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笔下的小男孩450字

马克·吐温笔下的小男孩

450字 四年级 应用文

马克·吐温,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他就是一位家喻户晓,从皆知的大文豪,他同样是我的偶像,一个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世界闻名的大作家。他以自己与众不同的高深超凡的文学使自己成为一个文学巨匠。

在他的一生中,他写过许多不凡的着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等等。在这两篇出自于这位幽默风趣的笔下的优秀着作中,他用儿童的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的笔触描写了收中两人位天真、单纯、短小精悍的小男孩。他们那颗安稳不下来的心总是会想一些稀奇古怪的点子来:组成海盗帮,进行探险游戏,过着流浪而又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位作家能把男孩小时候的那份洒脱随意的性格刻画的如此精细、具体、到位,他所写的小说总能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只要你翻开两本书中的任何一本,你就会立刻被有趣的故事所吸引。你会身临其境,你会忍不住想与文中的人物交朋友。他们那无拘无束的生活充满刺激、冒险和异想天开的游戏,让人很快就会沉醉于无忧无虑,远离喧闹的城市,走进令人遐想无比的世界里。

当我又一次翻开这些让人看了就放不下的巨作,去追寻儿童的快乐时,突然我觉得我已经融入了马克·吐温的世界中,正在与汤姆和哈克两个小顽童一起交淡,一起玩耍。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1000字 初三 读后感

陶行知先生的文章,曾经也拜读过。这回,看完这本《陶行知教育名篇》,对我这个才从学校毕业,又来到学校的师范生来说,好像又上了一场课。从学校毕业之后,我就从一个学生,变成了一个“先生”,年轻总是经验不足的,所以在踏上工作岗位的这些日子以来,我依然虚心求教于年长者。对于教学生,我还是觉得自己不行。而杨校长给我们这次机会,学习这些文章,无形中也给了我们鼓励。我们从书中,就可以看出了校长的良苦用心。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的,而我从中学到的,也不是短短一篇文字就可以完全写出的。我想,每个看过这本书的老师,也跟我有一样的体会。但是现在,我主要想对陶行知先生关于“师范生”的一些文章,发表一点自己的想法。

是的,师范学院的学生,就是要学会改变,在学校里面一直学习的,就是怎样从一个学生,变成一个“先生”。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学习的,都是教书的方法,都是怎样教别人学习的方法。但是,作为一个老师来说,我们应该先去研究一些学习的方法,先研究一下,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好的学生,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中《师范生的第一变——变孙悟空》就是这样告诉我的。只有先知道怎样做一个好学生,才能培养出来许多好学生。可是为什么是变成孙悟空呢?文章中,陶行知先生指出,孙悟空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它是抱着一种目的去拜师的。这无形之中就是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一个好学生。

做一个好学生,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在老师的心目中,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好学生。杨校长就经常跟我们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先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目的,我们要根据他的目的,他的性格,来研究对他应该是采取怎样的措施。我们学校的很多老师老师,对于这点都把握得很好,值得我去学习,他们对于每一个学生都很细心,去研究他们的思想,不仅做他们的师长,更重要的是去做他们的朋友。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对学生爱护有加,他们的这些精神,值得我这个初生之犊好好学习。

陶行知先生的《师范生的第二变——变孩子》一文,正是告诉我,要想真正管理好一个班级,就要融入这个班集体,和每一个学生一样,知道学生在想什么,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就像于顺华老师那样,他所教的班级,三年来,没有一个学生掉队,没有一个学生离开。这样的老师,不正是和同学们融入一体,把每一个同学都当成是自己的朋友。记得有次改卷,正好和于老师一组,他一边改卷,一边还在想着该给学生讲些什么,还想着学了这么久了,考了这么久了,再给学生们做什么练习,他们只会更累更辛苦。他正是一个知道如何“变成孩子”的老师。

这个暑假,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就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徘徊,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一次思想的升华,他的思想,在我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将会是一份永远无法用尽的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应用文
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