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800字

800字 初三 书信

斗转星移,花开花落,新中国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以它辽阔的疆域、悠久的历史,锦绣河山、灿烂文化和优良传统著称于世界,更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弹指一挥间,沧桑巨变,中国到处生机勃勃,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朱家村”的今昔就可以体现变化之大。“朱家村”的土地是贫瘠的白色盐碱地,人们辛勤的汗水总是结不出丰硕的果实。那干涸无滴的小河,那低矮而简陋的土层,那破烂不堪的门窗外胡乱地钉着一些七棱八角的玻璃块,层层叠叠让人不知有多少块。过去朱家村的村民大多是文盲,读完小学已经是“文化人”,更熬人的是男的到了婚龄找不上媳妇,女的不到婚龄就嫁到外村,因此,朱家村也叫“光棍坡”,穷得“丁丁当响”。如今得朱家村与以前真是天差地别,青堂瓦舍迎面而立,高压电线凌空而过。商店多起来了,原先得小摊小贩几乎被“挤”得站不住脚。空调、冰箱等各种家电琳琅满目,人们每次上街,回来总提着大包小包。商店多了,菜也鲜了,人们买东西也方便了,商店里的衣服,供应不断,大家也穿得更时尚了。人们的房屋宽了,两百平方米的住屋不再罕见。工厂星罗棋布,高楼大厦林立,高级公路纵横交错。独轮车不见了,路上行驶的是满载乘客和装满货物的客车、货车。在工厂里工作的小伙子和姑娘们,上下班的路上也骑上了摩托车。

为什么朱家村的变化这么大呢?全靠党的富民政策呀,是祖国的“共同富裕”造就了朱家村啊!朱家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是:按劳分配的劳动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资本分红。朱家村先富带后富,使朱家村一齐过上了小康生活,摆脱了“光棍坡”。就像朱家村村民说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朱家村今天的一切”。

在希望的土地上,灿烂的阳光下,老年人笑谈祖国巨变;中年人为美好的明天挥洒汗水;小孩子带着天真无邪的笑声过着他们的童年······这一切都汇成一首旋律动人的歌,永远歌颂着我们伟大的祖国!

乡关感慨

650字 初三 书信

三载远居异地,淡忘了旧日在故乡时的逍遥自在。也淡忘了旧时的“为赋新词强说愁”。不能淡忘,更无法摆脱的是思亲之情。

不但不能摆脱,而且与日俱增。然而千里迢迢,飞出去的鸟儿也有了自己的窝。于是,思忆带了梦的色彩,省亲之念也似梦一般的遥远。乃至梦成了真,人也喜的有些痴呆,不知是梦了还是真了。

在他乡,胡马秋肥,越菊秋黄,岂止赏心而已,直叫人魂魄跃然,奔驰于太空之下,彩霞之间。若再遇上漫山红枫,盈塘绿水,别说你只是微醺而已,你会醉上三天三夜的,可是我不会。

大自然里很多事情都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人的心情。清晨,凭栏远眺,是庄稼。我想用金黄的麦秸,织成摇篮,把我的灵魂和心,放在里面。装满纽扣的车轮,让时间托着去问候故乡。傍晚,当炊烟袅袅升起,那青烟上的乡愁,可在秦砖寒瓦唐诗宋词里殷红。黄昏,故乡邮来了半边月亮,我却用它作催眠,进入寂寞的梦乡。

朋友告诉我,我们可以在想象中完美,却必须在现实中深刻。我似乎也快意识到了。不知不觉,无声岁月流逝。蓦然,我们这些人发现,自己的生命与故乡的生命已变得难解难分。离她而去的,在异地风霜里,就不禁惦念着这地方曾有的护荫。曾记否故乡小城的夜景,最为耐人寻味。层层叠叠深深浅浅的闪烁,演绎成无数的层次感。我总爱半眯着眼睛看满城灯光,就如一幅迷锦乱绣。

小城人眼中没有花开花落,年年如此。今天赶得及,就傍在花前,拍个照,没空就作罢。伤春怀秋,多么陈旧的无聊。若有人问起,贵客的乡情在哪里?恐结在作家的生花之笔,在画家的丹青之影,在演员的一笑一颦,抑或在诗人的一唱一吟。

长叹一声,是感慨。凝望空旷,空旷上的苍天,是什么改变了?苍天无语,白云悠悠而去。见白云倏然千变,我悟及人间岂有永驻的快乐?不散的筵席?聚散去留,何人不是客?迟来的恍惚,门庭内是殷殷亲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书信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