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者未必贤650字

善言者未必贤

650字 高三 议论文

庄子说:“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千年以前,庄子的醒世格言,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人们常喜欢把能言善道作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而我认为,善言者未必贤,不善言者未必不贤。 

现代社会,纷繁嘈杂,许多人怀抱着追名逐利的梦想而不懈奋斗,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他们惯用的技法便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他们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得领导心花怒放,捧得上级喜笑颜开,便打开了升官发财的大门。这样的人并不少见,而这样的“善言者”是“贤者”吗?显然不是,他们只是用他们的如簧巧舌来骗取更多的金钱,更高的地位,而这却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公正。由此可见,善言者未必贤。 

与此相反的是另一类人。他们如微尘般渺小、平凡,却让我们由衷地敬佩,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每一个默默奉献的人。他是清洁工,每天早起扫去尘埃,带来崭新的一天;他是看门的老大爷,每天深夜未眠,只为等你回来,为你开门……他们在我们身边,做着平凡的小事,不善言语,不事张扬,但他们的“贤”是从心底散发出来的。 

真正的贤者,应该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为他人造福的人,譬如大家熟知的北京掏粪工时传祥,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掏粪这样的小事,朴实无华,即使在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之后,也没有自吹自擂,夸夸其谈,而是坚持本分,始终如一,这样的“不善言者”难道“不贤”吗?答案显而易见,他们是大贤者,由此观之,不善言者未必不贤。 

关于贤者的判断标准,善言显然是不准确的。 

我认为,贤者,高尚的情操为第一要素,是否能言善辩并不是依据。 

溜须拍马,油嘴滑舌的善言者,是社会的渣滓;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奉献社会的人,才是社会的栋梁。 

千年前,庄子一句“人不以善言为贤”穿越千年时空,在今天仍值得我们深思,而我不得不感慨。 

善言者未必贤,不善言者未必不贤。 

善言还要善为

10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大凡做教师的,教学上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纵观教师撰写的学期教学计划、学期工作计划,理论上都是行得通的,实际的操作方法也多有可行之处。教师若是能够严格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去做,则必然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

然而事实上的情况却不尽然。教师们往往在制订计划后,应付了学校的常规性的检查,便将期初制订的计划束之高阁,行为上很自然地表现出经验性,即以惯性思维指导自己的工作,缺乏教学创新。事实上,如果对教师做个临时调查,能够找到自己学期工作计划的教师不会有几个,而对自己学期工作计划依然了熟于胸的怕就会是屈指可数了。当然,另一方面,学校在收取了教师的各类计划以后,能够认真审核并提供指导意见的也不多。这样,教师与学校有关领导部门都将计划当成了一种应付式的差使来做,只求形式上过得去,实际上有没有作用谁也不去关心。这样的事情多了,时间久了,便成了自然,后果应当是可怕的。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每一次的阶段性小结里,尤其是期中考试后,教师们“都能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认真反思,寻找相适应的应对策略”,有些教师甚至写出了相当规模的文字材料。这一点本来是好的,也是必要的。可是,写起来重要,行为上却不见动静。时间过得越久,则淡忘得越彻底。所有的计划、策略很快就抛却了,教学上又重复着经验性的东西。

这种情况由来已久。从经验上来讲,我个人相信,教师们的计划有很大的可行性,阶段性的反思与应对策略也具有针对性,因为大家都处于一线的岗位上。也就是说,当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时候,我们的教师,还是知道如何才能做好一个教师的,他们都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也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可是,心里明白却并不等于他就会照着去做。不去做,再好的东西也不会有什么意义。

人都是有惰性的。可是,做教师的,一旦犯起懒来,就做不得一个称职的教师。做好每一个教学细节,做好每一件事情,固然与能力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恐怕是为师的态度。做教师的,不仅要善言,更要注意善为。有一个什么计划,要认真去执行;有一个什么措施,要尽快去落实;有一个什么想法,要尽快形成文字,重视起来。不作为,光说是没有用的,因为这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善言还要善为,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精神振作起来,把搞好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当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提高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把学校的发展同个人的专业化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为教师服务的意识,从多方面进行指导,给教师多一些关怀和帮助。毕竟,学校教育不单是教师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