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团800字

包青团

800字 高三 记叙文

“包青团喽!”一阵充满喜悦的呐喊冲出了我的喉咙。

只听,从厨房间里面传出哗啦啦的响声。原来,我正和妈妈在里头包青团,忙得不可开交。

从小到大,每逢清明节前夕,妈妈都会给我买香喷喷的青团吃。吃,必然是简单的,不用教我也会,可是,要说包的话,那对于我来说,也许比登天还难上加难。不过,凡是都得善于尝试嘛,不尝试怎么知道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呢?

说干就干!

首先,我们把绿油油的青叶浸在水中清洗。在拿出米粉倒入盆中,掺一点儿水,一边用手搅拌。哎呀,不好了,我这细皮嫩肉的小手被米粉黏住了,无法自拔。我用力地把手往上抬,使出吃奶的劲挣扎,但每次抬起手来都是连米粉一同上来的。不知道为什么,是这米粉太喜欢我的手呢,还是怎么的,我怎么也甩不掉它。终于,经过我的一番努力,我的手轻轻地从黏黏的“白色海洋”中挣脱了出来。啊,又可以继续正常“工作“了。接着,我又把刚才洗净的那些青叶也放入盆子中,和米粉混合在一起,再一直慢慢地揉,直到青叶和米粉完全融为一体后就大致可以包了。

我和妈妈把大面团分成一个个小面团。我先拿起一个小面团,把它揉得圆圆的。然后,掏一个小东。哎呦,又不好了,洞掏得太深,皮破了。于是,我又揉圆,又掏了个洞。哦!这下总算没破,我掏成功了。我不禁为我这小小的一点儿成就感到自豪。我把豆沙馅放入里头,再把洞一点点捏拢,封住,继而,又把它揉圆。这会儿,豆沙又从面团的四面八方露了出来,好像一个个淘气的孩子,好奇外面的事物和景象,禁不住探出了脑袋张望。我见此情形,心急如焚,不知所措。我随便从大面团中捞了一小块面团,像不破衣服上的洞似的,在馅漏的一塌糊涂的青团上东贴一块,西贴一块。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青团包完了。

之后,我吸取这一个青团的教训与经验,又包了许多青团,一个比一个有进步。远远望去,好像一个个可爱的绿色小精灵,我看着它们会心地笑了……

经过这次自己亲手包青团,我才从中领悟到:世界上没有完不成的是,只要你敢于去尝试,付出自己的努力,全心全力地去做。即使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你也会做到最完美!

乌饭

800字 六年级 说明文

农历四月初八吃乌饭是龙泉、庆元黄田、竹口一带的民间习俗。

做乌饭要用一种叫“乌饭芦”的灌木叶子放在锅中煮烂,然后将乌黑色的汁液拌入糯米中,再加上瘦肉、香菇等料理搅拌,经文火炊透便成乌饭,味道清香可口,使人食欲顿增。

关于乌饭还有两个民间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黄田有一位叫石驮的农民触犯了官府,被抓到县衙里去坐牢。

古时, 坐牢的人要家里给送饭,否则会饿毙身亡。其妻明珠挑着大米到县城,找一家亲戚住下,一日三餐把米饭用油盐炒得香喷喷,送到大牢里给丈夫过活。牢卒们一见到亮油油、香喷喷的大米饭,馋得口水直流,明珠送去的炒饭都被牢卒扣除,吃到自己的肚子里,所剩无几给石驮。有一日探监,明珠隔着铁窗看着皮包骨头的丈夫,泪珠涟涟,无计可施。

回到亲戚家,明珠痛哭了一场之后终于想出了送饭的好主意。天微微亮,她就上山采回一篮“乌饭芦”叶,放在窝里煎了一大碗乌黑的叶汁,然后用它煮了一小锅饭,一锅米饭变得乌黑发亮,味道比原来更香。牢卒们一见到“乌饭”,都以为一盘烂饭,捂着鼻子,叫明珠自己直接送给丈夫。明珠把饭端到石驮面前,石驮亦感到莫名其妙,待妻子把“乌饭”的来由告诉他后,石驮感激地接过“乌饭”,不久就恢复了体魄。一年后,石驮期满被释放回家。

明珠死后,这一带人们便在四月初八明珠的生日这天做“乌饭”吃,此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另一个传说十分著名:

目莲的母亲在十八层地狱饿鬼道受苦受难,目莲修行得道后,费尽周折,求得恩准,去地狱看望母亲,但每次备了饭菜都被沿途的饿鬼狱卒抢吃一空。

目莲为了让挨饿的母亲吃上饱饭,百思不得其法,为此,经常在山上徘徊。农历四月初八那天,目莲在无奈、烦躁之中,不经意地在山上随手摘下身边矮树上的叶子,放入嘴中无聊地咀嚼,发现这种树叶香润可口,叶汁乌黑。目莲心想,如果用这种树叶汁浸米,烧成乌黑的米饭给母亲送去,就不会遭狱卒抢吃掉。于是目莲就将采摘的树叶(该树即南烛树或称南天烛,一名青精树)拿回家捣碎,用叶汁浸米,蒸煮成乌饭后,再给母亲送去。果然,饿鬼狱卒们不再争抢,而目莲的母亲总算吃上了饱饭。目莲也最终救母脱离饿鬼道。为了褒扬目莲的一片孝心,民间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家家都吃乌饭,并一直流传至今。

作文资料略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记叙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