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桂平西山550字

游桂平西山

550字 五年级 叙事

2006年4月16日一早,我们一行10多人来到桂平西山旅游。

艳阳高照,风和日丽,一路轻车熟路,一个多小时我们就到了桂平西山脚下。刚进西山正门,只见人山人海,因为今天是国庆长假第三天嘛。沿着上山之路走了5、6分钟,在道路右旁有一块离地表只有一厘米,长约7米,宽约1米的大石头,中间被砍了一条宽只是3厘米而深不见底的小缝,传说是古代的一位大将军想试试他的一把长剑利不利就在这个大石头上用力一砍,才有这道缝的,因此而得名“试剑石”这简直是想大自然形成的,一点儿也不像是人用剑砍的。

离开试剑石往前走了200多级台阶,在道路的左旁就有一个拜

拜如来佛祖的小庙,那是供游客烧香拜佛的所在。

一进小庙大门,就有卖香的,再进小门,最里边就有一个用黄金镀成的如来佛祖祖像,佛像前有张大桌子,桌子上有点燃的蜡烛和求签筒等等的东西,再前面就是四个垫子,是供香客跪拜用的。为了求个平安,我也烧了香,插在了小庙中间的大炉子里。

接着我们爬了半个小时,道路的右旁有一个观景台,那里离地面大约有一千米,站在那儿举目远眺,整个桂平市尽收眼底,因为站得太高了,所以看得不太清楚,如果有望远镜就好了,天如我愿,张淑菲正好拿了望远镜就要借给我,我接过手中戴到了眼睛上,:“哇!桂平市比贵港还要大几倍呢。”再往下看整个西山,简直就是一幅墨绿的山水画。我非常惊讶,嘴巴张得可以塞进一个苹果那么大。

桂平西山真是太美了,我真为我国的大好河山感到自豪。

秋菊

700字 初一 状物

深秋时节,百花凋零,唯独菊花傲霜怒放,吐露芬芳,争奇斗艳。菊花她韵逸、缤纷,奔放于深秋孟冬,凌寒不凋。 我喜欢菊花,因为她朴素,有品位!她没有牡丹花那样娇贵,没有桃花那样鲜艳,没有茉莉那样芬芳!但她却又不同一般的品格:菊花与凌寒傲雪的梅花,清雅高洁的兰花,坚韧不拔的翠竹并称为花中四君子,菊花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记得15年的秋天,曾经在看守所看见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警察,他在监狱里亲手培育了10多个品种的菊花,在监狱的走廊门前放满了菊花,有紫、粉、黄、白多种颜色。一盆盆菊花,紫的像水晶,白的如莹雪,黄的似金子,恐怕画家也难以描绘出如此斑澜的色彩;这里是监狱,更是花的海洋,一朵朵五彩纷呈的菊花,在翠绿色叶子的映衬下愈发显得鲜艳。他是花匠,更是警察,那朵朵盛开的菊花,好比他曾经教诲过的罪犯。在他的帮教下,他们懂得了知错就改,重新做人。 我喜欢用脸贴近菊花,吻她的味,闻她的香,用手轻轻摸一摸,花瓣是那样光滑,花蕊又是那般柔润,我喜欢用心贴近菊花,赏她的形,她的色。您喝过京白菊吗?开水一冲,洁白的菊花就在开水中绽放,你看,洁白的小花中间是鹅黄的花芯,泡在透明的玻璃杯中,轻轻用手摇晃旋转起来,如同翩翩起舞的精灵,泯一口满嘴清香四溢,京白菊可是既可入药又可解渴的哦!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写下了菊的诗句:“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在。”晋代诗人陶渊明更是爱菊成癖:“秋菊有佳色”,“芳菊开林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爱菊、种菊、赏菊、吟菊和喻菊,一生传为佳话。唐代元稹的菊花诗中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玫瑰是为爱情美丽而开的,百合是为家庭团圆而开的,牡丹是为生活富贵而开的,而菊花它不畏寒风、散发着清淡高雅的幽香,为着自己的个性而开放,为人类精神而开放!

我喜欢菊花,因为她在万叶飘零之时,独领风骚,姹紫嫣红。 她的生长无需肥沃的土壤,她的开放不要人们的赞美,只有在萧瑟的深秋,才显得格外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叙事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