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了故乡800字

遗失了故乡

800字 初三 书信

听人说,故乡的月儿最明亮。

深夜里,漫步于异国静寂的街上,风悄语,树悄语。

人们早已睡了。无论他们姓甚名谁,生于何时何地,经历过多少风浪惊涛,都已静静入睡。

他们的故乡在何方?此处?彼处?

月光是银色的。静静地、懒懒地铺散在身上、脸上。沐浴在那么超然的皎洁下,胸中便充满了一种空虚。有瞬刻,甚至忘了身在何处,只是如此强烈地感觉到一刹那间心上绽开了一朵平静之花,然而又有一缕茫然之情。

或许这支笔太笨拙了,勾勒不出那种感受。当你抬头望向那主宰黑夜的女神,那个闪亮的光体,与它正面相接的那一刻,你难道从来没有感到一丝“若有所感”?也许,是乡愁罢。

抬头见那一弯孤独悬挂于空中的银盘,会不会便想念起那遥远的故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千年前写下的诗句,如今仍是琅琅上口,早已耳熟能详。

月是故乡明?人,沉沉睡了。他们的故乡在何方?

他们是否也会觉得,海洋的那一边,月儿会更加明亮?

对大地一视同仁的月亮,千千万万年来一成不变地对红尘中的悲欢离合无动于衷。月儿,告诉我,为什么,你在故乡更明亮?

“影自娟娟魄自寒”这句话,好像在一本书上读过。月亮寒冷。月亮孤傲。因此,月儿无语。

我的一生,不过是十几年,平均地分配在两地之间。两种文化,两种教育,两种语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原有的记忆,失落点点滴滴,展望未来,却是一片迷茫。

原来的故乡,是一片片的残碎记忆拼凑起来的。这里一斑,那里一点,残缺不全的记忆,只能拼凑出一个残缺不全的故乡。何况,斗转星移,如今的故乡已似围着一帘薄雾,朦朦胧胧的,不再是我所认识的,孩提时代的故乡了。

这里,被称为“异国”,却有我适应的环境,有我熟悉的面孔,有我太多太多的记忆。

故乡的定义是什么?岂不就是使你怀念,使你缅怀的一片土地吗?

从小,爱国的情感就被一点一滴地灌输进我的潜意识中。一如我是中国人一样,不可辩驳。那里才是故乡!忠于她!一定要忠于她!尽管她的面目已经无可辨认,尽管那里仅仅剩下陌生的人,她仍然是故乡。

所以,今天,我才会困惑。何处是故乡?

我没有逃避,更不是崇洋。我只是想知道,那里并没有我所眷恋的往事与点点滴滴;而我却无法把同样的词语加诸于这片我熟悉的土地,因为潜意识不停地反抗,反抗……

迷失的我,何时遗失了故乡?月是故乡明。或许,有一天,我会寻回我的故乡。来日方长。

爆米花

600字 六年级 叙事

晚上我和爸爸正在路上往家走,突然听到一声“嘭”的巨响,我吓得赶紧捂着.耳朵,顺着发出巨响的地方望去,只见小区大门口围了好多人,哪儿还不时的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味......... 我赶紧跑过去,钻进人群看见一位黝黑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的老爷爷,头戴一顶旧毡帽坐在小凳子上。在他的身旁,停放着一辆平板车,车上有一个黑乎乎的,头小肚子大的像壶一样的东西,那上面还有一只像闹钟样的仪表,连着仪表的是个圆柄,那圆鼓鼓的肚子刚好放在一个小炉子上。此时老爷爷的左手正一圈一圈的摇着这个像壶一样的东西,右手也摇着另外一个圆盘。就这样随着老爷爷手的摇动,炉子的火焰像个调皮的孩子欢快地奔向那个黑乎乎的家伙。不一会儿老爷爷右手摇动的速度渐渐地慢了下来,然后放开手柄站起来,把那黑乎乎的家伙从架子上取下塞进准备好的袋子里。“不好,要炸了。”我连忙跑出去几米之外捂着耳朵,心里又充满好奇的伸头张望着。听得“嘭”的一声巨响,一阵烟雾腾起,一堆堆白花花的爆米花,透着一股香气出锅了。看着这令人垂诞欲滴、白花花的爆米花时,我禁不住跟爸爸说:“我们也爆一点米花吧”。爸爸听了连忙说“可以啊”于是我高兴地撒腿就往家跑,到了厨房舀了两茶杯米气喘吁吁的往炸爆米花的地方跑去。

在等待给我炸爆米花的时候,就听爸爸说:“我们那时候因为家里很穷,没有钱炸爆米花吃,只能看着别的小朋友炸的吃。实在很馋了就去捡蹦出来的爆米花吃。” 不一会爆米花炸好了,闻着香气扑鼻的米花味,我立即抓了一把给爸爸,让他尝尝看,是不是他们小时候吃到的那个味道。我自己也拿了一些放在嘴里品尝着。啊!好神奇的东西哦,这么不起眼的小家伙尽然能创造出这么美妙的食物。太棒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书信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