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运转650字

时间在运转

650字 初三 书信

,于是,翻开封面。连续两张是浅咖啡色的皱纹纸,其中一页没有图文。可惜最后没有照应。目录的背景是简单几笔墨迹涂成的中国画。还不错,渐入散文的意境。

散文嘛,当然是要细细品读的。我带着一丝好奇心和虚伪的自信,翻到了第一篇散文的第一页。鲁迅的,《好的故事》。篇幅不长,大致的抓住几个词、几个字,我开始心理暗示,这对于我未必是个好的故事——它让我心慌,只因它静得出奇。强打精神看下去,这催眠散文似乎谕示着,鲁迅先生也是个唯美主义者?我不确定,但经不住要去猜想。

与他所在的“昏沉的夜”相比,我似乎已经在其“好的故事”范围内了,但只是精神上相似吧。我记得,曾经,我也有一个好的故事,在梦里——是一个黄昏,虽然是阴天,太阳没有赏脸(那不是更好?我又不喜欢太阳,呵呵),但我知道那就是黄昏。地面上都是沙子,或许我就是在沙漠里。十多米的距离,那里是一个湖泊,我最爱的深蓝色。而周围,望不到边的是光秃秃的小树苗的树干,黄色。当时只觉得很完美,现在看来是一种凄美了。

我还会期待更好的故事。因为,时间在运转。

一篇美文品完,大脑已经进入超负荷运转状态。继续下几篇散文,“品”已不是所谓的“品”了,我开始了正常人干的事儿,看书。

《乌篷船》和《故乡的野菜》,周作人著。因为人家好歹也是个作者,平和冲淡也就可以被当作特色。要细细地、静静地读才能读出味儿来。如此这般瞎来,待看完一篇文章的工夫过去,我都不知作了几个好的故事的梦了。这样的散文,也许更有药效。

十几年来,半途而废的事儿已经不少了,现在又添了一件——最终我还是没能品完这本散文,我也不清楚这里面是否有不类似于安眠药的散文。如果是两年前,我会觉得这只是因为这些名垂的作者们写得太高深了,所以看不懂。而现在不同,是心灵的成长,还是童年期到叛逆期的转变?

我还会期待更多的成长。因为,时间在运转。

村庄

8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它的名字不是贫穷,是朴实;它的格调不是乏味,是简洁;它的心灵不是没落,是温馨。几座稀稀落落的小房子,像一个婴儿伏在摇篮里,这,就是村庄,生我养我的地方。

湖波荡漾,波纹溢起我欢乐的歌声,在清澈的湖面上,荡起我的笑颜。一条小溪,贯彻了村庄,灌溉了我的心灵。水,清澈到透明,清澈到可以俯视到鱼儿的欢乐,可以窥视到虾儿的“钳子舞”。溪儿吟着一首潺潺的歌,越过山地,翻过丘陵,携着欢乐,带着美好,来到我的村落。

炊烟袅袅,弥漫在清晨的薄雾中,晶莹的露珠将花草冲洗得焕然一新。红色的砖房,绿色的草丛,橘色的朝阳,都沿着小路,一起延伸到村庄。篱落外,小路上,农民们三三两两,背起竹篓,扛起锄头,或一路山歌,或闲拉家常,迈向田野。油嫩的庄稼在微风中轻轻点头,优雅的野花翩翩起舞,一切的一切,都在昭示着美好。菜园里,菜农弯着腰在松土,蚯蚓探出头来,扭来扭去,仿佛在跳一种独特的舞。

孩童们都聚集在绿茵茵的草地上,跳皮筋,捉迷藏。一个孩子跌倒了,摔了一脸的泥,把所有的孩子都逗笑了,孩子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噘起小嘴,一脸的愠怒,仿佛真的生气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他们又嬉闹起来。灵动的笑声,像一阵灵动的乐符,在空中久久飞旋。直到正午,才在母亲千百次的呼唤中恋恋不舍的离开。村庄里的孩子,永远是那末的无忧,无虑,那么幸福。

像这些孩子们一样美丽,无论在树间,花丛,草地,还是屋顶,总有鸟儿的声音,叽叽喳喳,纵响交错,夹着歌声,呼唤声,谈论声,嘻嘻,还有斗嘴的声音。这些小家伙,顽皮得如此天真,可爱。我总想变成一只鸟儿,也能如此嬉戏。或许,我还可以展开有力的翅膀,悠然翱翔于天空,采一朵白云,撷一颗星辰,鸟瞰这美好的村落。

村庄,总有它说不出来的好,醉人的花香,迷人的芬芳,悠然的白云,浓密的绿荫,疏密有致的篱笆,所有美好的景致,都是我的心系之处。生活在这个桃源中,我是如此幸福。感谢这不繁华,但优美的村庄,从它的寂静中,我悟到了“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道理;感谢这不张扬,但谐美的村庄,从它的和谐中,我懂得了“以和为美”的法则。这村庄里的一切生灵,都是美好的,未被玷污的,这片心灵净土,是我生活的桃源,一生的桃源。

村庄,谐美,静谧;安闲,温馨。这里的人,景,物,如此和谐,互爱,美好,油然而生。

山东省莱州市仲院中学六年级二班初一:谭泽雅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书信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