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父亲与我1200字以上

稻田·父亲与我

1200字以上 高一 叙事

今年盛夏又回家,迎接与等待自己的,就是年老的父亲与两亩薄土地,还有一条黄狗。

父子见面第一句话就说:年神不顺,收成不好,稻谷白了心。

等他语重心长地说完,我很自觉就转过了头,望着青山绿草,余辉映着大片稻田,却没有一丝盛意,时已黄昏,灰白的稻穗就像是投降的倭寇白旗,毫无尊严,毫无价值。

黄昏时间,还谈什么收成收获?

蓦然发现父亲弯曲的背影,花白的头发,立在田间,就是我记忆里最熟悉的画面。

父亲很老了,在这片土地上耗尽了一身的体力与一生的生命。

微风吹过父亲的白发,田间的稻苗,舞碎了我眼中清晰的影子。

父亲花白的头发像是无数穿越天堂的手,抚摸我伤痛的眼睛。因为我看到了每一根白发,都蓄满了他的不幸与忧患!

站在这片古老而神秘庄重的大地,我心里有种受痛的难过。就如一个脆弱的少女用冰刀切割了自己的心,一刀又一刀。

黄狗颠儿颠儿在前面带路,父亲突然停下来,怔怔的望着西北方向,说:邻村村长的儿子做了大官了!

说完,他的皱纹舒展开了,脸带笑意。这种笑,是非常慈祥,亲切的笑,因为那每一道深深的皱纹,都蓄满了散发光芒的希望。

我当然明白这话的含义,不再敢低头默不作声,生怕再来第三句要杀人的问题,于是马上收拾表情,佯装笑脸,好心没好气地说:邻村村长享福啦!看来,我也要让父亲去做村长啦。

我踩在坑坑洼洼的小道鹅卵石上,摇摆不定,就如我忐忑不安的心一样。

父亲手指着半山上毫无收成的柑橘果树,半响没有开口,手垂了下来。

他木履落在石头上的响声,无疑是一把有力的铁锤,敲碎我的心。

等到稻草铺地的家门口,鸡鸭家禽低头觅食,黄牛啃食路边青草的时候,我才发现这里的一切都有一张饥渴的嘴巴。

父亲抱出一个西瓜,拿起水果刀,对着西瓜瓜蒂一寸处砍了下去,刀落瓜两半。

赫然可见,一瓢白肉。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却没有甜香味儿。

他叹了口气:人倒霉时喝凉水也塞牙,家门不幸,西瓜也不甜。

我抱起一片西瓜,没有勇气去啃。

我发现了西瓜上面饱含了父亲的汗水与良苦用心,我想:父亲是故意用这个不熟透的西瓜来打击我的。

他见我不吃,要将西瓜丢去喂猪。在门口自怨自艾地说:别浪费果实了!

我听了心里不住的埋怨:父亲不是在这片黄土地浪费了一辈子吗?

记得我小时候,妈说过这么一句话:你要是跟了另一个父亲,你的日子不知道多么好过!

父亲有很多个吗?

我家的土地贫瘠又僵硬,从来没有栽种出良苗佳果。

硬实的土地就像僵硬的现实一样,让我从来没有走出过自己的脚印。

世俗就像贫瘠的稻田,不容父亲选择。试问,世界上,谁又能选择过去与选择父亲?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这这个复杂的家庭,我就是一只盲目的蜗牛,用自己舌头去走路。

夜晚来临,乡村的夜晚最安静。说不出的幽静与舒适,但是我的心却是说不出的难过,因为我两天粒米未进,却一点也不饿。

晚饭时间,乡村停止了一天的劳作,四处飘起的炊烟让我倍感亲切。

不知道是我想起了父亲还是父亲想起了我。

我给父亲倒了赣江啤酒,满满一大碗,说:爸,天气很热,收成不好,不管了,先喝酒吧!

父亲喝了一碗又一碗,一瓶又一瓶,脸涨得通红:毛儿(我的小名)爸老了,不知道下次给你摘西瓜还会不会是白瓜?

我心里很酸,望着泛黄的灯光,散发出光圈,说:“爸,下次我们的西瓜一定是最甜的,我自己来摘。”

“你要学会自己种西瓜,懂不了?”

“我只学卖西瓜,我不想学种西瓜,我怕恶毒的太阳。”

“我说你呀,同你妈妈一样没有出息!”爸爸笑了,笑得好难看。

我却无话可说,谁叫我有这么一个没出息的妈妈,却又不敢提起。

外面好像要下雨了。

夜,黑得像口锅,因为这里四面是高山。

我出神地望着山峦脚下的大片农田,突然明白了许多:自己本来就是一块地势崎岖又偏僻的稻田,是栽种了禾苗还是野草,不也是父亲在一旁操作吗?

这一夜,我恨——

只恨自己不是良黍,怕是到了盛夏,仍未开花结果。

这一夜,我怕——

若干年以后,唯恐禾苗长出了稻穗,到了禾黄米赤,瓜熟蒂落的时机,自己仍然没有读懂父亲的含义。

这一夜,自己突发奇想张了一对翅膀上了天,漫无边际的飞过了高山与大海。

落地时,才发现,自己就是一粒稻谷,未成熟的,干瘪又苍白。

而父亲,却成了遗弃路边的稻草,在这片苍黄的土地里耗去了大半生。所有的营养与水分留给了稻谷,所有的绿色与甘汁留给了稻谷,所有的希望与荣耀都留给了稻谷。

这一夜,我拿起了笔,在日记里这样写:

盛夏,又是秋收季节。

家乡的稻田依旧是金黄亮眼的稻田,土地依旧是换上了绿色浓装。

父亲依旧是蹒跚在田间小道,将影子拖得老长,拖得支离破碎,他驼背踽踽而行的身影,在大片稻田里的确很渺小。

但是,在我眼里却是高大无比,比大山要高,比天空要大。

寻乌一中高一:曾德金

稻田里的乐曲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住着那么一首乐曲,总会在某一个时间点上响起,给以我们心灵上的震撼,让我们备受鼓舞。

至于我,住在我心灵里的那首乐曲,不是来自某位流行的歌星,而是来自于稻田里的青蛙;或许,这首乐曲许多人都听过,但是真正能够永久珍藏在心里的人,寥寥无几。我时常感叹,时光带走的东西可真多,该珍藏的却遗忘了,遗忘在了风中,无声息的消散了,就像晚春里弥漫在空气中的花草香,一点一点地消散成虚无。

童年的我,夏夜聆听蛙的鸣唱成了一场不可缺席的盛宴。每当夜幕降临,吃完晚饭后,便会搬把椅子到门外,然后静卧在椅子上,期待稻田里乐曲的上演。期待总是那么的漫长的,特别是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心里总是有那么一丝迫切感;也因为如此,让我明白,美好的东西是值得去等待的,而迫切却是等待一个必经的过程,同样值得去重视。

也不知道等了有多久,稻田里终于传来蛙的鸣声,蛙鸣的声音不大,但是足够听清;于是,我便调整好自己的呼吸,平和起初等待的焦虑心情,因为稻田里的乐曲即将开始上演。蛙鸣的声音逐渐变大,慢慢地侵蚀了宁静乡村的气息。

天空里弥漫的,都是蛙鸣的声音,以至于有点倾扰到别人的美梦;然而,生活在乡村里的人是不会去责怪青蛙的“聒噪”的,反而都会在青蛙“聒噪”的声音里悄悄地走进甜美的梦乡,让心中所有的忧愁,所有的劳累,都沉淀在了稻田里,消散在美妙的旋律之中。

那时的我 ,是个不习惯早睡的小孩,因为我已习惯在大自然响起的乐章里熟睡。

夏夜的乡村,像蒙上一层童话的面纱,童话般的故事总在稻田里悄然发生。如果仔细听听蛙的演奏,会发现它们的节奏是多么的协调,就像是有一位指挥者在引领着这场大合唱的进行;它们的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节奏时而快速,时而缓慢;但一切连串起来却显得如此顺畅,没有一丝变奏的嫌疑。让我深深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没有人工的修饰,竟也能将这曲大合唱演唱的如此完美,称之为天籁,亦不为过。

稻田里的大合唱演唱完毕后,声音不是一下子就停止,而是渐进性的消散;这个过程也是值得去倾听的,就像柔和的小提琴发出的旋律一般,轻柔而典雅,完全不逊色于起初演奏的大合唱。那时我猜想,后头的旋律应该是一些刚初生不久的幼蛙,它们刚刚来到这个奇妙的世上,生命总是那么的兴奋,不会感觉到一丝的疲惫,渴望在寂静的夏夜里留下更多自己的声音。因此便不会像老年的青蛙一般,演奏完大合唱后便气喘吁吁,划上今夜的休止符。童年时的我,也如这些幼蛙一般,有那么多的渴望。

当夜入的很深后,乡村便再度被宁静所主导,只有极少的青蛙,还在稻田里不知疲倦的弹唱着;而我,也在这一丝丝的声音中逐渐走入我的梦乡,在梦乡里,我能够听到那稻田里隐藏的天籁,那是呵护我童年的梦的声音。

然而,如今我却时常寄居于城市里,为我的梦想奋斗着,不再如前,有那么多的时间与机会去聆听专属于稻田里的那份天籁,可是我的耳畔与记忆却时常在响起童年时静卧在椅子上聆听的声音,那些声音就如一股暖流温厚我现在以及今后的岁月。

其实,城市里也有一些蛙声,不过却没有我记忆里所熟悉的模样,失去了乡村祥和的氛围,失去了泥土的清香味,失去了夏夜里的繁星……可是,我每当听到这些蛙声时,我的心便会变得非常的祥和,一种莫名的安宁,我可能被这些“错误的声音”拉起了童年记忆的弦,以至于我也能够在这些“错误的声音”里那么静静地倾听一小会;因为它们退去是那么的快速,连后头的“小提琴”也忘记弹奏了。

稻田里的乐曲,我不知何时才能够再次 听到?我的心是那么的渴望,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叙事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