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1200字以上

风景这边独好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这里,是一处人间仙境;这里,是游人向往的地方。

春天,百花争艳,百鸟齐鸣,树木葱郁,河水波涌;夏季,森林苍翠欲滴,芳草繁茂碧绿,山谷清雅幽静,寺院香火萦绕,庄园游人如织;深秋,层林尽染,风光无限;隆冬,雪花纷飞,格外妖娆。

吐鲁沟,我惊叹这有灵性的山。

到了吐鲁沟,如临太虚,飘飘然恍入仙境。只见山峦叠翠,白云缭绕,溪水潺潺,此情此景,再世俗的人也会心旷神怡,脱胎换骨。

这里树是绿的,山是绿的,水是绿的,就连小鸟的歌、游人的笑也是绿的。

吐鲁沟,气候潮润,风景秀丽,置身此景中,有一种到了蓬莱仙境的感觉。那天窗眼、天门、藏龙洞、灯杆石、相思石等十多个景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每一个景点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座山峰都连着一串五彩的神话,每一条小溪都流动着无数动人的传说。

还有悬于天际、冰清玉洁的石壁泻珠,漫山遍野的奇花异草……这里,聚集了青城山之幽、峨眉山之秀、九寨沟之奇;远离都市的喧闹,远离世事的纷扰,真想化作一缕清风,溶入这绿山青水之中。

这里毫无人工斧凿痕迹,茫茫林海,树木参天,溪流淙淙,鸟语花香,被誉为“神话般的绿色山谷”。笔者曾经写过一首《苏幕遮》的诗,其下癸为:

谷幽深,∥鸟欢唱,∥层林叠翠,∥陇原好风光;∥步移景换山花香,∥天地争辉,∥游人醉溪旁。

还有虫草、黄芪、苁蓉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及麝、蓝马鸡、猞猁、石羊等数十种珍稀动物,其中盛产的柳花、鹿角菜、蘑菇、蕨菜被称为餐桌上的“四大山珍”。

而吐鲁沟草原游乐区则远离街区、闹市、工厂和车间,没有受过任何人工污染;水分充足,土质肥沃,地域辽阔,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牧场。春夏雨季,绿草如荫,奇花异草漫山遍野,芳香四溢。在此扎上蒙古包,骑着骏马,放牧成群的牛羊。青山碧水、蓝天白云、河流小溪、牧歌唱晚,形成了西北大草原独有的民族风情和田园风光。

石屏山古刹历史悠久,庄严肃穆

玲珑精巧,曾经称为小五台的石屏山古刹,清朝初期,由于香火极盛,将原来的五台扩建为现在的眼光殿、三宝殿、弥勒殿、普贤菩萨殿、观音菩萨殿、大士殿、观间殿、文殊殿八座庙宇分布在八个台上。达赖五世、六世、七世,班禅二世、六世都曾在这里修行,如今,还留有修行洞、焕公洞、千滴水、赤足印、极乐金刚洞等圣迹。

分布在八个台上的八座寺院四周林木葱郁,被山峰所环抱,金瓦红墙掩映在绿茵翠柏之中,清澈的大通河从前面缓缓流过,忽然拐一个弯,似一条玉带飘然流逝。整个山地薄雾笼罩,轻烟萦绕,独具特色,是天造地设的出家修行之所,也是游山玩水的理想境地。

弥勒殿是石屏山寺院的中心,殿内弥勒佛像,是未来佛,相传天上5000年后出世。到时,天下太平,人寿年丰,但在人间却要等上近200万年。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的朝山节,更是人山人海,香火缭绕,钟声悠扬。还有山间清泉、鸟语翠林、怪石奇峰,真是风光无限。令人陶醉。

鲁土司庄院寻访古人的足迹

鲁土司庄院,俗称土司衙门,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群。整个庄院坐北朝南,风格别致,高低错落,院落相连,古风扑扑,在中轴线上建筑依次抬高,造成数门直线贯通,院落相连,越进越高,烘托出衙门的高大雄伟和威严之势。颇有王候气魄,有“小故宫”之称。其旧址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妙音寺原称大藏寺,始建于公元1441年,是鲁土司衙门辖区的主寺。妙音寺是我省较甘南拉卜楞寺外保存最完好的一处藏教寺院。

整座寺院金瓦红墙掩映在绿茵翠柏之中。鸟瞰妙音,寺院及庄园轻烟萦绕,清静幽雅,确似人间天堂,梦中仙境。

每到旅游季节,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或去鲁土司庄院寻访古人的足迹;或去吐鲁沟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或去石屏山古刹观赏佛教徒朝拜的虔诚;或去大通河边戏水、游泳、野炊,都让人有了一种超凡脱俗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静心

1200字以上 初三 议论文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古训被历代仁人志士当作修身养性之本,强调保持内心的宁静,对一个人修身养性尤为重要。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修身当从修心始,修心当从静心始。

我很欣赏作家张炜奉行的“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在这纷繁复杂、五光十色的世界里,真正能把心静下来,守住内心的一片宁静,这是很不容易的事。

静心不易,原因之一:被名利所困。汲汲于名利,汲汲于富贵,乃世人常态,而潜心于学识研究,倾心于本职工作的人少之又少。如此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如果你视金钱、地位、权利如粪土的话,那人们会认为你是个傻子、呆子、头脑有病的人。“淡泊名利、清廉高洁”好像是多么遥远的古代的事情。

然而,让一个人与名利一点也不沾边,做一个纯粹的“君子”,或做一个苦行僧的话,是不可能、不现实的事,关键是如何对待名利。如果组织赋予的,人民群众认可的,得而无愧的,那你可以受,可以得。孟子云:“万钟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认为接受万钟的俸禄之前,要审视一下俸禄是否符合道义,是否受之有愧。所以说“淡泊名利”的“淡泊”是强调对名利的态度要淡,而不能过分地去追逐,不择手段地去获取。当我们去细细品味古圣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的时候,会感觉自己是多么渺小啊!

在名利面前如何静下心来呢?首先不为所惑,保持清醒的头脑。就要善于把事后的清醒、结果的清醒、一时的清醒变为事前的清醒、过程的清醒、一生的清醒,不为名利所败,不为名利所害。其次勇于放下。“放下”是一种谦让,“放下”是一种胸襟,“放下”是一种约束。勇于放下,就不会沽名钓誉、为所欲为;就不会利欲熏心、苦心钻营;就不会以权谋私、骄奢淫逸;就不会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就不会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九十年代,教师工资微薄,难以维持生计,有些人跳海从商,而绝大部分教师守住这块净土,他们拥有一颗淡定的心,勇于放下名和利,无怨无悔。

静心不易,原因之二:为私情、私欲所惑。自私之心,人皆有之。不同的是有的人私欲熏心,有的人得过且过,有的人清廉公正。

自私虽是每个人藏着掖着的“小”,不见阳光的东西,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私情、私欲太盛,利令智昏,时时处处以自己为中心,把己事、家事、亲朋事掺杂其中,以损公肥私和损人利己为乐事,在满足其一己之私的过程中,不惜损害集体利益,不惜妨害他人利益。这样的人即便是比别人多捞取了一些利益,也不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世间小人,个个如蝇逐食,皆私欲所惑也;而世间君子,皆坦坦荡荡,能克己奉公而走向成功。

在人的一生中,可贵的是勇于承受世间最美的东西如爱情、亲情、责任等。可悲的是争着抢着去承受不应承受的东西,比如过分的私情、私欲。每当你往自己的篓子里多扔一块小石子,你的脊背就不得不因此弯曲一次,最终篓子里的重量让你只能匍匐于地,过完庸俗的甚至可鄙的一生,私欲就成了你唯一能为自己写下的墓志铭。

当你抛弃了名利之争、私欲之念的时候,你的心会自然而然地沉静下来,心胸也会宽阔无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自然从容淡定、谦虚正直、廉洁奉公等就会成为你的优良品质,你就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静心可以忘我,淡定而执着;

静心可以知理,明义明善、知廉耻,领悟人生之哲理,开启未来之航船;

静心可以反省,“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做一个高尚的人吧,从静心开始!

袁集中学  吴云达

初三:yunda83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