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由心造800字

境由心造

800字 高一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题记

泠泠的细雨,湿润了流年,模糊了看向过去的眼。匆匆的那些年,不知何时,却已成了永远的回忆。

我行走在江南的雨巷,执一柄素伞,细雨沾湿了眼帘,斜斜地润湿了雨天的屋瓦,四下散落,飘飘然。雨打落花,洗褪了铅华,落英缤纷,一如儿时的情形……

彼时,三月的桃花盛开,重重叠叠的花瓣,恰是一片绚烂的嫣红,缀满了枝头。一院的桃花,交相辉映,恰如天边的一缕晚霞,隐隐流动着暗香。桃花灼灼,成了我儿时深深的回忆。

彼时,祖母的身子骨尚还健朗,虽已年过花甲,却也仅是几缕银发,照旧每日拿了锄头下地劳作。虽是辛劳,祖母却乐在其中。闲时,祖母便带了我去玩耍,每每天色向晚时分,一老一少披着斜阳的余晖而归,满院的桃花,春意正浓,煞是一片姹紫嫣红。看到那一片的桃花,心中便多了一份安然,因为我知道,那片桃花处,便是我的家。

晚霞褪尽,繁星满天的时候,祖母常常带了我在院中看满天的星星,闲话家常。满枝的桃花,飘飘摇摇地落下,旋落,落地无声,同时也落了坐在树下的我们一身,拂了一身还满。抬头仰望,透过层层的树隙,是那深邃的夜空,繁星点点。

而今,度过了几度春秋,我重回故园,在落花的时节。

如今,花仍在,只是祖母的花却永远得落了。独自一人站在冷冷清清的院中,看着残花败落,落花满盈,不免有些凄伤。桃花已不再灼灼,它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只剩下枯萎的花瓣,一点一点地凋落,最终叶落归根。儿时那么美的桃花,现在却一点儿也不美了。

我试着独自在院中乘凉,却只有凉飕飕的冷风,以及暗无边际的黑夜,零星的几点星火,全然不似儿时的美好。儿时清澈的天空,如今却已被污染笼罩,蒙住了繁星点点,也蒙住了过往的美好。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会随着流年而改变,并没有什么可以达到永恒。一切的悲喜交杂,都只是源于自己的内心深处,是所谓境由心造。

轻轻地,一阵清风吹来,卷落了花瓣,我伫立在桃花树下,静静地伸出手来,孜孜,待默,花瓣静静地落于掌心。

外圆内方

700字 初一

章培炎的书房里曾挂着他立身处世的座右铭“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无可非议,我们确实要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即“内方”。但我们却也应该有一些柔软,即“外圆”。

何谓外圆?一些柔软又为何物?在我看来,能屈能伸即为其最好的注解。

不可否认,“外方”是很多人的追求。文天祥的宁死不屈,黄道周的绝不妥协,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美谈。但很多人忽视了这样一点:他们固然为自己留下了美名,但对当时的危急情形却未有任何积极作用。他们可谓是忠臣,但未必称得上是良臣。他们也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报国的理想,却因为“外方”而壮志未酬。

由此观之,“外方”未必是成就一番事业的最佳动力,但“外圆”却是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如果说“外方”是一棵笔挺的大树,那么“外圆”则是低矮的芦苇。人人都敬仰威武的大树,却无人欣赏卑微的芦苇。殊不知狂风大作之时,大树会被刮倒在地,再也挺不起腰板,而芦苇却能无数次倒下又无数次站立起来,继续怀着坚定的信念对抗狂风。

所谓过刚易折,就是这个道理。

而你的柔软韧性,你暂时的退让,都在为你下一次重新站起积蓄力量。

不难看出,“外圆内方”才是壮志能酬最好的助推器。也可以预见,越想有高的建树,就必须越能能屈能伸。

究其根本,我们的“屈”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保存有生力量。小不忍则乱大谋,若你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又谈何有所建树?

“外圆”,绝不是屈服和依附,而是一种暂时的退让,智慧的体现。

然而,我们绝不能让柔软变为柔弱。该“屈”时的确要“屈”,该“伸”时却也绝不能不“伸”。须知,“屈”不“屈”只是涉及外,而“伸”不“伸”却是是否“内方”的问题了。

“内圆外圆”,不过是趋炎附势的小人;“内方外方”,也只是不知变通,只能留下美名的愚忠之人;而“内方外圆”,才是真正知变通可建树之能人!

外圆内方,方为处世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