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与娱乐1000字

年味与娱乐

1000字 初一

每一次过年,都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无论游子身在何方,都会尽量赶回来过年,而无论天气有多冷,超市门前都会不停循环播放《恭喜发财》、《好运来》等令人听到耳朵起茧的歌曲。但说到底,这些歌还是能营造出一股浓浓的年味,因为一听到这歌,就知道要过年了。这便是过年时的一种普遍的娱乐了。

过年时还有种人人都爱看的娱乐——烟花,以前过年时是处处都能听见鞭炮声,可是今年绝大部分城市都禁止城区燃放烟花爆竹,大年三十的晚上确实清静了不少。尽管“爆竹声中一岁除”的画面不能重现,但是为了保护我们的蓝天而出一份力也是值得的。

爆竹是不能放了,可春晚这个娱乐节目还是雷打不动地准时出现在全国观众的面前。还记得小时候看春晚都带着一种虔诚,认认真真把春晚一字不落地看完,那时看一个节目妈妈就会点评几句,我就附和地点点头,我们围绕在烤火炉前说说笑笑。可到了现在,我更愿意拿着个手机,只看喜欢的小品,其它时间就去看手机了。没了爆竹,没了从前看春晚的感觉,三十的年味也跟着淡了。

除夕过后就是拜年的日子了,也就是走亲访友的日子,去拜年便免不了在主人家吃一顿饭,吃饭时男人们的娱乐便是喝酒划拳了。

在小时候的我看来,划拳是和剪刀石头布差不多的游戏,只不过参与者都一个个涨红了脸,划拳时的叫喊声也都是响彻云霄。有人输了后,那人大多会拿起杯子一饮而尽,如果喝得有点醉了,也要喝完那一杯再离开酒桌。他们划拳时说的土话我并听不懂,但当你融入到那种氛围中后,只要你能将拳的名称与手势对应准确,再加上一点酒量,便可以和他们去“竞技”了。

到了饭后,打牌似乎是家常便饭,打牌的人似乎提前约好了在谁家打牌,一句”一缺三”都可以迅速凑齐一桌人。尽管平时他们都说打牌不好,但到了过年总还是以缺人为名义玩上几盘。打牌总有输赢,赢钱的人很开心,就拿点零钱给小孩子们花;输钱的人就将输钱当作封红包来安慰自己,钱是输了,不过无伤大雅,下一场牌局还是接着来。

大人们有他们的娱乐,我们未成年人自然也有。小孩子们就在一起追打,或者是追着鸡到处跑,鸡扑腾得越厉害,他们叫得就越欢;我当然不会和他们“同流合污”,找个网络好的地方,拉上几个亲戚的孩子,就开始玩一个被广大家长痛恨的游戏——王者荣耀了,在游戏中互相协作,取得胜利,一扫之前的不快。

过年的娱乐多种多样,但都是为了增进彼此间的距离,让年过得更有趣,一句“新年好”便可以让人满脸笑容,这比任何娱乐都强。过年最重要的,还是亲人与亲情,这需要每一个人去珍惜。

年味

550字 初一

白驹过隙,除夕己悄然而至。

大年三十这天,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像只小懒猪,久久不肯起床。爸爸把我从暖暖的被窝里拉了出来,“贴春联喽!”“嘶啦”一声,旧春联被爸爸一下子撕掉了。我们分工完成“贴春联”这一重大工作,爸爸站在小板凳上按住春联,我将胶带一条一条地剪好,递给爸爸。看着门外崭新的春联,我不禁暗暗期待着新年的到来。

临近中午,我和爸妈出发往外婆家过年了。街道两旁的店铺都早早关门,店家都赶回家过年去了!路上行人不多,都急匆匆往家赶,但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赶到外婆家,我们一大家子就开始先祭拜祖先。我们一起在楼下的小院子摆放供果,香烛,此时,周围不少邻居也在祭拜祖先,四周弥漫着香火轻烟,耳边萦绕着的都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学着长辈烧香纸的样子,将纸轻折一下,将它重在燃烧的香纸堆上,火焰也由原来的星星之火逐渐变大,好像预示来年更加兴旺。祭拜完祖先,只见表弟点燃鞭炮,宣告祭拜仪式完成。于是,我们在这热闹的鞭炮声中开始要吃团年饭了。上楼回到饭桌上,早己摆满了美味佳肴,鸡鸭鱼肉统统被摇上餐桌,我情不自禁地咽了下口水。一家人不断举杯互相祝福!

深夜,人们开始走出房屋到街道上点燃爆竹,接连不断的烟花在空中绽放,我们等啊等,终于等到十二点,新年敲响钟声,新年到了,守岁成功。

有人说,年味在慢慢消散,越来越谈了,可我知道,不变的是亲人的爱,不因时间和地点,依然是那浓浓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