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知识与德行1200字以上

智慧,知识与德行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智慧是什么?仁者见仁更仁,智者见智更智。

它是知识、记忆、能力、经验,它也有情感、逻辑、文化、操守、德行、境界。“刚健笃实,辉光乃新”,一个人的智慧就是培育气象和境界的过程,一个有智慧的人也必然是有着无限阔大的生命境界。智慧之人是由“知识我”、“德行我”再到“宇宙我”。

孔子在河川上叹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品秋水而明悟“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牛顿“上帝的苹果”而闻名遐迩;贝多芬一生磨难,而在他的葬礼上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的题词写道,“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馁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近期一位老人褚时健的褚橙大卖,而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是“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的智慧之悟。近几日的“东方之星”游轮倾覆,来自人民解放军的海军“蛙人”部队成了众多搜救力量中的尖兵,而蛙人中我的江苏东台乡友东海舰队某防救船大队一级军士长、潜水员丁春东,隐忍着丧父之痛,不顾儿子的高考,奔赴长江沉船救援现场,这不能不说是他的操守使然、道德使然。古今中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哲人蔚起,智慧辈出。哲人的智慧牵动着芸芸众生之心弦,文人骚客的音符,捕捉着天地之万物,商人的故事又描述出人生之万象。

智慧之人,当然需要知识。人的生命是不断超越的过程,知识是智慧不可或缺的基础。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立”的过程——在茫茫天涯路上铸造“知识我”的智慧形象。当下知识经济社会,一个人需要靠知识来自立。一个独立意义的生命,它不能脱离这个世界秩序的洪流,它在与秩序的协调中,创造新的生命。知识的获得是生命积淀的一种过程,必然同时也附有重要的“行”。“知行合一”,即知识实践的过程,“知识”和“实践”两者不可偏废。

孟子曰:“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这里把“知识”演绎为“良知”,他在阐释“良知”是一种不经后天学习的先验的是非标准和道德规范。前两天母亲节,我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乡下母亲道母亲节问候的时候,母亲一句话“你还能想起我”让我眼角湿润。十七年前母亲患食道癌症,当我把她推到病房时,她给我说的一句话是“多让你费心了”,五年前她不小心摔倒在地,当我赶回家在付清医院的医药费时,她把我喊到身边,一句“又让你花很多钱了”令我错愕。近年来我常常“同理心”挂在嘴边,我不知道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母亲,她总是为她的儿子,为他人想的这种质朴是不是一种没有知识学习的道德,我为我有这样的智慧母亲而骄傲。

当下中国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社会也充斥着欲求高涨,戾气升腾,精神疲劳,信用困顿。而所有这些正考量着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智慧”。“德行我”告诉我们,幸福生活不是生命的全部,只追求幸福的生活,通常意味着相对浅薄、利己甚至自私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一个人的各种欲望和需求总是能被轻易满足,人们总是逃避困难和负担。幸福的生活通常意味着感觉良好,当一天你囊中羞涩,你会感到生活缺少意义,幸福感下降。

智慧也是一种悟的能力和判断力。春节间一篇“博士返乡记”蹿红,然而上海大学的王磊光博士洋洋洒洒几千字的“返乡记”,无外于农村沦陷、知识阶层的无力“乡愁”、感慨“农村生活让心肠变硬”、“对乡村未来迷茫”等等,在我看来这或不是智慧的判断。近来“互联网+”炙手可热,一些人在“+”的概念上有纷争,仅仅“+”出电子商务,还是“+”出互联网的哲学、思想,并用它去改变传统行业,改变用户体验,改变商业模式。智者自然在这中间有着“道”上的认知,而非在“术”的层面上。

“万物皆备于我”,什么事物都让你占有,怎么可以呢?万物皆备于我,是心灵和世界的融合。当你融入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都是你的空间,存在都是你的所有,山花烂漫,流水潺潺。“宇宙我”的智慧,强调着人的精神与世界、与行为活动的一致性,韫德修身和人格完善也就在于此。心灵光明磊落而严正崇高,世界就光明而严正崇高,心灵阴幽黑暗,生活就阴幽黑暗。

智救小鸟

7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今天上午我们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它在我们班可引起了一场“惊涛骇浪”,也引起了一场鸟与建筑的对抗,可最终还是鸟儿败下阵来。

今天上午课间休息时,一只好奇心切的小麻雀飞进了我们的教室东张西望,这肯定是只好学的小麻雀,一会飞到讲台上忽闪忽闪翅膀,一会飞到座位上眨眨眼睛,一会又飞到学习角看同学们的作业展览,丝毫没有飞走的意思。当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同学们如潮水般涌进教室,小麻雀被这阵势吓坏了,连忙振动翅膀企图飞出去。大概是在教室里呆的太短,还没有熟悉环境,它“急不择路”的朝着窗户上的玻璃飞去,后果自然可想而知,它惊慌失措的在窗户上一边飞着一边喳喳直叫,大概它在想:明明前面就是天空绿树,可怎么就是飞不出去?这呀都要怪哪个好心的同学把玻璃擦得太干净,让小麻雀把窗户看成透明的了。小麻雀毫不气馁,只见它摇摇头,抖抖翅膀,用尽全身的力气又朝另外一边的窗户飞去,这回被撞的可不轻,顿时摇晃着身子跌跌撞撞落在地上,使劲摇晃着头,似乎要把撞出的“金星”甩出去,可是怎么也没有了飞的力气。

我实在不忍心,轻轻的走过去把它捧在手心里,看到它求救的眼神更加坚定了要救它的决心。我把它交给孙老师,孙老师折了一个小纸盒,放在窗外台子上,并把小麻雀轻轻地放在盒子里,老师说:“现在它太累了,休息一会儿自己就会飞起来”。渐渐地我们把心思放到了课堂上,谁知快下课时,小麻雀叽叽叫了几声,一下子就飞到教室外的树梢上。大家先是吓了一跳,随即又鼓起掌来高兴地欢送小麻雀,祝福小麻雀,小麻雀唧唧喳喳地叫了几声,好像在说:“谢谢你们——我的小恩人,再见!”

看着远去的小麻雀,孙老师意味深长地说:“ 人与动物本来就应该和平相处,给他们一个美好的环境,就等于给我们自己一个美好的生存空间。爱护它们,就等于爱护我们自己。同学们,你们今天又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为自己鼓掌吧!”

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