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风景500字

我心中的风景

500字 初一 记叙文

也许那美丽的瞬间只能永远的与我们擦肩而过;也许漂亮的风景只能停留在相框之中;也许那人生精彩的一幕只能让它逝去。然而,在他们与你擦肩而过的同时,停留在相框的那刻和悄然逝去的瞬间,心——这颗无声的相机,将他们悄悄地拍下……

深夜,当我回家时,家里的那盏灯总是亮着的。

下了晚自习之后,天已完全黑下来,尽管学校到家只有不到四百米的距离,但有时仍会有几分胆小,这是因为回家的那条路很少有人经过,并且到了夜晚会显得格外的阴森。我独自一人走在阴森的小路上,忽然,一丝风吹了过来,吹响了路边的几个塑料袋,那声音足以把我吓死,我迅速得像家里跑。当我跑到楼下的时候,抬头望了望,发现家里的那盏灯亮着,我像被注射了镇定剂一般,霎时间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又一阵风吹过,塑料袋的声音又在我耳边响起,但我此时认为它只是几个塑料袋,并不是什么别的东西。是那盏灯让我不再恐惧,是那盏母亲为我点起的灯。

从此,每当放学后,我总是快速走到家楼下,抬头看到那盏灯,心里有种放松地感觉,那盏灯为我亮着,直到我走进家门。

家里的那盏灯消除了我心中的恐惧,回家的路上,我再也感觉不到害怕,因为,厨房里的那盏灯已永远在我的心中点亮,我感到了家的温暖,感到了母亲就在我的身边陪伴着我。

那盏灯,已成为了我心中的一道风景线。

文人与政治

800字 初三 散文

以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教育读书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于是大批文人趋向于考取功名,至于是否真的“兼济天下”,也真难说。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云:“君王枉把平陈乐,换的雷塘数亩田”政治家之言也。“长陵亦是闲丘陇,异日谁知与仲多?”诗人之言也。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诗人之眼,则通古今而观之。

政治家因为种种原因囿于政党立场、时势使然为了政治生涯的继续纵然博古通今也难免“顾全大局”。所谓“大局”为了统治阶级、所在朋党牟利的,也自然不在少数了。

说到文人,就不得不提文学。维特根斯坦说:“哲学是一种风度。”我以为,文学也是一种风度。更广义而言,是一种气象。这并不在于太白写了多少诗歌亦或退之写了什么篇章,更不在于作协领导高屋建瓴的指导与保证。而在于社会民生,在与老一辈人口耳相传中。而文人,也正是文学的传播者、发扬光大者。文学是文化的积淀,因为纯粹文人的不可行性,文化则成了更现实的点。

随性二字,在文人身上得到很大程度的一个体现。柳七可为众名姬春风而吊之,谓“上风流家”,陶潜可归隐南山东篱采菊自此不问世事纷扰。其实本质都是随性,饥则食思则歌,怡然自得,羽化而登仙。

在政治家身上体现更多的,李宗吾先生一言蔽之曰“厚黑”。所谓“厚”,即“面厚”,“黑”,即“心黑”。着实不契合随行一词。文人泼墨挥毫肆意不顾“乌台诗案”,政治家连喉舌都是机械麻木——为了权衡势力,为了争权夺利在政坛占据主导地位。文学只是他们手上的选票。

其实古往今来,文人与政治家的界限也日趋模糊,甚至聊胜于无。今天也不乏学者教授登上政治舞台,政治家写书传播所谓“正能量”。

更早的是在春秋,孔子提出“王道”的思想,尽管鲁迅先生认为中国从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王道,可是“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还是支配着控制着大批的中国文人。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入朝为官的学说更是深入人心,履被仿效。

做政治家搞朝政的文人可是多之又多,这非但没有为政治镀上一层浪漫主义的光晕,还拉低的文学的“格”。在当今物欲横流、波诡云涌的社会更是普遍存在。一个领导人,写了几句诗,变成了“著名文学家”连闲扯也都“寄寓着旷古忧思,抒发对光明未来的无限向往。”

可笑矣,亦可悲。在此,我谨呼吁文人专心治学,莫谈政治。让文学单纯一点,让文学不再政治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