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读书同行800字

与读书同行

800字 初三

习总书记在读书日说道:“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迪,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并倡导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而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处于知识增长的黄金时期,更应与书同行,追求智慧人生。

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人生活的范围是有限的,受着时间与空间的约束。就像一个再怎么热爱旅行的人,就算尽其一生,也总有到不了的地方。但当我们打开书,我们足不出户,也能领略大千世界的风采。翻开书本,“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让我们跨越时空,听到沙漠上阵阵清脆的驼铃声,感受到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兴盛;“阅尽繁华无限事,清江依旧绕长堤”让我们跨越国界,体验着异国的风情。读书让我们不受约束,随心所欲地在宇宙间遨游,所以,手捧书卷吧,去到我们想去的地方。

读书可以使人摆脱平庸。因为读书,吴下阿蒙才会被“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因为读书,上官文露从失败的事业与婚姻中走出,成为最火爆的说书人;因为读书,快递员雷海为褪去平庸,在诗词大会上绽放异彩;因为读书,习近平在演讲时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令人折服。试想,若没有读书,他们的人生还会这般精彩吗?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正如余秋雨曾写道的:阅读使人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那么,就让我们手捧书籍,构建精彩人生吧。

读书可以滋润我们的心田。一个有读书习惯的人,经过书籍日积月累的浸润,气质会变得高贵而不俗媚,性情逐渐变得细腻而平静,心灵因滋养而日益丰盈。这不正是古人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么?不也正是现代人所欠缺的吗?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人们的心灵日趋浮躁,生活仿佛只有眼前的苟且,但我们仍需要诗和远方去滋润我们的心灵。我们无法像顾少强那样说走就走,此时书籍不就是我们最容易达到的诗和远方么?所以,让我们手捧书籍吧,于书中寻找诗和远方,滋润心田。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生活没有阳光,鸟儿没有翅膀,生命中没有书籍,那么世界将不再美好……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手捧书籍,与读书同行,过智慧人生!

腹有诗书气自华

800字 初三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会给人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在阅读中充实自我、丰富自我。

你所读的书的厚度,等同于你人生的高度。喜爱读书,对我们大有裨益。从长远上看,阅读之于我们,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并使我们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一种气质,成功需要付出,这所需的毅力也是难以想象的。就短期而言,我们的阅读充满“目的性”。我们的阅读更多的是为了应试教育,是我们为了取得一定的成绩、完成一定的作业而主动或被动的进行的。或许有的人会因为这种阅读的出发点而否认它,但我认为,这样也很好,虽然这样的阅读“目的性”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使我们的大脑“装”进了更多东西。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管为何而阅读,多读书,多智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阅读都存在着差异,有的人喜欢内容多样的杂志,有的人则只爱大部头名著,有的人对报纸情有独钟……阅读虽分为若干种,但不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阅读好书、好文章都是我们所需坚守的一个原则。若是只对一些词藻绚丽、语句浮夸、总是在无病呻吟的书籍感兴趣,那将无法领略阅读的真正魅力,也无法从中提炼出精华,只能是一种纯粹的“耗时项目”,最终难有大成就。

在科技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智能产品的普及,读书也渐渐被人们所淡化、边缘化。有人说:“周迅离我们越来越近,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 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听周杰伦的人越来越多,听贝多芬的人越来越少……”在我看来, 这是社会的悲哀,也是文化的倒退,我们需重拾书籍,重回净土,重新找到那片宁静,在读书中使自己得到升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自身有思想,行为有修养,才可以在抬头时望见星空浩渺,在低头时脚踏实地,继续砥砺前行。

青春因阅读而不被辜负,人生因阅读而更加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