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牵动我的情思700字

雨,牵动我的情思

700字 初一 散文

雨我将它视为神圣之物,它曾无数次牵动着我的情思,牵动我感情的神经,撩拨我刻骨铭心的记忆。

雨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拍打着窗户。泪眼朦胧的我呆呆地望着窗外,尽管一切已变模糊。对,窗外有我的爷爷,在雨季,他躺在了雨里。家中不时传出低低的抽泣声,每个人的心里都埋藏着一份沉重。

中午,太阳还悬在空中。不一会,天就阴下来了,慢慢地笼罩了整个大地,压抑感随之而来,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爷爷的病床边围满了人,眼中充满了无奈和忧伤。爷爷已经穿上了那些刺眼的东西,我看到这一切时真想爬上病床将它撕碎,但是妈妈紧紧地拉住了我,无论我如何挣脱,即使胳膊拧得酸痛,还是抽不出胳膊。就在我又一次尝试时,亲人的哭声响起来了。我还没抬头再看爷爷一眼,,就被婶婶推出了家门,站在门外,我听到了忙碌的声音,大伯们一会儿急匆匆地出来一会儿又进去,我在旁边焦急极了。

我知道,那声哭声的响起就暗示着爷爷生命的结束。此时,天空也可能为之动容,流下了眼泪。我独自一人躲到另一个家里,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哥哥姐姐们也回来了,我们都在这个家里,每个人的头都低着,抽噎声连续响着,与窗外的雨声夹杂在一起,不免有些凄凉。

家中的人渐渐多了,爷爷不见了,我四处寻找着,走出家门,灵棚下的一副棺材映入眼帘。在雨中,它静静地躺着。透过雨帘,那张照片中我的爷爷在看着我,那眼神,有股不可抗拒的力量,让我有股想要哭的冲动,我的心骤然紧缩,然后不禁慢慢泪盈于睫。在以后的几天里,天空仿佛还在感动,不给自己休息的时间。到了出殡的时候,雨停了,可能是天空不想让爷爷在泪水中离去吧。一路上,太阳跟着我们来到墓地。看着爷爷睡在了土地里,我们恋恋不舍地往回返了。刚走到家门口,它的泪又流了出来,对家乡人来说,这是吉祥的征兆。

从此以后,雨成了我心中的神圣之物,它在时时告诫着我:不要忘记,你的爷爷在看着你。

雨,牵动我的情思,给我以力量,我知道我能行!

中国手工技艺——蜡染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世界上哪种画是在布上画的呢?

世界上有哪种画是用刀画的呢?

世界上又有哪种画是颜料染后才有色彩的呢?

它就是苗族的蜡染。

有一次,我们一家去参观中国民族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多彩的蜡染画,这些布制的作品画得精致细腻,令我看得入神。这时导游告诉我,传说有一个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并不满足于衣服的单一色彩,总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来,但她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终日为此闷闷不乐。一天,姑娘又看着一簇簇一丛丛的鲜花久久发愣,办法没想出来却在沉思中昏昏入睡。朦胧中有一个衣着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带到了一个百花园中,园里有无数的奇花异草,蝶舞蜂忙。姑娘在花园中看呀看呀,看得入了迷,连蜜蜂爬满了她的衣裙也浑然不知。等她醒来一看,才知道刚才是睡着了,可是低头再看:花丛中的蜜蜂真的刚刚飞走,而且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蜜汁和蜂蜡,很不好看。她只好把衣裙拿到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覆盖掉蜡迹。染完之后,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当姑娘从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深蓝色的衣裙上被蜂蜡沾过的地方出现了美丽的白花!姑娘心头一动,立即找来蜂蜡,加热熬化后用树枝在白布上画出了蜡花图案,然后放到靛蓝染液中去染色,最后用沸水熔掉蜂蜡,布面上就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白花,染缸中居然染出了印花布,姑娘高兴地唱起了山歌。人们听到了姑娘的歌声,纷纷来到她家听她讲梦境里的百花园、观看她染出的花裙、学习她描花绘图的技艺,大家回到自己家里之后,照着姑娘教给的方法,也都染出了花样繁多的花布。从此,蜡染技术就在苗族及与之杂居的布依、瑶族等兄弟民族之间流传开来了。

听了导游的一番介绍,我对蜡染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仔细一看,这一幅幅蜡染作品描绘了苗族辛勤劳动、生产生活以及迁徙等场景。例如,有的描绘的是婀娜的女子在园中嬉戏蝴蝶;有的是健壮的男子在搬运沉甸甸的柴堆;有的展现了弹奏优美乐曲时的场景;有的是辛勤农耕中时的情形,有的则是苗族人特有的欢庆的节日……一幅幅作品都鲜活生动,图案丰富。画中人物的穿着打扮绚丽多彩、栩栩如生,以翠色欲滴的竹林和高大雄伟的名山大川为背景更使整个画面清新自然与苍劲古朴,整个画面的色彩搭配别具一格,使人得到了视觉上的享受……蜡染不仅图案丰富,而且风格迥异,有的背景中仿佛飘散着断断续续的游丝,有的像忽明忽暗的北极极光,有的则像在满天星斗的夜空中散落着几个朦胧的晶蓝光点,好似天神播撒下的幸福的种子。蜡染也给人一种莫名的神秘感,有的感觉像是繁华的闹市上那回荡在大街上的吆喝声,有的像是寂静的林子中传来一首悠悠的小曲,令人回味无穷……

这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幅就数着名蜡染作家洪福远了的《雄关铁骑》了。这幅画长250厘米,宽90厘米,画的是百万士兵在青山边奔腾的景象。被白皑皑的雪花覆盖的青山交错有序,山脉和山上的一个个长城垛子清晰可辨,边上还飞着白白的大雁,底下的一队队奔驰的士兵穿着既黑又重的盔甲,披着深蓝的战袍,拿着一杆闪着寒光的红缨枪,在深夜里显得格外耀眼。一匹匹骏马有的在疾速的飞奔,有的却闲庭信步似的拉着一个大轿子,有的则疲劳的躺在一边……远处似乎还笼罩着一层朦胧的白色薄雾,好像把战旗遮住了,令人产生颇多遐想……

这时,爸爸告诉我,蜡染是将白布平铺于案上,置蜡于小锅中,加温溶解为汁,用蜡刀蘸蜡汁绘于布上。一般不打样,只凭构思绘画,也不用直尺和圆规,所画的中行线、直线和方圆图形,折叠起来能吻合不差;所绘花鸟虫鱼,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绘成后,投入染缸渍染,染好捞出用清水煮沸,蜡溶化后即观出白色花纹。听爸爸说完,我不禁敬佩起中华人是多么有智慧啊!

蜡染仿佛一条纽带,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人联结起来,传承了中国独具匠心的手工技艺。

北大附小六年级:李睿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