的情景面前无动于衷?

面对这样顽强坚韧的小草、这样知难不惧的小草,面对这样令人感叹的奇迹,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洗礼,感到生命无比充实浑厚,灵魂无比高尚健全……在这样的时刻,任何言语表达都显得苍白无力。属于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在这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交织着矛盾和痛苦,充满着求索和艰辛,遍布着荆棘和坎坷,这正如那不为人知、寂寞生长的野草,只有异常沉重的付出,才能换来无比丰硕的甜美。渺小与伟大、可悲与丰富、失意与重塑、挫折与幸运……只有珍爱生命,把握自己,才能抛弃渺小、可悲、失意和挫折,拥抱伟大、丰富、重塑和幸运。要知道,生命是这样的可贵,连小草也在不断挑战极限、完善自我呵!

珍爱生命,像墙角的野草一样!

生命

1200字以上 高一 记叙文

深夜,我反复翻阅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太过深奥,轻与重的意义,也在生命的概念里同空气一样难觅其形。昆德拉在这本小说中不仅勾画了西方社会的人生百态,更是折射出人生的虚无与空幻,细品之下,犹如回响。

书中外科医生托马斯以六个巧合的机遇使他结识了后来成为妻子的特丽莎,并且成为走进他内心深处的第一个女人,也融入进他剩余的生命中,但一切并没有童话中那么美好,相反,书中的他只感到了忧郁与迷茫.正如“永劫回归”的人生太过沉重一样,充满巧合机遇的人生又显太过轻飘和荒诞,难以把握的同时,也难以承受。而事实上,我们在一边不满于这偶然性的人生时,却一边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生命正是由这一个个轻浮虚幻的巧合所组成的特殊事件而堆积组成的(或许,你的梦想本当一位艺术家,作家;可最后,却因种种巧合成为了我的阅卷老师。)也许只有死亡,才是必然的。而我又想到了金圣叹批《西厢记》:几万万年月皆如水逝,云卷风驰电挚,而疾去也。”笔锋一转,写道“既然天地偶然生我。”,那么“未生已前非我,既去已后又非我也,然则今虽犹尚暂在,实非我也”。于是,“以非我之日月,误而任我之唐突可也,以非我者之才情,而供我之挥霍可也。”是了,人不再是中心,生命不过是宇宙运转几万万年月的偶然产物罢了,这生命实质之轻溢于言表。在面对生命的重大选择时,芸芸众生不过是被环境、利益等等的外界因素推着向前罢了,有多少人有着贝多芬式“非如此不可”的信念呢?

我相信这种信念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赋予我们的使命。正如昆德拉在书中这样写道:“这就是独一无二的‘我’,”时刻隐藏在人不可猜想的部分。我们所能想像的,只是什么是人的共同之处,这各自的‘我’正是与这种一般估计不同的地方,也就是说,它不可猜测亦不可计算,它必须被揭示,被暴露,被征服。但在我们这个逐利又为利所逐的时代,又有多少人对自己的认识仅限于镜子中的自己呢?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下,又有多少人想要一歌成名,“马上有钱”呢?又有多少人可以停下来,听听自己灵魂深处的呐喊呢?在这媚俗的社会下,你的生命可以承受么?

书中主人公托马斯也意识到了这些,他知道这唯一性的人生,决不能随波逐流,可他却没有像居里夫妇一样找到自己的使命感,而是以放下负担的方式,拒绝媚俗的社会。可没有负担的他变的太过轻飘,反而难以诗意的栖息在这片大地上。因为他努力去感受凡夫俗子所享受的轻松,而承受着‘轻’的痛苦。这种轻松的实质却是人生的虚幻。但事实上,这样的生活也绝非他想要的,他时常沉思于一句德国谚语:“只活一次,等于一次也没有活过。”只有一次的人生,用于享受也无法通过经验对比得知对错,毕竟追求不平凡往往是平凡的,反之,追求平凡就显得那么不平凡了。然而这种平凡并非是托马斯那样的放纵享受。如果想要生命不朽,就必须创造自己独立的人生价值,如果在此同时又不愿被世间的媚俗所感染,那就要向尼采说的一样:“个体必须始终在社会中挣扎求生,才能使自己不致幻灭”。那么这种超脱于媚俗的平凡就是像杨绛先生一样“无名无位自在”的平凡,超脱于世俗之外,又有着贝多芬式的非如此不可。这样的人往往有着平凡的,淡然的心态,也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所想要的。相信他们的平凡,他们的执着,他们对自己的理解,会让他们在这宇宙的小小一角奏响生命的凯歌。

这轻飘的生命,充满了偶然与虚幻,回不到过去看不见未来,刚刚看破滚滚红尘,却也难逃岁月的流沙,想要生命不朽,只有释放自己灵魂的真善美,去完成自己的使命,才能超然于世俗,点亮自己的人生。这并非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的全部意义,但却是我感同身受的哲学内涵。

窗外,疾行的车流从一个未知,驶向另一个未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议论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