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感恩1200字以上

清明节感恩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又是一年清明节,也是母亲去世一周年的祭日,母亲已经在青山绿水之间沉睡一年了。

母亲是去年的清明之际去世的,带着她对我们一家人的眷念和乳腺癌病痛的折磨。记得母亲去年下葬的时候,一直以来比较晴朗的天空忽然之间飘下了几滴清明时节的细雨,这次回老家的天气与那一天是何曾相似,似乎是再一次把刻在我心里的伤痛雨润一下,让那颗种子从此处破土而出,生根发芽。

春雨是太多情了,何须这般残忍的提醒,这一年来,在我静下来的时候,无论是睁着双眼还是睡梦中,母亲仍然清晰真切的呈现。

母亲自小多难。她两岁的时候,一个冬天,外公给公社集体放鸭子时,由于鸭群受到惊吓飞出了窝棚,外公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缩着身体,赤着脚从彻骨的水田里把鸭群赶到窝棚里后,冻得麻木的的外公蜷缩在野外的火堆旁昏睡了过去,当柴火点燃了临时的草棚和他的衣服,他也全然不知,外公永远离开了母亲和外婆。

失去了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在那个年月承受的不仅是生活的拮据,还有来自家庭的排挤苛责。外婆在这种情况下,无奈的带着母亲居住在一座大山下的山沟沟里,几根简易的三角木桩支撑下的地方,就是外婆和母亲的家。母亲后来回忆说:“在那里,白天晚上都很安静,听得最多的就只有狼的叫声。”后来经人介绍,外婆嫁给了一个从战场上逃跑的国民党逃兵,母亲和外婆在辗转中保全了自己的生命。

1979年,母亲4岁,那是我们家乡的过来人永远都铭刻于心的年月。社会和天气的因素,那一年家乡的人们没米没粮,很多人就吃树皮草根,甚至是泥土。外婆手巧,把葛藤的根捣碎做成饼,让母亲得以果腹,延续着生命。后来,母亲只要一听说葛藤,舌头就立刻反应出干涩的味道。

生活的多磨铸就了母亲坚韧的个性,也使母亲认识到,只有多学一点科学知识,才能走出生活的阴霾。母亲没有读过书,在我上学的时候,我能从她那里得到的,就只有这样朴素的家庭教育观。正是在这样朴素的家庭教育下,我才懂得生命的可贵。

母亲生活一生孤苦,从初中起,我就离家读书,父亲因为要供给我们的学费,常年在外做小工,两个弟弟甚是顽皮,在感情上不及我体会的深刻,只有我偶尔的回家一次,母亲才能和我边做农活边说说她的担忧和希望。母亲孤苦,却不麻木,父亲脾气不好,母亲总是能忍受着,我们有三兄弟,她深知父亲的肩上的重担;我毕业工作,娶妻生子,她理解我们工作的繁忙,我孩子十个多月后,她就把孩子带在老家,一边干活一边照顾孩子;我们三个兄弟,没有姐妹,她没有女儿,就把我妻子当做女儿,家里两个女人间就有了更多的亲密。母亲虽不知道“家和万事兴”,但正用自己的奉献维持着家和。

母亲是在20012年查出患了乳腺癌晚期的,手术后一直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但是,在病情稍微减轻的时候,她仍然从事着劳动,一直不肯放弃那根拿了几十年的锄头把子,无论我们怎么劝说。(感恩 )2014年的清明之际,母亲在剧烈的疼痛中辞我而去,弥留之际的母亲无力睁开双眼,看不见东西,嘴里却一直念叨着让我照顾好父亲和两个弟弟,不停叫着她宠爱着的她的孙子,我的小儿晗。

母亲遗体火化那天,我守在灵车中母亲的遗体旁,没有嚎啕大哭,满脑子都是关于母亲的一点一滴,想抓住一点深刻的镌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却是一片茫然,似乎什么都印了上去,似乎什么都牵扯着,还相信母亲能在一个我需要她的时刻,能站在我的身边,但又确切的看见她静静的躺在面前,我无奈的只任眼泪随着撒下的卖路的纸钱,洒了满地。火化后,按照老家的风俗,骨灰应该放在灵车里,我决意将母亲的骨灰抱在怀里,母亲把我从小背大抱大,在这一刻,我不能让她躺在冰冷的灵车里,我要让母亲躺在我的怀里最后感受她的体温。

这次回家祭拜母亲,甚是匆忙,小儿晗没有一起回来,我和妻慢慢的踏着老家的青翠蔓草,显得很安静,我默默的一路捡拾以前和母亲一起走过的脚印,妻默默的承担着母亲留给她的维系家和的责任。

我想你,母亲,您不是以生命存在于儿子的心里的,儿子从事着科学教育,但我宁愿相信有灵魂,我只有以这样迷信的方式的告诉自己,您在那边很好。

清明节感想

1000字 初二 散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放置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和快乐地生活着。此时,我们不禁会回忆起他们曾经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凄然泪下。

时间永是流逝,信念未曾更改。多少年来,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一直被人们传诵。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先烈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为他人谋幸福的高尚品德不应该被遗忘,他们的无谓和奉献精神万古长青。让我们永远记得去珍惜生命,珍惜亲情,真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为他人带来快乐,这才是青年人学习英雄缅怀先烈的真谛!

每逢清明节这个时候,上坟祭祀的人成群结队,像潮水般涌上去,人们习惯用烧纸钱,放鞭炮的传统方式寄托亲人的思念,清明节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也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承载着人们的美好希望和祝福,清明祭祀是个人情感的追求,也是中华民族高尚的品德。我们手握白花步入墓区,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缅怀死难的烈士们。一位位烈士的图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斗争过程。为了人民他们抛头胪洒热血通往直前。为了解放中国,他们舍弃小家,聚在一起,才换来了今天大家的安宁,我们把手中的鲜花献给了烈士表达我们对烈士们那份崇高的敬意和缅怀之情,坟前的小草绿绿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气息,好像烈士对我们说着一句句鼓励的话语。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有仗不完的劲,最后我们绕了一个圈子,离开陵园,门口的柱子上几个“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光彩夺目。这道光激发了我们心中的爱国信念。

敬爱的革命烈士们,您用青春和生命为民族解放而英勇抗争的光辉业绩令我们敬仰;您留给后人崇高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永远鼓舞我们进取、向上;您播下的思想种子,已经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带领我们走向美好明天的旗帜。敬爱的革命烈士们,经过你们不懈努力和艰苦卓越的奋斗,当年被帝国主义列强辱骂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已经站起来了,今天,我们接过从您手中传过来的接力棒,决心要更新观念,扩大视野,掌握一技之长,全面完善自我,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出一份小小的力量。敬爱的革命烈士们,此时此刻,我们只想用一朵小花寄托我们的哀思,我们只想用一个花环表明我们的心意,我们只想用一座石碑表达我们的敬仰……但是,我们更明白,最好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继承您的意志,弘扬您的精神,让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

我们要珍惜这金色的童年,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九泉之下的烈士安息,如果他们看见了,会欣慰的说:“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