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读后感_800字800字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_800字

800字 初三 读后感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格列佛游记》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据说伏尔泰、拜伦、高尔基和鲁迅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我深深地崇拜着鲁迅,他用枯黄却瘦劲的手指着青年前进的方向,于是我便朝着那个方向,看上了《格列佛游记》--爱屋及乌。但是看过之后,大呼“上当”也于事无补,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可以问问别人对斯威夫特怎么看,来显示自己是“文学青年”,更实际地是写一篇不伦不类的读后感交上去凑数。

每当回想起当年看这本名着的时候,历史的沧桑感便涌上了心头,那些日子真是没有成就感受,很失败。一天仅仅十几页,举“目”维艰,冷不防冒上一句“往事不堪回首”,发自于肺腑啊!

打个比方,读《围城》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就像是用地道战地雷战打鬼子,越打越过瘾,正打在关头上,钱钟书先生将大笔一搁,鬼子投降了;读《骆驼祥子》也挺爽,应该属于三大战役的那种,共军三下五除二地把蒋介石赶到了台湾,我也三下五除二地干掉了老金;但读《格列佛游记》就大不一样了,是一种受罪,就像血战台儿庄一样,拉锯战,特艰苦卓绝,不但要跟斯威特作斗争,还要与瞌睡虫作斗争,不过“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我还是取得了“格列佛大捷”,但损失惨重,至今想起来还余悸不已。

因此,此后,看到鲁迅拿着烟斗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总会口不自禁地唱道:“都是你的错,是你骗了我,还让我不知不觉满足被骗的虚荣”……

但是,尽管受了骗,并未影响鲁迅在我心的地位,我依然固执地认为:斯威夫特是不能与鲁迅同日而语的。

鲁迅,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斯威夫特何许人也?英国十八世纪罪恶腐朽的资产阶级中的一员。他们的阶级属性有着本质区别(如果赶上“文革”就好了,分清敌我很重要啊)。其二,鲁迅是国产的,斯威夫特是洋货(这好像是废话)。至于第三点,我认为是最最重要的,鲁迅的文章虽艰深生涩但我依稀可辨,斯威夫特的译本虽然都是大白话,但我就是不知所言,所言何干。

经过一番换位思考,我作出如下推测:大不列颠的可爱青年们也必然不知道鲁迅在说些什么,要表达些什么,以及“可能吧--那简直就是一定的”那种鲁迅特色的矛盾句式。

相关阅读:

告诉你一件新鲜事

800字 五年级

在我们班,无论是谁,一旦论起学习、提出问题时,几个学霸便不由自主地跳出来,争先恐后地要为你讲解、分析题目,有时为了一个问题各执己见,还争得面红耳赤过呢!而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又有一位新学霸“诞生”于我们班了,因此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关注,这件新鲜事便成为了我们班的“热点新闻”。

才开学一周之久,这位同学就从前几学期那一般般的成绩突飞猛进到全班前五了,咋回事呢?这还得从前几天的“每日课堂一测”的考试上说起。

那天阳光明媚,全班同学们本有的好心情被突如其来的“每日课堂一测”搅和得一团糟。虽说是“一测”,可试卷上的题量可不少,甚至还有令人“讨厌”的附加题~一道巨复杂的成语填空题……正当全班同学陷入一片迷茫之中时,一个清脆而饱满的声音,坚定地响起――“老师,我答完了!我交卷!”原来,是那个同学,他答完了。

我们向他投去诧异的目光,只见他的眼神略微一摇动,然后又立刻定住了,是那么坚定、那么自信……

老师没说什么,只是收下卷子,让他去教室外走廊上休息一下,然后对我们说了一句:“做完的卷子放在讲台上,便可以到外面休息一会儿,不要影响没做完的同学们”。说完,便带着那一张卷子,径直走向办公室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班上才又有人答完考卷,去走廊上玩去了。我想:连平时的学霸们才都刚刚交卷,那第一个交卷子的‘他’该不会是想只要交了卷子就能休息了,他是为了出去玩而交卷子的吧?要不,凭他以往那一般般的成绩,怎会考得如此顺利、如此之快呢?要不,老师怎么只带上他的一张卷子去办公室了呢?……

终于,全班都完成了练习卷子,在走廊上又是快乐又是愁眉苦脸地讨论着刚刚的试卷、核对着自己做的答案。

下午,成绩出来了。没想到,万万没想到,他竟得了满分,还受到了老师的赞扬。虽然是一次小测试衡量不了一切,但自从开学一周以来,好像他各门学科的课堂表现和成绩都明显超越了曾经的学霸,于是,他便竞升为“新一代学霸”。

这几天,他不断受到表扬,让全班同学佩服不已。我想:这肯定跟他在这个暑期所付出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

这是一件新鲜事,不过倒挺好,让我们之间多了一份竞争,也多了一种激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读后感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