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路700字

坡路

700字 初二 散文

时光,绕指渐行,悲空了岁月的风华,撰写了年轮的沧桑。眼眸的风景,耳际的浅笑,还有路边渐行渐远的行人,都一一跌入流年的光影里。雨滴轻落,十月已至,心底那份感情,总是在脑海中徘徊,美如秋天的落叶,缓缓飘零,轻如十月的秋风,徐徐而来。

那日,天气阴沉,如往常一样我骑着自行车奔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无比抑郁,听着平常最喜爱歌都如此厌烦,一向考试前三名的我竟一下子掉到了班级第八名,这对于一个一向都是享受荣誉和赞扬的孩子来说,是多大的失落。我一直鼓励自己:别怕,努力,加油,下次一定会再创佳绩!但是事实却是矛盾的,我说服不了自己。

我继续心情烦闷地向前走,走到了坡下,正欲下车,突然看见一位骑着三轮车的老爷爷,使出浑身解数在坡路上艰难地前进。这位老爷爷怎么了呢?这么大的坡路还要坚持骑上去,真是让人难以理解。心想着便赶紧停下自行车,向前推了老爷爷一把。一步,两步,三步,终于到了平路上。老爷爷笑着转过身说道:“小姑娘,谢谢你啊,老咯,老咯。”“没关系的,举手之劳嘛。爷爷,这么大的坡路,你为什么非要骑着您的三轮车上去啊?”“唉,我年轻的时候也总这么想,每到一个坡路就停下来,用手把车子推上坡,这样多省力气。但是啊,你这样做的话,就是放弃了一次坚持与磨练的机会啊。唉,罢了罢了,小姑娘时间不早了,赶紧回吧。”听到这话我顿时对老爷爷更加尊重起来,望着他瘦弱的背影我肃然起敬。

是啊!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呢?未来的道路我会遇到无数的挫折,怎么能因为一场小小的考试失败,就放弃前进的道路呢?

我们的人生本就如一条崎岖的路,有下坡路就一定会就有上坡路,这就是一种选择——下坡路如此的飞快、轻松,上坡路如此的缓慢、艰辛。你选择了下坡路,你的人生将会平凡而畅快。你选择了上坡路,你的人生将会坎坷而充实。顺利需要一段缓冲;经历需要一种执着;动力需要一种压力。成功者在路上总会选择上坡路——因为他们懂得拼搏与前进。青春路上的我们在路上一直前行,追逐着属于我们的路。

坦克

1200字以上 初三 记叙文

坦克(二)

长像奇特的德国新型扫雷坦克

“野猪”怎么敢在雷区横冲直撞呢?原来,这里说的“野猪”并不是尖嘴大耳的动物,而是德国研制的新型扫雷坦克。别看这个家伙长得怪模怪样,可却是集高新科技于一身的新成果。 通常专用的扫雷装置主要有犁式扫雷器、滚压式扫雷器、撞击式扫雷器。这几种扫雷装置在雷场上都曾立下汗马功劳,但又因为自身特点,在现代雷场上都明显感到力不从心。犁式扫雷器一遇硬土,犁便打滑,难有作为。滚压式扫雷器在坑洼不平路面落磙难免出现空挡,漏扫地雷。撞击式扫雷器往往撞击起尘沙,既迷遮乘员视线,又侵损坦克零部件。而“野猪”集多种扫雷功夫于一身,扫雷效率颇高。“野猪”的扫雷器具与液压机械传动装置匹配,扫雷框架在扫雷时到车首前方能自动支撑锁定。在液压驱动的扫雷器轴上有钢链悬挂着24个扫雷具,因其形状似象脚,士兵给它起的绰号叫“大象足扫雷具”。每个“大象足”重15公斤,碰到障碍时,或“踏上”击毁,或将其“踢”出。扫雷时行进速度可根据地面阻力进行自动控制。扫雷器轴两端分别装有一个测距传感器,借助液压接通,扫雷器轴始终保持在正确位置上,这就有利于保持相同的扫雷深度,不会漏扫。此外,“野猪”还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它采用的是美制 M48主战坦克的铸钢车体,铸钢车体形式虽老,却有抗地雷爆炸的能力。“野猪”扫雷坦克试验样车曾经进行1000公里左右的越野和公路行驶试验,通过试验雷区时,扫除了炸履带、炸车底装甲等54枚不同种类的反坦克地雷,开辟了约25公里长的通道,而自身复杂的技术装备没有一件受到损坏。此外,乘员舱和其他系统像“大象足”扫雷具,也都有一定的装甲防护或抗雷片侵害的能力。在比较复杂的地形上,在任何暴露或隐蔽布设的反坦克地雷障碍区中,“野猪”都能以较快的速度开辟出一条4.7米宽的通道,可靠性达98%。它公路行驶的最大时速50公里,最大行程350公里,所以能直接伴随装甲机械化部队机动作战。

但是,“野猪”扫雷坦克也存在一些缺点,比较典型的是有时真假不分,如对地雷与硬石的区别力较差,影响和降低扫雷速度。在最初试验时曾遇到了一块花岗岩石,扫雷具认为是地雷,不停地在原地踏、踢,直到击碎了那块花岗岩石后才继续向前走。

T-35坦克

坦克发展的早期,很多人都认为坦克应当像海上的巡洋舰一样,拥有大量的火炮和厚实的装甲,因而出现了不止有一个炮塔的“陆地巡洋舰”——巡洋坦克,而苏联的T-35重型坦克因其“三头六臂”,更成了其中的佼佼者坦克最显著的特征是拥有5个旋炮塔,装备有1门76毫米主炮、2门45毫米副炮和4挺机枪。如此众多的枪炮可以在瞬间同时开火,集中火力全方位射击,作战威力十分惊人。与这些武器相适应的是的外形高大威猛,看上去犹如一座活动的碉堡。它配备有10名乘员,战斗全重达到52吨,这在当时绝对属于重量级了。20世纪30年代,在T-35首次亮相莫斯科红场阅兵时,苏联向世界证明了它制造最复杂、最重型的坦克的能力。一时之间成了苏联军事工业的骄傲。德、法、英等军事强国都非常推崇,将其作为多炮塔坦克的标准,纷纷仿效。不过,“三头六臂”的T-35并不是战场上的骄子。它装甲太薄,机动力太差,火炮也不够有力,既无法摧毁敌军的新型坦克,又承受不住反坦克武器的攻击。而且它人高马大,倒成了战场上最好的活靶子。说到底只是作为步兵支援武器而设计生产的,根本不是单炮塔专用坦克的对手,苏德战争爆发后没多久便被消灭殆尽。“三头六臂”的“陆地巡洋舰”最终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摆设,只能在博物馆里了却余生,任人凭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