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800字

小手拉大手

800字 六年级 叙事

普通话是全过通用的语言,我的父母都会讲一口普通话,当然我也就更不差啦!但我的爷爷奶奶却不会讲。有一次,爷爷奶奶到海南岛出差,到了那里当地人讲话他们一句也听不懂,爷爷奶奶只好用“非常标准”的东台普通话跟那里人交流,可是人家也是一句没听懂,没办法,只有让导游做翻译了。爷爷奶奶回家后大发感慨,不会普通话出门太不方便了,决定学习普通话。可是爸爸妈妈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教他们,而我正好放暑假在家,这个重任就落到我身上了。

学普通话当然要从拼音学起啦。第一天上课,我像个小老师,拿出了我的拼音书,从字母教起,我读一个爷爷奶奶跟我读一个,可是他们的发音总是不准,不是这个字母牙齿漏风,就是那个字母舌头卷不起来,我的耐心都被他们磨光了,读不出来就教你们写吧。爷爷奶奶就跟我后面学写拼音,还别说写真能帮他们记忆,他们写的字母还都记住了。

可普通话是“说”出来的呀!不行,还是要让他们说,我改变了方案,在平时跟他们说话时用普通话交谈,有错误就及时纠正。爷爷奶奶对我的这个方案特别欢迎。可是要说得很正确还真不容易。就说爷爷吧,有一次,他把白(bái)读成了(bǎi),我纠正了许多遍,就是改不过来,我想了想,对老人不能用速成法,要用缓慢计,我便先让爷爷说东台话的“白”,声音往上扬的,再让他说普通话的“白”,慢慢地纠正,大概读了十几次,他终于可以读正确了。爷爷和我都开心地欢呼起来。可过了几天,我又来问爷爷时,他又忘了,看来我的教学不能一教就丢了,他们要每天练习,我天天检查。

爷爷在我的督促下进步很快,奶奶也不甘示弱,可她小时候家里穷读书少,让她发正确更困难了。你就说教奶奶说“缓慢”的“缓”我用了教爷爷的方法教奶奶,可是行不通,那可怎么办呢?我仔细观察终于发现奶奶为什么读不出来了,原来奶奶“缓(huǎn)”的(ān)发不出来,我教奶奶每天读(ān),渐渐地,奶奶的(ān)读起来了,缓自然也就发出来了。

经过我这个小老师的严格训练,爷爷奶奶能说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普通话了,我感到了特别的成就感。

水之异

650字 初二 写景

我一直欣赏两个地方的水,一个是故乡的流水,一个是江南的流水。

故乡的流水(准确来说是黄河),汹涌澎湃,惊涛拍岸。波浪带着冲劲,狠狠地拍击在悬崖上,发出令人心惊的轰鸣声,打一个回旋儿,继续以排山倒海之势向东冲去。水若小时,虽没有浊浪排空,万马奔腾的汹涌,也足以使人胆颤心悸。据故乡不远处的壶口,可以说是比我见到的任何一条瀑布都汹涌奔腾。暂且不说他那与众不同的色彩,单开那滔滔的黄河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猛跌深槽,如壶注水然。骇浪澎湃,云雾排空,其雄壮之势,无与伦比。严冬时,冰封河面,一望无际,时间在这里仿佛静止。但在冬末时,“轰”的一声,河水冲破坚冰的阻拦,死后着撞破冰封已久的河面,带着巨大的冰凌,一泻而下,顿时滔滔,凌汛咆哮,如雷灌耳。这气概,与《黄河大合唱》给人精神洗礼一样荡气回肠。

我欣赏黄河无与伦比的汹涌,但我更欣赏江南流水的温柔婉转。

江南的流水,碧绿而澄澈,回旋缠绕着你的梦境。那个雾气缭绕的地方,竹丝萦绕的城郭,温柔多情的水乡。那里的汩汩流水,静默优美,不言不语,却好象已将自己的思绪融进水中。当你低头倾听,便能听到一个满腹心事的女子在低吟浅唱,如扬琴丁丁冬冬的声音,楼外楼,山外山,楼山之外人未还。江南温柔的呵,凝重婉转的流水,四散在空中,凝结成天空的泪,那,便是雨。雨碎了,碎在流水里,碎在风景里,碎在女子的风华正茂里;雨醉了,醉在多情里,醉在温柔里,醉在河畔的飘逸清影里。我想,将来有一天。我一定要去江南,看那江南的柔水,看那江南的雨雾,看那四处飞散的杨花落满我的肩膀。

对于故乡的流水,对于江南的流水,我都有一种像是爱连般奇妙的感觉。但对于江南小河的这种感觉,随着年龄变化,愈加厚重

山西运城河津市河津实验中学初二:夏日稻草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