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格哭的孩子会更强壮800字

有资格哭的孩子会更强壮

800字 初三

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笑着笑着却哭了……

哪个孩子不是哭着出生,哭着长大,在哭中成长,在哭中坚强,在哭中学会了笑。小时候的我们,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我们笑着笑着却哭了。每个孩子都有资格哭吗?

当李京京哽咽地读完课文后哭泣,我就明白,有坎坷的孩子更有资格哭泣。当李京京跟随进城打工的父母进城后,他离开了自己仰慕的爷爷,交心的伙伴,来到陌生的大城市。在学校不被老师重视,得不到公平的机会,回家后,要面对的是成天吵架的爸妈,以及老是打自己的妈妈。再读完《万卡》后,总觉得心里有个疙瘩,却又不知如何发泄,这让他想到自己在乡下的爷爷,想到自己跟万卡是多么的相似啊。他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有个温暖的家庭,父母不再吵架。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当最后在公开课上大声又自信又倾斜了所以情感的他,终于哭了出来,哭出来自己堆积已久的压抑。

李京京代表的是一类孩子,或许看上去并没有那么优秀。而赵小桢呢,是父母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是老师眼中的三好学生,似乎学校里什么好事情都轮得到她,永远拥有着各种机会,父母倾尽所能来培养她,在她的成长中,似乎没有“失败”二字。

或许正是因为那些一帆风顺的孩子就是没有资格哭的,他没有体会过挫折的滋味,体会不到下一个成功的来之不易。没有沉浮哪来的人生味道,没有经历,拿来的珍惜与回忆。在最后关头,李京京在所有人都不敢举手之时,大胆展示自我,倾泻情感,在这之后,我相信是他的成长,是他的转变。他给爷爷写了一封信,同时也是给过去的自己写一封信,在倾泻完情感后的愉快。这样的他们更有资格哭,因为他们明白:想哭的时候可以放声哭,想笑的时候可以放肆笑,就算是逆风的方向,也可以勇敢坚定地走下去。

事实上,李京京比班上任何一个孩子都出色,他善良而宽容,自信又勇敢,铭记亲情并渴望表达,他是一个有资格哭的孩子,擦掉眼泪后的他,多了一份阅历,多了一份坚强。

其实有资格哭的孩子会更强壮,因为,哭过的孩子会更强大。

读书伴我成长

1000字 初三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这是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段话,可见读书的重要性。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是家喻户晓。不仅仅是名人们对读书情有独钟,我也喜欢。

五岁那年,因小表弟抢了玩具,我不开心了,跑到房间里。看到桌子上有姐姐经常看的书,就拿起笔在书上乱涂乱画。笔尖划过的“滋滋滋”声,五颜六色的线条,让我开心不已,且越画越来劲。虽然事后被姐姐教训了一通,但那一刻,我却是兴奋异常,也并以此为愧。

六岁,我上了幼儿园。老师给我们发了书。书里满满的插画,吸引着我。我拿着铅笔照这样子画,最后“张冠李戴”画得什么也不像。可能是因为“喜欢“书”,我的书总是一页页地掉下来,比别人的烂多了。乌鸦喝水,狼和小羊,灰姑娘……都是我那时的“伙伴”。

上了小学,发的书更多了。老师告诉我们不要乱画,于是我去买了一袋书皮,将书一本一本小心地包起,生怕弄脏了书本,生怕弄烂了书页。书里画少了,却多了密密麻麻的字,老师每天教我们新的,我每天回家便迫不及待地念给妈妈听。一遍念完还不够,总想把我学到的全部读出来。

三年级那年,我参加制作贺卡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学校奖励了我一本书《儿童文学》,那是我的第一本课外书,我因此格外珍惜。每天晚上放在枕边与书共眠,睡前必要看一篇。那里面有好多语文书里没有的东西。《星星变奏曲》里我看到了一颗颗瘦小的星星,《地平线》上我读到了贾平凹笔下的奇妙世界……

上初中以来,我天天以书为友。语文书里增加了名著,更是让我兴趣高涨。《朝花夕拾》中我看到了一个落后的封建中国,鲁迅记忆中的美好故乡;《童年》里看到了生活可怜、值得同情的阿廖沙;《繁星·春水》中看到了无私的母爱,单纯的童真与美丽的自然;《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让我悲伤不已,黛玉的死也曾让我痛哭了好久;《目送》中龙应台对华安的爱总是让我想到我的父母,虽然无言却如龙应台爱华安般爱着我……我的喜怒哀乐在书里,酸甜苦辣也因书而变化。

从五岁到现在的十四岁,书陪伴我成长,它像朋友陪伴在我身边,像老师般教给我知识,像知己触动我的心灵。它给予我的,是成长的力量,精神的慰藉,前进的方向。

我是从书里知道“一切皆有可能”,知道“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知道“天道酬勤”。成长的道路上,我会经历磨难困苦,但是书会告诉我“没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艰辛,又岂能有‘蓦然回首’的惊喜?”当我沉迷于伤痛时,赎回告诉我“无论这个世界发生了多么不好的事情,生活总在继续。”当我取得好成绩时,书会告诉我“骄傲使人落后”。……读书,锤炼着我的心灵。

书海扬帆,我愿跟着孔孟来一场儒家之旅,跟着科学家感受科学世界的美妙,隔着史学家回到唐宋明清……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