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而崛起读书——读《周恩来》有感700字

为中华而崛起读书——读《周恩来》有感

700字 六年级 应用文

谁不想成为英雄?谁不想探索英雄成长的奥秘?这是我们每个要求上进的青少年都向往的事情。因此,从小我就有一个英雄梦。

前几天,我又再次阅读了《名人故事》这本书。那已经是我第三次接触它了。虽然我并不是很喜欢保护书,但是对于这本书我总是爱不释手,而且保护得非常好。

这本书里有聪明的诸葛亮、伟大的数学家陈景润,“诗仙”李白,为民除害的林则徐,创造《本草纲目》的李时珍,思想家孔子、知错就改的列宁等等……但是最吸引我的,还要数《周恩来》这篇文章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出自少年周恩来之口。周恩来总理是我国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为了新中华也付出了毕生的所有精力。记得斯大林有一句名言:“伟大的毅力产生于伟大的目的”。没错,如果没有少年时代的这样一个宏伟理想,周总理怎么会为它而奋斗、努力呢?

人们常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是一旦读书做不了官,捞不到钱的话,那就无私利可图了,到了那时读书又有何用呢?只会被别人笑成“穷书生”!可是少年周恩来不是这么想。直到有一天,校长来问学生们学习的目的,有的同学回答:“为父母而读书。”有的同学回答:“为自己的前途而读书。”

可是周恩来却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11年10月10日,中华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孙中山领导武昌起义,建立了军政府,实行可共和制。辛亥革命的爆发,给周恩来和东关模范学校的师生们以极大的鼓舞。他找来了一把剪子,剪掉了象征奴役、屈辱的辫子,表示同反动的清朝政府决裂,于是就从那时起,一颗为中华崛起的种子开始在他幼小的心灵中萌发!

从此以后,周恩来总理就献身于革命事业,和无数的革命先烈一起在战场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此时此刻我想表达的只有对周恩来总理的无限敬佩和赞扬。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和他一样为中华革命奋斗的战士才会有了我们今天快乐、美好、幸福的生活!它是那样来之不易呀!我只惭愧没有好好的珍惜它!

冷与热

650字 高一 记叙文

硕果累累的秋天在几场雨的冲刷后愈显苍白。    

一场秋雨一场寒,怕是穿再厚的衣服也暖不了心吧。

无人休戚与共,冷暖自知。

她很孤独,这种孤独是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却不见另一只鸟的孤独。每当翅膀划过厚厚的云层。就发出了“咝咝”的响声,那声音很寂寞,刹那间穿透整个心脏。

家里穷,她知道。这让她在同学面前很自卑。她始终保持沉默着,阳光被她紧紧关在了门后。

偏偏考试一度失利。

那些天,她一直都很努力,晚上回宿舍总是拿手电学习到很晚。

一切却事与愿违。

烦恼、忧愁像一场来不及躲闪的暴雨,瞬间泼来将她的心淋湿。

她不敢告诉父母。她怕他们失望。

心负重了太多 ,一点点地沉下去,她感到自己要崩溃了 。

从此,教室前的阳台上多了一个“赏月人”,纵使“天阶夜色凉如水”,她也只是把所有的一切都放在了心里。缄默。

离放假的日子屈指可数,越近心就越痛。

一路的舟车劳顿,一路的颠簸,终于赶到了家中。

桌上的饭菜冒着热气,氤氲着。泪水模糊了双眼。

像漏了洞的水管,泪水从洞中喷涌而出,用手擦拭只是徒劳,而且会愈演愈烈。

这时,母亲走了过来,对她说:“抓紧吃饭吧,一会儿凉了。多大点事哭成这样?”恍惚间,她在饭菜氤氲的热气中,似乎看到了妈妈的轮廓,却又模糊不清。

印象中,妈妈是年轻的,美丽的,怎么额头上平添了皱纹呢?母亲似乎不那么注重打扮了。不对啊,妈妈是挺爱美的。

自己成长的印迹、纹理刻在了别人身上,真的挺残酷。

端起碗,边吃边流泪。

饭菜很香,夹着腾腾的热气一并穿过口腔到达胃里。

心似乎也暖了。

……

她默默地对自己说,我要做一个更好的自己。是的,我要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她在日记本中写道:“我心里所有的坚冰都在那小小的屋中,淡淡的话语和饭菜的香气中融化。那些热足以将我的一切烦恼消释。

硕果累累的秋天在几场雨的冲刷后陡然添了几分凉意,但空中太阳的暖却又包裹了这份冷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应用文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