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那尘封的梦想1000字

拾起那尘封的梦想

1000字 初二 议论文

翻开相片,一张照片从相片夹滑落,拾起后,半晌无语的沉默。

照片里是6岁时的我,坐在舅妈新买的钢琴旁,手按着琴键,骄傲地昂着头,眼中充斥着自信,还有点点在照片上依旧可以看到的光亮。现在的我是明白的,那光亮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叫做梦想,照片的背面是昔日我幼稚的铅笔字:我要当一名钢琴家。这行字还有昔日自己装着骄傲梦想的眼睛,忽然就像成熟的苹果掉在了柔软的土地上,触到了心中一个够遥远够温暖的地方。

曾经看见北京大学的照片,于是便梦想着在未名湖旁狠狠地学上四年;曾经读过《徐霞客游记》,便想着当一名行走在路上流浪的人;曾经看过一个芭蕾舞蹈者的表演,便梦想着也在舞台上成为翩翩的天鹅……

而今,眼中似乎再也冒不出那梦想的火花了。每天背着大大沉沉的书包,繁忙地穿梭在学校与家两点一线的直线上,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群来来往往,自己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如圆周率一般。并且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自己随大众的思想也偏执地认为梦想在现实中是孩子才有兴趣吹起的美丽的泡沫。自己吹不起,更吹不起来,想吹起注定不会成功。因为梦想太完美,而我们只是平凡而又现实的人。

所以总是在嘈杂的人群中,以守望者的姿态,看着那些在现实的海浪下被冲得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就这样,放弃了梦想却每天都在为成绩而奔忙,眼中已闪不出一点光亮。就这样狂奔着的成长,却在来路上丢了梦想。总是在听着成功人的故事,看着别人在梦想的康庄大道熙熙攘攘地走着,可是我却总不能如愿,真的是缺乏着一种勇气与坚持。

经常会问自己:“未来怎样?梦想在哪里?”可一直在逃避着这个问题,怕自己会失望,因为总给不了自己一个完美的答案,一想起来,就觉得四十岁才会明白。因为两千多年前有个姓孔的教书匠曰:“四十不惑”。眼中黯然无光。

却在很巧的现在,在不经意的滑落间,又翻出了儿时的相片。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那份纯粹的骄傲之中,那份满世界都充盈着自己一片片小小的梦想的飞絮中,心头忽然的有种尘封了很久的莫名的欣喜,很明亮很温暖。心中也陆陆续续地涌出一些不安分的念头,无关成绩,无关学校,无关夸奖。自己明白,这应该就是那些自由的梦想带来的梦想的张扬。

忽然明白了,发现自己放弃梦想只是因为总想去追求那份在梦想中才会拥有的子虚乌有的完美,而自己完不成那样得好,害怕失败,所以干脆丢掉。

闭上眼睛,思考着儿时那些梦想,也许是小孩子特有的单纯吧,从没想过去实现它。许下梦想,更多的是快乐,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翼。

睁开眼睛,开心的笑了笑,终于给了自己一个答案。真的,梦想不一定必须要实现,因为梦想和现实有着太大的距离。但行走在现实的路上,一定要怀揣着梦想,不要因为害怕什么,丢掉它。因为有梦想,就一定有希望。

我将会再次拾起梦想。

吐了一口气,阳光洒在身上,将那照片夹回相册里。

初二:岳晓晨

科学,无处不在

450字 五年级 叙事

学是什么?科学就是发达的科技;就是人类技术的结晶;就是人们每天的必用品;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电脑、电灯、电视、汽车,甚至是我们做饭时所用的电饭煲、电磁炉、微波炉等,没有一项不是智慧的结晶。

在我们农村,就在我爸爸小的时候,耕地时用的还是人拉犁,好的就是用畜力劳动。现在我们有了拖拉机,犁地时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

在古代的时候,人类记事时,用的还是如结绳记事一类的方法,后来发明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人们就用笔往纸上写字。那时候如果要和亲朋好友联系还要在纸上写,然后经过驿站十几日甚至几十日的传送,才能把信件传到对方的手里。现代的人们又发明了手机,不但可以打电话联系,而且还能将要说的话编辑为短信,瞬间就可传递给对方。如今,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离不开电脑。要是想给远方的亲人写信,就可以在电脑上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来传递,几秒钟对方就可收到。原来人们做饭时,使用的还是灶台,用柴禾来作燃料。现在科学家有研发出更好的灶具,如微波炉、电磁炉、液化气灶等。只需提前,把要做的食物放进去,然后设定好功能及时间,做好后还会自动保温。

以上这些实例,都可以证明:现代社会,科学无处不在。我坚信,我国的科学事业,一定能居世界之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议论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