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读后感650字

《群书治要》读后感

650字 初二 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完了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治国经典巨著——《群书治要》(以下简称《治要》)。

《治要》是唐朝初年著名谏官魏征及虞世南、褚遂良等在贞观初年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一部关于治国韬略的书,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了警示。《治要》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晋年”,以“务乎政术,存乎劝诫”为宗旨,从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删其繁芜,择其精粹,呕心沥血数年,于贞观五年编辑成书,魏征等人博采经、史、子典籍六十五种,浓缩成五十卷的珍本,写出了一本“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经典之作,故名《群书治要》。 

然而,由于唐朝末年的战乱,这部书失传了。但后来我国的净空法师到日本讲学,发现了这部书,于是发心助印。印制了一千套,免费发放给国家党政机关和普通百姓,让大家一同学习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我还有幸从我爷爷那里拿到那一千套中的一套来阅读。传说李世民还从地狱里出来感谢他。

这本书中教给我的还不仅仅是暂时与我无关的治国方针,还告诉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孔子家语》治要”中,有一段令我十分难忘的话:公曰:“子之教寡人备矣,敢问行之所始?”孔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自敬立长始,教民顺也,教以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而民贵用命。民既孝于亲,又顺以听命,措诸天下,无所不行。”可见“孝”字的重要。它可以使国家振兴,就连教育小孩都要从“孝”开始教育,这样才可以使教育兴盛,天下太平。

当今,党和国家主席大力宣扬人人都要有一个中国梦。我的中国梦,不仅仅是让中国人过上富裕的生活,而是在剥去物质的外衣后,仍是一份暖暖的幸福感。而这份精神上的富足,便是传统文化的复兴,是对民族之根的认识,是一份社会的责任与希望。

别样的馈赠

700字 初三 散文

我记得那年我们一起对着教学楼许过愿,一起咒骂摞得很高的练习册,一起迷上了悠悠的古风文,我们四年时光,一起开心,也会吵嘴,冷战的时候谁也不肯先说话,却又因为一件小事和好如初。这些闪闪烁烁的记忆,最后都是寄给我成长的一份别样的馈赠,而寄件人正是你们。                                                   

--题记

四个春秋,四个冬夏,我们在新教学楼和旧教学楼之间搬来搬去,在操场上跑1200米累得摔倒在终点,在办公室里跑了一趟一趟是为了问作业,在语文老师检查作业的时候心惊胆战过关了又长舒一口气默默为后面人担心,在数学老师写错字的时候总是小声议论却不举起手来大声说,在英语老师让我们背课文的时候总是不看老师眼睛才能顺利背下来,在化学老师做实验的时候总是站起来争着看实验结果其实什么都看不见,在物理老师拆装电路的时候总是脑子里一团电线最后理不清到底哪个线头接到哪里,在班主任训话的时候在心里小声反驳,这就是我记忆里的所谓的青春,这就是这四年来我所接受最好的馈赠,对于四年来每一天都在变化的我,这份不变陪伴难能可贵。那所老教学楼,那棵樱花树,那个嬉戏打闹的大操场,我都分外觉得流连不舍。而这些情愫都源于这个地方给我的馈赠,学校馈赠了我四年青春,把一群天南地北的人聚在一起,让我们相遇相知;老师馈赠了我四年知识,让一知半解的我不断学习上进,让我们孜孜不倦;还有你们馈赠了我四年陪伴,让涉世未深的我不断变得坚强,陪着我一起长大;这些最珍贵的经历和回忆,也是最幸福的馈赠。

我如今觉得刚入学时穿着绿色军装军训的我们,好像就在昨天相遇,然而回过神来,却已然是初四的毕业班学生了,四年我们总觉得很漫长,于是当这个时候真的来临时,我们又嫌它来得太快,快得来不及做好准备和习惯的学校、老师以及那帮陪伴了四年的人说:再见。但是我却又因能拥有这份别样的馈赠而感到庆幸,能在多年以后回味浅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读后感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