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美丽的东西_650字650字

青春是美丽的东西_650字

650字 高三 议论文

“谁的青春比我狂”90后的人信奉自己的青春是疯狂的;“悲伤逆流成河”80后的人视青春是悲伤的涌动;70后的人却没有真正把握住青春的概念,在忙碌的工作中把自己遗忘。同样的东西何以如此的不同?难道是所谓的:我的青春,由我做主?

巴金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明白:青春是美丽的东西。在他27岁的时候,就写成了长篇小说——《家》。也许有人会不明白他何以这样说,不妨我们去《家》里做客一番。觉慧的凄惨爱情表证了这个孩子对青春的执着追求和对带有封建遗味的习俗的抵制;觉醒也不敢示弱的愿意和弟弟一起,用他们年轻的身躯撑起一个家来。对于他们,青春是美丽的东西。对于我们(读者)又做何感想呢?

就因为青春是美丽的东西,江姐、刘胡兰等女英雄才会站起来与反动势力叫嚣;就因为青春是美丽的东西,丘少云、黄继光等革命同志才会献身祖国;就因为青春是美丽的东西,我们80、90后的人才会把它演绎得如此精彩纷呈……

在青春这个清晰而又模糊的概念面前,或许我们也有过无数的幻想与期待。封建制度是青春的枷锁,在这个没有了封建制度的社会里,我们的青春又将何从何往?会不会在没有束缚的情况下,犹如脱缰之马?

站在青春的渡口上,我不由得对这些问题发生了莫可一致的狡辩。想想那些轻生的年青人,怎么就把生命看得如此的淡,怎么就把青春看得如此的煞人?而我们自己呢,我们的青春走向是怎样的,我们该以何种的心态来面对自己面前的青春问题?但愿答案就在我们大家的心里,清晰的存在着。

然而,无论我们的青春是多么的华丽,或者多么的悲伤,再或者是多么的阴暗。可我们都应该相信:青春是美丽的东西。

子贡赎奴

900字 高二

古自有云:“君子仁而爱人。”子贡一腔热情,慷慨赎奴,却遭老师劈头盖脸一记冷水。难道这自掏腰包不比冲着国家奖励来得纯粹而高尚吗?子贡免不了有些委屈。

子贡品格端正,用心良善,固然无有异议。圣人何以有不满?鲁“修文德以来民”,教化作用已颇见成效:我鲁国人岂可为人之奴!国家生生多了几分凝聚力,平添一分民族自豪的气魄。然,身为圣人弟子,子贡之为却止于“令国君颇为欣慰”,是“被教化”而非“教化”,生生差了一截。

何至言此?“失去教化作用”便在于此举“过于高尚”。善行总在那里——何必将它抬高到云端去,高到平凡人仰而不及?旁的人交口称赞;称赞之余,行善之心也与之渐远:“不愧是圣人弟子,我等不及!”令人平白起了“拿奖励赎人境界太低”的羞耻心,然而真要慷慨解囊,却无几人可以做到。由此,“至高之行善”与“干脆不行”之间,形成了一段触目惊心的空白——成百上千仍在异国他乡遭受奴役的鲁国人想道:“你不如不赎!倒是哪日顾得到我头上呢。”

孔子有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道者何可太过张扬,反而令“道”与民众失了亲近?道者,以仁罢了,为人罢了。居高声自远,何必藉秋风!“弘道而不弘人”意味着出发点的不同。是否想过,行善为何?为何行善?所为一切是化为了一张漂漂亮亮的皮罢?行事若无仔细考量,全凭“高尚的心”,只如向往英雄气概的垂髫小儿,用石头砸破了寡妇的窗,只好由成年人来买单。

梭罗对于行善亦有一番沉痛之言:“请去吧,去做好事。犹如太阳高举火焰辉映了月亮或一颗六等星后,便停下来,像好人罗宾汉一样,跑到每一座农舍的窗内向内窥视,让人发疯,让肉变味,使黑暗处得以清晰可辨,而不是稳定地增强他柔和的热能,施人以恩惠。”太过耀眼的光使人双目失明,其不过是包裹在堂皇的糖衣里更加噬人的黑暗。“我相信,行善至少可以让他们免于从事其他更不人道的业务。”然而,不经考虑的善行意义也仅止于此了:满足自身的“高尚欲”,免于更恶的。却无甚向前的追求。城市看起来欣欣向荣,温暖得很;这温暖终究又不知道消费到何人身上去。无怪孔子看不得子贡在赞美声中飘飘欲仙。

无心之善,倒不如不施为:智而能为者不受。无为者也消受不起。难得一心向善,要考量,要执其去更好的彼岸。行善之上,是为立善;立善之时,方有真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