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月思1200字以上

静月思

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从忙碌中抬起头,环视四周拼命奋战的同学,都是黑压压的脑袋埋在书堆里。我叹了口气,向窗外望去,昏黄的两点灯晕,浸染在黑漆漆的夜幕里,透过带着水气的玻璃模模糊糊的呈现在眼前。令我眼前一亮的是那黑色天鹅绒版的星空里悬着的月亮,略显清晰的轮廓,勾勒出臃肿的身躯,圆滚滚的样子。不明不安的淡黄色温暖着我的双眼,明亮着我的内心。

此时,有谁能够和我一样,抬眼望月,从繁忙中抽身,从疲倦中暂时放松自己的心情,用我们那庸俗的目光赏视一下这清明如水的月亮?不止一次,在放学的路上,看向天空不自觉的寻觅这轮金黄的明月,仿佛不必言明的秘密,只要向天空望,那远方一定会有淡雅的月亮同时与我对视。路上的街灯太昏暗太浮躁,一天的烟尘,一天的喧嚣让他们受尽了折磨,晚上通了电的他们只是机械的执行自己的使命,于是,没了动力的他们变得无精打采,有种让人昏昏欲睡的感染力,正如朱自清说的“如瞌睡人的眼”。而那天空中镶嵌的圆月如一束清爽的光亮,给人清晨太阳初照的明朗质感,那晕染出的淡黄让疲劳一天的大脑瞬间兴奋起来。不自觉的想:要是路边挂着一路的月亮该有多好!

现在的社会好似一个巨大的漩涡,把你的纯真,好奇与真切的渴望吸收的干干净净,吐出本不属于我们的功利心,占有欲。这是一个物质欲望大的惊人的掘金年代,精神的抒情方式正逐渐消失。我们不断用澎湃的激情创造着无尽的财富地位权利各种各样原本不存在的东西,以此来满足我们自己的私心,获得小的可怜的满足。虚荣总是充斥着我们的内心,而那些原本的天真的品性,对美的特殊敏感却被挤到了狭小的角落,在黑暗中覆盖了层层上了灰尘……在我们眼里,月亮不再是黑暗中的守望者,而只是一个连路灯都比不上的可有可无的装饰物;鸟儿清脆的啼鸣不再是绝妙的轻音乐,而只是让我们心烦意乱,恨得咬牙切齿的噪音;路边的行道树春天新生的叶子不再有绿的逼人眼的鲜亮,而只是成了具有吸烟滞尘作用的可怜机器。窗外这小小的月亮,正用那清凉的眼眸与我对视。月儿啊,若不抚平内心的忧虑烦躁,我有什么资格和你做着这样的交流?如何在一天疲惫之后和你相遇?是啊,可怜的人儿,没有平静恬淡的心境,这样无与伦比的美何时会进入你的视线?难道又会是作为一个有待开发的观光景点?

我向往这样一种感觉:躺在阳台上,月光毫无保留的倾泻下来,伸出双手,倾听月光在静脉中随着血液汩汩流淌的声响,这样一种神奇的物我交融的感觉。同样的场景不知千年前是否有发生,让千年以后的我坐着一种美丽的重复。我们都是自然绝妙的产物,于同一时刻在这里相会,以一种平等的身份相遇,不必用你那高贵的姿态指点月的矜持暗淡,只要怀着一颗欣赏感恩的心,享受她的光辉的沐浴,感恩她对你毫无保留的呈现。

月亮啊,你该见证了多少人的独特生命感受?李白举杯邀月吟诗对酌,东坡泛舟徘徊望月处于东山之上。月总是用亘古不变的豁达胸怀包容着人们的泪水,不解,愁苦与迷惑,却依旧以独特的清雅淡然无声的回答着人们的困惑,微笑看着一代又一代人们对月追思。月缺月圆,永无止境的循环往复,自然就是这样在无声无息中创造者无休止的惊奇与感动……我的人生还会有多少个这样的夜呢?与月相伴的寂寞,对月倾诉的孤独,在月亮面前我显得无比渺小,她那样圣洁的高高在上,用纯净的光辉沐浴着我的身体,毫无保留的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照亮我的心灵……

想着,脑中浮现出庄周的身影,为妻子的回归鼓盆而歌,因梦中的蝶而陷入深思。庄周,这位两千多年前的伟大哲人,如这明月一般,穿越千年的岁月,今日依旧明亮我心。月亮总是在世界沉静之后才悄然出现,透出一星一点的光芒,窥探这夜幕下的世界,隐去了白天的喧嚣浮躁,变多了几分睿智的光芒。庄子正如这样的人,淡泊名利,清静无为,逍遥自在,用自由的方式生活,一中超脱的态度面对。隐去了世人庸俗的习气,整个人便如皎皎月光般纯净了。“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参透生死,天人合一的达观,明月与我同在,天地与我共生,这种豪情岂不让人称羡?庄子,赤足而行的歌者,用心灵深处的旋律浸润着我们苍白的灵魂,在前年历史中留下最美的回响……

晚上,躺在床上,正巧看到斜挂在天边的月亮,依旧那么明亮。在人工灯火中显得那样精巧绝伦。关了灯,让月光尽情倾斜浮荡。心情变得似乎异常平静,就让我慵懒的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吧。闭上眼,希望梦中月亮依然与我如约相见……

静止·永恒

550字 初三 散文

一个老人站在船头,等待着某人;对着弯弯曲曲的河流,流向了某处;迎着夜半清凉的微风,吹袭着某物;许久,许久……

几滴眼角流下来的泪珠,几道月光残照在河面上的余光,几星老远另一艘船上的火光,亮了许久,许久……

没有事物愿意打乱这一切,或者说没有东西敢打乱这唯美的画面,于是,一切都在静止中缓缓的进行着,没有人知道下一秒钟会变成什么样子,因为很可能下一秒钟河水将不再流淌,月亮将不会发光,或者说,月亮本来就不会发光,而是不再帮忙传递太阳的光;实际上,每个人已经可以预料到下一秒的变化——没有变化。正因为他们不敢确定这种“实际上”,也就没有人敢去打乱这种静止,使得这出戏的主角也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一个“实际上”的消息

——河水不敢想象它不再流淌会怎么样,于是不停的流淌;微风不敢想象如果没有风会怎么样,于是不停的吹袭;老人不敢想象如果他为这种等待划上一个休止符会怎么样,于是也就不停的等待。

突然间,船头传来了什么声音——老人缓缓的过头——过身,一步一步往前挪动,仿佛想结束这种等待。河水的路好像被止住了,停了下来;风也没了,老人的头发不再被吹动。

老人若有所思,又紧皱双眉,再次过身,回到船头,一滴什么东西掉进水中——

一圈,两圈,三圈……水波荡漾开来,……三圈,两圈,一圈,水波又荡漾回来。水流了,风起了,一团乌云遮住了月亮。老远的船远了,更远了,小了,更小了;船上的火光也暗了,淡了,没了……

微风吹动河水,河水的波动是一道道愁伤的皱纹,只是这一刻老去了的不是这条河,而是依旧站在船头的那位老人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叙事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