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传递着650字

温暖的传递着

650字 六年级 叙事

我们的数学老师姓宋,是个男老师,高个子。但是,他最有趣的地方还是眼睛,因为他的眼睛永远是“一条线”。

他是新来的老师,以前一直是女老师教我们所以一直从心里无法接受他。因为这,他时常惹来一些不好听的话。最早是一些像“这老师真够可以的呀,闭着眼讲课,神功啊”之类的。后来由于时间的推移不好听的话在逐渐减少但是还是存在。

但是有一件事让我们变得格外的尊敬他佩服他了。

那天是星期四,他为了我们的学习在每周四另加了一节数学辅导课。可是那天他的嗓子不舒服,明显看出说话声音变小了,大概是天气突然变冷有点感冒吧。可是,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依然坚持着给我们上课,并且一节没有落(la),还另找了一节课给我们将昨天的考卷。这一天他一共上了六节课,(还有别的班的)每一节课他还是讲的像以前一样非常认真。上课时听到他咳嗽的声音,我们也为他有几分担心了老师还行吗?其实最让我们感动的地方还是他上课的时候一口水也没喝。

我们下课后还是像往常扎成一堆聊天,这次我们谈论的不是节日也不是新闻了,而是老师怎么样了。从那节课起,大家对老师的看法都变了,每一个人看他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感激与敬佩。结果第二天他病倒了班主任说:“你们宋老师发高烧了,来不了了”煞那间我感到了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对我们的爱。从那天起,每天都有几个人去办公室看看老师有没有来。在老师看来,我们就是从不懂事的小毛孩子变成了董事的大孩子了。其实这都是我们因该做的,只不过以前没做过罢了。

从这件事中我体会到了人间的真情,老师就是那个温暖的传送者只可惜我们不懂得怎样把温暖结果。我们不要抱怨身边的感动太少,爱太少。其实一个不起眼的小举动就能给别人带来一份爱的感觉,一个小细节就能给他人带来一份温暖的感受,让我们一起驾驶着我们的爱之船前进吧!

家的感觉

600字 高三 叙事

我们的民族真是一个感情的民族,何为家?且看“家”这个字,房子下面有豕,即猪,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一家人和和气气的住在一栋房子里,还养着满圈的肥猪,好一派温馨的“农家乐”。中国人该是最安土重迁的吧,因为有家,能遮蔽一切苦风愁雨,干吗还得四处奔波呢?

出门在外,几乎所有的宾馆都有这样一条标语:“宾至如归”,看多了不禁就多想,真的吗?仅那些叠得整整齐齐的床铺,冰冰冷不透一丝温情的被褥和一些貌似豪华的家具就可以让客人门有回家的感觉吗?恐怕不然。我们重视家,不仅因为它有我们从小就以熟悉的环境和一起生活的亲人,更重要的怕是心中那隐藏的依赖和无拘束的感觉吧。在外求学,假日到家如能看到自己想念已久的父母固然是好,但是在餐桌上那无拘束的畅谈,无压力的氛围才是真正的家的感觉。若有人认为有亲人的地方便是家,我恐怕不能赞成。不信你同父母一起住宾馆试试,我宁愿呆在自己乱乱的小窝里。

在我看来,“家”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结,在平常时无从察觉,到陌生处全涌上心头。家,故乡,是一个人一辈子无法消去的烙印。长大了,总要离家这时的家的感觉再不是妈妈不胜其烦的唠叨,而升华成一种记忆,一种气味,在他乡不如意时蒙上眼帘的一层雾。

“家”不仅仅是一幢房子,而变成了港湾。无助的时候心里牵念的不再是关乎前途、关乎生计的大问题,而是急急的想钻到家里的床上大哭一场。

可是说了这么多又何如呢?谁有能说得清道得明这家的感觉呢?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家在心里上的作用就如同起风时添的一件衣服,恰到好处,但有多暖也只有你知道。

我所体会的家的感觉无非是有暖有温馨有父母有亲人有快乐有包容有安定,如此而已。有家如此,夫复何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