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忘那风中花开1200字以上

莫忘那风中花开

1200字以上 初二 叙事

微风吹起我的帽檐,吹乱了发丝轻挠我的脸,我乘着单车在故乡的林间小道上飞翔,徜徉的思绪贪婪地流连于那微风中,那记忆里,花香袭人。

任凭微风将自己的思绪从脑海中剥离,将我的思念带回了8岁那年的秋天。

那是个天高云淡的季节,远道而来的凉风从山谷的这头穿过那头,时不时带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和丝丝暗香。

“诶,你说到底行不行啊?好像蛮危险的。”同样是在这样一个地方,在多年前还是第一次骑单车的我,正惶惶不安地跨坐在在单车上,脚尖轻轻点地,身微微前倾,向身边那人质疑道。

“那有什么问题啊,骑单车还不容易吗?”这时在我身旁大放厥词的人就是比我还要小上两岁的表弟,只见他兴奋地瞪大了双眸,眉毛展成了得意的曲线,嘴角还噙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这个人小鬼大的家伙!我看了看他,无奈地笑了一笑,便开始了我的学“车”之旅。

我别扭地扳过车头,正当我还在烦恼该如何起步时,他便不耐烦似的,一边对我指手画脚,一边大叫起来。

只见他双手一伸,手作半握拳状前后不断摆动,然后他故作严肃地对我说:“你先蹬上去,然后脚像这个样子踩就可以了。”正说着,他还用力地踏了踏土地,语气严肃,样子却可爱憨厚极了。让我忍不住为表弟的痴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初次骑自行车的害羞与不安也消除了一些。

“嗯……别笑了啊,快进入状态啊。好,预备——”表弟不满地哼了几声,才终于别扭地拉下面来继续教学。

看他好似真的生气了,我也不逗他了,悄悄用袖口蹭了蹭手心渗出的汗,心中暗暗地想:表现好些,可不要在表弟面前丢面子。

“走嘞!”表弟措不及防在自行车背后推了一把,硬是把我连人带车退了好几米远。

那一刻,有一瞬间背后伸出一双翅膀,身体腾空而出的感觉。饶是我做了心理准备也肯定会被吓到,更别说是被他猛地这么一推。喉中挤出几声尖锐刺耳的嘶吼,我竟手忙脚乱,一脚踩空。

自行车厚实的轮胎摩擦着地面,强烈摆动的车头发出“咯吱咯吱”的呻吟,几近失控。尽管我尽力想将自行车行驶地更平稳一些,但是车还是行驶得东倒西歪。

这时,就是那一股幽幽清香,抚平了满头汗水的我紧皱的眉,亲吻了我灰扑扑的颊,卷起了草帽的帽檐和飞扬的发丝。心中波澜起伏的湖水渐渐平静下来,变得澄明通澈起来,车也越行远,越行越稳。

而表弟则一边怪腔怪调地哼着田园小曲,一边灵巧地踏着活泼的节拍,佯装悠然自得地跟在自行车后面慢跑,可惜断断续续的曲子和粗重的喘息声暴露了他。

那最初的青涩不安之感也逃得无影无踪,此时此刻头脑里也似乎灌满了风,突突地往外闯,景物不断倒退。渐渐地连那清脆的鸟鸣也听得不清晰了,只觉得如今的自己已变成一只自由的飞鸟,正无忧无虑地飞翔、穿梭。

“你还是没变啊,表姐。这样很危险的。”表弟不知从那儿窜了出来,揶揄地笑着。实话说,他一身白衬衫和牛仔裤的装扮,稚嫩的脸庞做这样的表情很不合适。

“有什么不好的,你还不是老样子,只不过速度快了不少嘛。”

看了看轻轻松松跟在单车的旁边的表弟,我不禁想起了表弟当年明明气喘吁吁却还要佯装悠闲地跟在单车的滑稽模样,想起了我们飞身扑向原野花丛中的快乐回忆。

想起了山脚下,老家门前开满的迷醉的天青色花朵,那就像是树林的天青色门帘;想起了“门帘”通往树林的狭窄小道,远远地便可以看到正在闪耀着碧绿色光芒的森林,那便是通往天堂的幽径;想起了林外遍野的桃树红了多少美人的如瓷面颊。

遍野的风就这样吹了起来,我和表弟都不进放开双臂迎接那山风。这山风是如此飘渺神秘,刚想拥抱住好好珍惜,就不见踪迹了。

那风中,花香四溢。于是,纯真的孩子在花香中睡去,而我始终梦着你的梦,那些醒来时就灰飞烟灭的绮丽。

就像我不再的童年,粉刷着放肆的梦想。莫忘那风中花香,就在这里,在这里曾经盛放出如昨的纯洁与美丽。

初二:肖诗涵

莫泊桑短篇小说读后感

1200字以上 初一 读后感

我的叔叔于勒》,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最著名的小说名篇之一。这篇文章主要通过“我”一家人在去哲赛尔岛途中,巧遇于勒经过,刻划了菲利普夫妇在发现富于勒变成穷于勒的时候的不同表现和心理,揭示并讽刺了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态情形。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的思考,在当今的社会里,这种以金钱和权力来衡量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现象太多了,单纯的去引导学生分析菲利普夫妇在于勒富的时候和穷的时候的不同表现和心理,学生是不是真的会那么容易的明白,或者是不是真的能够把学生引导到这篇文章的真正主题上来呢?因为现实生活中,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也就是增广贤文里所说的“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种思想和意识,在人们心目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菲利普夫妇的时候,就很难让学生真正的认识到本文的题旨。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特别注意强调于勒这一个人物形象在这篇小说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于勒这个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目的就是通过对《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真正的明白,一方面我们不能以金钱来衡量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另一方面,又让学生理解了造成于勒悲惨生活的某些个人的因素,以及于勒的生活悲剧带给我们的教育意义。这样,更有助于引导学生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 

《我的叔叔于勒》的这一个题目,好像在告诉我们,这篇小说主要写的人物应该是于勒,但是,在莫泊桑这篇小说中,对于于勒这一个人物形象的着墨并不多。于勒只是小说中的一个线索性人物。但是,值得强调的是,于勒其实也是这篇文章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正是本文中的这一个线索人物的遭遇和经历,才衬托出了菲利普夫妇的唯利是从,趋炎附势。也就是说,文章中的所有的人和事,都与这一个线索性人物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对于勒这一个人的进行深入的分析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于勒究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小说中用这样的一段文字来介绍了他,“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那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确实,这样的一个人,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无法得到家人和大家的同情的。这就有了大家所看到的于勒。于勒就是一个“行为不正,糟蹋钱”的“坏蛋”、“流氓”、“无赖”。那么,这种“行为不正,糟蹋钱”的“坏蛋”、“流氓”、“无赖”,是不值得我们同情的,我想不仅仅是在法国,就是在我们中国,这种行为也是极其不好的。于勒根本就没有顾及家庭和自己亲人的感受的利益,这时候,被菲利普夫妇和大家认为是一个“行为不正,糟蹋钱”的“坏蛋”、“流氓”、“无赖”,也是情理之中的。因为,于勒的这种行为,与我们传统一贯所主张的“节约”观念都是相违背的,都是让人痛恨的。 

于勒是生活在当时法社会底层的一个小人物,虽然年轻的时候的于勒“行为不正,糟蹋钱”,但是,老年的于勒,是一个可怜的人,他的“衣服褴褛”,脸“又老又脏,满脸皱纹”,还带着“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手也“满是皱纹”。于勒在美洲的生活,是艰辛的。常年在外的他,饱经生活的折磨,受尽了人世的苍伤,这是一个多么可怜的人啊。对这样的一个老人,这样可怜的一个老人,就是出于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出于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我们都应该去同情他,关心他,更何况他还是“自己”的亲人呢?正如“我心里默默念道”的,“‘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是从“我”幼小心灵里发出的对亲情的呼声,也是对菲利普夫妇的行为、心理和灵魂的一种强烈的讽刺。 

其实,造成于勒的生活悲剧,与于勒本人有着非常联系的关系。从小说的内容当中,我们还可以认识到,之所以在于勒被送往美洲之后,成了富翁,却又成为一个穷光蛋,“讨饭的”,一个靠卖牡蛎糊口的小贩,这与于勒在年轻时候养成的那种“行为不正,糟蹋钱”的不良习惯,应该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的。虽然莫泊桑没有讲到于勒为什么会变成穷光蛋,但是,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个在年轻的时候“行为不正,糟蹋钱”的“坏蛋”、“流氓”、“无赖”,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的习惯,再加上由于家庭的原因,于勒没有受到过及时的良好的教育,他的这种“行为不正,糟蹋钱”的习惯已经形成了,根本就是无法改变的。即使他成了富翁,有了很多的钱,可能由于他的这种“行为不正,糟蹋钱”的习惯,使得于勒又很快的变成一个大穷光蛋了。 

从于勒的身上,其实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很多的。这其中,我觉得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一个人从小应该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更不应该“行为不正,糟蹋钱”。这也是我们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时,教师应该着重指导学生理解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因而,我们在同情老年于勒,穷于勒的时候,也要注意分析年轻时候的于勒,指导学生想象和分析于勒变穷的原因,同时,我们更要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理解,年轻时候的于勒是不值得大家同情的。与此同时,大家更必须认识到,不能学习年轻时候于勒,使学生在将来的生活中,自觉的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叙事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