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瞧”650字

外婆“瞧”

650字 初二 叙事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我想现在外婆一定又在把我瞧了!我似乎感受到了外婆对我那就算隔着万水千山也割不断的牵挂了。

鸡蛋

“来来来!再吃一口啊”小时候,我不太爱吃饭身体很弱,外婆就在家里养了几只小母鸡,还特地把我接到乡下,好让我受“天灵地杰”之气(新鲜空气)健康长大。于是就有了一位五六十岁的老人端着饭碗,追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吃东西的情景。好不容易追上了我,刚吃两口又跑开了。于是外婆又把邻家的孩子也喊来,和我比着吃、争着吃、一递一口吃饭,也许正是因为我小时候太调皮了,所以一直以来让外婆有了“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外婆身体很健康。

阿门

外婆信这世界上真的有救世主,于是小时候她便要求我和她一起跪拜。每次总不忘说:“保佑我的小外孙健健康康,吃得香,睡得安!”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也一天天长大,我明白了这些做法都是迷信。于是我便给她讲要相信科学,不要迷信。也许周围的年轻人都不信这一套,现在像我一样每天和她们这些老人一起跪拜的“小跟班”也都不信这些了。她浑浊的眼似乎湿润了,“孩子,我可是为你们祈福呢!心诚则灵。”我看她真的生气了,便不再说什么了,也许这是外婆对我们爱的一种方式吧!

守望

现在我不能常在外婆家住了,因为一星期我才回家一次,而且又有那么多事要做,于是我只能抽时间或者在放假时去看望她。所以现在的她除了跪拜以外最常做的事就是在门口远望,看看她的小外孙是不是该来了?是不是能多呆几天?于是她最多的时间就是让狗狗陪着她一起“极目远眺”,而等待的方式也从站着到扶着到坐着。为什么会这样了呢?外婆老了!

外婆,无论我在哪都走不出您的视线,无论我长多大也永远都是您的小外孙,无论我有多大的能力,也逃不出您牵挂的“五指山”!

初二:梁冰

信任吝啬论

550字 初一 议论文

其实,与其说信任容易被人遗忘,倒不如说,是我们往往吝啬于相信他人。

“要是不大度一点,我们早就干不下去了。”“八毛门”之后,护士长刘粉青苦涩地对记者说。

“说起委屈,说到半夜也说不完,”主治的刘主任坦言,“几乎每个人都有一箩筐的委屈。”

信任是经不起排山倒海的揣测和猜疑的,本身是医生的父亲陈刚本应该比普通患者更理解更信任医院,但是他没有。

信任需要的是理性。在加尔各答曾有一个猎人,他有一个最忠诚的朋友———一只狗,曾经两次拼着性命从野兽口中救出了他的命。后来,他 成了家,有了儿子。一天,他外出打猎,把狗留在家里看护他的儿子。但等他回来后,发现床上自己的孩子不见了———他马上想到:是那条狗把自己的孩子吃了!他便毫不迟疑地拿起枪,把狗打死了。儿子听到了枪声,从床底下钻出来告诉他父亲,有一条大蟒蛇要吃自己,是狗把大蟒蛇赶跑了。猎人后悔不已,他厚葬了狗,并特意为狗修建了一座塔,这是一座信任之塔。据说,这座塔至今还矗立在加尔各答。

面对异样的目光和不怀好意的质问,面对一颗颗猜忌的心,出于自我保护,我们隐藏起信任,以最坏的恶意武装自己。扶人一把,被说成是撞人未遂;垫医药费,被看做良心不安。

难道被信任真有如此艰难?我想也不尽然。能否信任其实并没有严谨且烦琐的确认程序,它不在于客观之事,而在于主观之心。

我们应该乐于透过信任的眼睛看世界,愿意用信任的耳朵聆听世界。受了欺骗,相信多数只是无意;遭遇背叛,相信也许纯属偶然。多份信任,少份猜疑,才会免于计较得失。

互信二字并没有那么复杂,相信得越多,猜疑得就会越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叙事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