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如歌_1500字1200字以上

母亲如歌_1500字

1200字以上 高三 散文

古老的土黄色的墙壁圈成一个小小的院落。一抹余辉轻轻洒落下来,小小的院落因这太阳的余辉而活跃起来。母亲便坐在这余辉里,拉了长长的麻线,悠然的缝着老了的簸箕。阳光轻轻悄悄地围在她的身边,将她的影子拉长,很随意的倾泻在背后的物体上。那张早被太阳吻红的脸显得安静、祥和,一如这初夏落日的余辉。

母亲患过脑血栓,才出院不久。左手不能动,右手刚刚能拿得住针线,她便迫不及待收拾农具准备麦收。我坐在窗前,静静的注视着她,泪水已在不知不觉中模糊了视线。我经常幻想自己是一位伟大的画家,用自己手中的笔描绘出母亲劳碌的一生;我幻想自己是一位出色的诗人,用自己的诗唱出母亲不屈的灵魂;我幻想自己是一位多才的作家,写出象朱自清的《背影》那样的文章,让更多的人来赞美我的母亲。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的一颗感恩的心牢牢记住母亲的点滴恩惠,永生不敢忘怀。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额头始终有一绺白发。她不善言笑。她很少和我说话,每天总是忙着下地干活;她也很少抱我,很少满足我的要求,一直将我交给奶奶,然而我无法抱怨她。当我在凛冽的寒风中匆匆赶回家的时候,我看到了在河边为我刷鞋的母亲。她的身子深深的探进河里,寒风将她的白发高高的扬起,冰冷的河水把她的双手浸得通红。我的眼睛就这样定格在她高高隆起的背影上。

我不能抱怨她。因为我在半夜听过她跟我父亲的争吵。父亲说女孩子读书没用,想让我辍学回家帮忙干活。母亲不肯,她说女孩子读书也一样有用,孩子能读到哪儿我就供给到哪儿。活我给你干。我听到母亲压抑着声音跟他吵。第二天我去上学,父亲赌气不去送我。母亲什么也没说,把我的东西放到自行车后座上,推着我的车子走在前面。秋风轻轻撩动她的衣襟,我看到母亲单薄的身影。五十多岁的她走在夕阳中,伤感而又坚定。我不去追她,我不想让她看见我眼中的泪水。

我也记得当我成绩不佳,升学无望时母亲眼里的失望,我也能读懂母亲在得知我考上大学以后写在脸上的欢欣。我更记得母亲在我出嫁时无法掩饰的孤独和失落。我不抱怨她,因为母亲从来不多抱怨一句。

在一个深秋的早晨,七十多岁的母亲在收花生的时候倒下了。她患了脑血栓住进医院。我日夜守护在她的身边,不敢离开半步。我怕我一时的疏漏会留下终生的遗憾。然而母亲似乎并不紧张。救护车的鸣笛在耳边呼啸,她轻轻的闭着眼睛,不说话,不皱眉,看不出痛苦,也看不出恐惧,平静的就象一湖秋水。我知道这是在经历七十年风雨后的宁静,她不愿将痛苦写在脸上,让儿女也感到痛苦。或许在她的心中早就衡量出了生命真正的分量,早就做出某种打算。在医院里她表现出少有的听话。我说扶她起来给她按摩,她便静静的坐在那里,身体自然地弯曲着,象一条美丽的虹。我坐在她的身后,用手轻轻的揉捏着,生怕一时不慎会加重她的疼痛。她的背已因岁月的侵蚀而显得苍老,可就是这样一个瘦削的脊背,背着她的七个儿女步履蹒跚的走过了半个世纪,背着沧桑的岁月举步维艰的走到了今天……

母亲啊,你孱弱的躯体如何能承载这岁月的沉重?你柔弱的心如何能经的住半个多世纪风雨的洗礼?母亲啊,我能用怎样的语言表达我对你的感激,敬佩和无尽的爱?我知道要强的你不愿给儿女多添麻烦,可你知道,他们不会嫌弃你,就象你不管多累也不曾抛弃他们一样。我唯一能做的是象你一样用一颗慈母的心关爱天下的儿女,象你一样用不屈的意志书写生命的篇章。

如果说生命是一篇动人的乐章,那母亲就是那首最动人的主题歌。

古村换装_1200字

1000字 高三 散文

随着徐闻县创建生态文明村热潮进一步的深入,全县各乡镇的农村出现各种各样的靓丽的风景线。其中古村新路与古村新楼,就是两道具有徐闻特色的风景画,古老的树木,古典的村庄,具有新时代感的硬底水泥化的村道,把古香古色的乡村装饰的又是一番滋味;再加上绿荫掩映下的新时代潮流的新楼,徐闻当今的乡村,更是锦上添花,当你徘徊在村子的道路上时,你将会感觉你是生活在另外一种世界里,也许是在神话中的世界之中遨游。

我作为一为一位普通的徐闻人,就目睹许多关于“古村新楼”的朴素的画面,一种象征着徐闻近几年的农村彻底改变面貌的画面。

画面中的古代村路没有了,过去的忙草屋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时代风尚的硬底水泥路,以及具有时代特色与都市风范的三四层高的小洋楼。路把新楼划了一个又一个的单元;有弯曲的路,也有设计有城市特色的小楼;有围墙围住的小楼,也有被前年古树掩映下的小楼;小楼四周,有的有各种花草护着,当你进入小楼的门口是你将会感觉这里不是农村,而城市中别墅,一种具地方色彩,又有地方风味的小小别墅。画面里所描写的什么地方?

那是徐闻县灵宫山村,一个在创建生态文明村中,具有示范性作用的村庄;一个在创建生态文明路的过程中,作在别人前头的,古村换新装的古村。

这个村子据说是明朝时创建村。有许许多多的古榕树作证。其中在村子的前面就有很多棵“享年”三四百年的大榕树,这些树型如伞;树身很大,几个人手拉手,也许都抱不过。在树的后面就有各具特色的新楼。有的是村民有于,勤劳种植香蕉,而发财而刚刚新建好三四层小楼;有的是种植辣椒而赚钱新建的洋楼;有的是外出赚钱而回家新建的楼房。这些新楼房在古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典雅,把古村庄点缀得既有古代的风趣,又有新时代的优雅。再加上村子四周的香蕉林、辣椒圆与其他农作物的衬托下,更加显现出具有时代特点的古代乡村的特色。又有空气清新,道路干净,更加体现出古村新装的优点来。

这个村子是靠近县城,土地平坦,便于种植,所以在徐闻县创建生态文明村的热潮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但是在海边的乡村,也并不亚于县城的村子。比如靠近白沙湾的包宅村,同样也显示出“古村新楼”的画面。村子的楼房都是新的,这个村子的村民只要靠外出做工与捕鱼而刚刚建了许多楼房。新楼的四周除了椰林点缀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个元代就开始创建的古村,现在已经是古乡古色的村子了;而硬底化的水泥路与环境优美的城市般的绿化村容,城市般装饰的村貌;当你从高处俯瞰村子时,全是具有城市特色的新楼房,具有城市打扮的洋楼;以及干净的海滩,让你更加怀疑这里不是乡村,也许是海边城市。

这些画面就是徐闻县创建生态文明村,涌现出的典型画面,而其他乡村与上面两个村子相似或相近的景色是很多很多的。不过它们表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古村新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