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独自睡觉550字

第一次独自睡觉

550字 六年级

记得我还在读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吃过晚饭,妈妈对我说:“儿子,今天晚上妈妈有事要很晚才能回来,你自己睡觉可以吗?”这可愁坏我了,我最怕自己一个人睡觉了。

“滴答……滴答……”已经九点半了,我该上床睡觉了,关了灯我就上床钻进被窝里,只见周围一片漆黑,恐怖极了。于是我把头也塞进了被窝里,才过了一会儿,我就觉得呼吸困难,于是把头露了出来。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心想:如果晚上真的有一只鬼来吃我怎么办?妈妈你快点回来吧!我的心一直怦怦地跳着。

我一闭上眼,脑海中就出现一只面目狰狞的鬼,它站在我的床头,等待我睡着的那一刻吃掉我!于是,我又把头藏着被窝里。过了一会儿,我探出头来,发现鬼不见了,顿时吓得直哆嗦,我的心似乎停止了跳动,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心想:惨了,鬼突然不见了,难道他会瞬间移动?太可怕了,我一定不能睡着。

我的头脑里似乎在放电影似的,闪现着恐怖片里那一张张恐怖狰狞的脸。我咬着手指,让自己不要那么害怕,我的手指都快咬破了,还是不能“如释重负”。我很害怕,眼泪像断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流,把被子,床单都给打湿了,可我还是不敢发出一丁点儿声音,慢慢地我感觉眼皮有点沉重,想着想着,我就把鬼的事情抛在脑后,进入了梦乡。第二天醒来,我想:其实鬼也没那么可怕。

这就是我独立睡觉的经历,从此,我长大了。

观《老农民》观后感_1500字

1200字以上 初一 观后感

————再现20世纪农村现实生活的史诗

“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对农民一词最好的阐释。可以想象,在碧蓝碧蓝的天穹之下,在酷热的阳光下,一群晒得肤色发黑的农民,手拿着农具,一下一下地耕种着祖辈留下的宝贵土地。汗水一滴一滴地“嘀嗒”而下,随后渗入泥土之中。枯瘦的双手早已皴裂,裂开的老皮看着令人发怵。清风拂过,带走了难耐的酷热,带走了丝丝的黄土,带走了飘飞的蓬草,带走了……却怎么也带不走,农民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求。

今年寒假,我有幸观看了20世纪农民们的史诗——《老农民》。望着银幕中农民们喜获丰收时欣喜欲狂的表情以及他们身上破旧的衣衫时,我的心不觉颤动了一下:20世纪农村的生活竟如此地悲凉。“农民”在他们身上不是一种标签,而是一种宿命。祖祖辈辈,生于黄土,长于黄土,勇若黄土,死若黄土。黄河水流,黄沙飞舞,见证他们的酸甜苦辣,人见人哭。他们卯足了劲把压力往肉里抠,挤出了汗水滋润着土地。他们一声不吭,只顾望着脚下的黄土,心悲泪下。

这是一部以农民为主人公,20世纪为背景,黄河沿岸的一个村庄为视角,用波澜壮阔的大笔书写了由一场土地革命引发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农村变化史。这是泪水与苦难造就的史诗,是一部为农民代言同时又高度还原中国农村的作品。这部影片横跨60多年,囊括了土改、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直至取消农业税等历史大事件,立足于历史,真实的显现了农村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理念,是一部难得的影片。

深夜,闭上双眼,脑中便浮现了《老农民》中各种各样的人物。勤劳忠厚的牛大胆,广读经书却落得地主后代、心有不甘但却认命的马仁礼,一生如童话一般的杨灯儿,精于算计、见风使舵的乔月,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三猴儿……影片内的人物有声有色、个性鲜明,不免触发我的一些动情点。

当看到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原本绿油油的麦田裂开无数条大缝,全国地区旱灾频发,人民苦不堪言,甚至拿枯树皮充饥时,我的心狠狠地颤动着。想着如今餐桌上的大鱼大肉,垃圾篓里残留的饭渣,每餐每顿都有的白面馒头……瞬间,惭愧、无言,涌入我的心头。身为农民的子孙,我竟然将祖辈视之如命的粮食一而再,再而三地浪费,将祖辈传给我们的优良品质——节俭抛之于脑后,我真的无言以对。想想当今中东的难民,他们饭都吃不饱,水都喝不上,却仍在战火的咆哮中生活;其街上饿殍枕藉,我却在这儿浪费粮食,真是不可原谅。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做一个节俭的人,不浪费任何一粒粮食,让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这部作品对于身在城市中的“农二代”或“农三代”而言,这也是一部寻根之作。近年来,“回不去的故乡”这一说法风靡网络。这是因为身在城市中的我们,从内心深处已经习惯了钢筋水泥所构造的钢铁城市,街头绚烂的霓虹灯、街道拥挤的人群、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楼大厦,也早已融入我们的心灵。至于祖辈们生活过的农村,已黯然于我们的心中。田野的蛙叫,竟被看成传染病的根源;祖辈们居住过的草屋,竟被看成落后的象征。真是可悲、可叹呢!

荧幕上的农民,成为我心中挥之不去的一抹重彩;历史的沧桑,成为我内心怆然泪下的根源。“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农民啊!你们的坚韧无人可匹,你们的力量将引领着我们走向辉煌。在此,我想对这些辛劳一辈子的倔强男儿说一句:“你们,辛苦了!中国,会更加强盛的!”

初一:赵阳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5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