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900字

一路走来

900字 高一 议论文

掐指一算,离家已约一年,来到石大已约一年……

说实话,我打心眼里喜欢我所生活的江南小城。在没来石大之前,我便早早地在那片我曾欢畅淋漓放肆过的土地上根植下我对于大学的种种臆想。

自幼,我便是个喜欢安定、惧怕奔波的人,虽对大学心有所往,然身体总归仍留在原处,不愿承受那没有必要的颠簸,费尽心思去贴近那心中所往之所。因为于我:大学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而非物化的高楼大院。

依稀记得,在小城生活的那些日子里,我总手捧一本书,坐在暖暖阳光下,安静地阅读。在这日复一日的不断阅读中,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蔡元培、胡适之、黄侃……渐次向我走来。虽说只能是以观众的身份,坐在台下静静旁观,永远不会有被镁光灯聚焦与大师共舞的可能,但我已然知足。在我这一次又一次的旁观中,我感受到了在现实中早已远去的魏晋风度,感受到了虽不遥远但已荡然无存的五四精神,感受到了在那个广开风气的年代,他们的大师气象,也感受到了存在于精神世界的大学。

陈寅恪曾送给清华学生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以示他们得天独厚的求学环境。我自谓难有他们的际遇,但一直以来,我对他们的羡慕都只是淡淡的。因为,我在石大的日子,也总能聆听到大师们的教诲……

在石大的这些日子里,梁任公先生教会了我要有“不惜以昨日之我,难今日之我”的决绝,李叔同先生教了会我要有“有才而性缓斯为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的和善,蔡元培先生教会了我要有“多歧为贵”的包容,黄侃教会了我要有“五十之前不著书”的厚积……

在此,一言两语,实难道明,只得管中窥豹,择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中的代表人物适之先生细说一二。

记得那是杨久香老师给我上的第一节《管理学》课。

在课上,她先是给我们介绍了一大堆《管理学》的经典书籍,其话音在那三教那小小的教室里可谓是此起彼落、经久不息。我在下面自是听得头晕目眩、不知所云,只顾着以“奋笔疾书”的状态先行记下。

终于,她停止了她的漫无边际的介绍。我们也都松了口气,等待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到来。谁知天不遂人愿,等来的竟是更为令人抑郁的“黑云压城城欲摧”。她慎重其事地指了指幻灯片,示意我们看。我将目光投去,只见幻灯片上一大串诸如:企业危机管理、通用与海尔文化战略研究、麦当劳与肯德基经营模式研究等一系列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课题依次登台亮相。其猥琐面孔,完全不亚于民国时期粉墨登场的政客丑陋姿态,直直地叫人生出厌恶来。老师不缓不慢地说到:“下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分组,并在规定时间内做成PPT,并当场讲解,完成课题。”

一路走来一路歌

900字 初二 记叙文

这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天完全黑了下来,路幽静得吓人。树枝上偶尔一声猫头鹰的悲啼,或斑鸠的一翅“扑棱”,都会让人毛骨悚然。中午我和爸爸赌气没有吃饭,他那凶神恶煞的面孔让我对这个家失去了兴趣,于是我想到了离家出走,气冲冲地离开了这个让人生厌的家。究竟要去哪里,我自己心中也没有目标。

远处投来一束灯光让我警觉起来,我想起了小说和电视剧里的恶人抢劫,毕竟我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女生,于是躲在路旁的树后悄悄地观察起来。一个老大爷拖着一辆车慢慢地走来,前面一位老太婆用手电给他照路。我这才放心地走了出去,却把他们吓了一大跳,原来他们是在前面的集镇上卖完烤红薯回家的。老太婆见只有我一个人,她攥紧我的手生怕我逃跑了似的询问情况。我如实地回答了她的提问,她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从灶膛里拿出了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塞到我手中。我推辞不要,其实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只是口袋里没有钱的一句托词而已。

“小姑娘,吃吧,想必你也饿了,这红薯是送给你的,不要钱!”老大爷温和地说。“谢谢了!”我话没说完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他们见我吃得“吧嗒吧嗒”作响一副馋相,老两口于是笑了起来。我一边舔着手指上沾着的薯泥,一边不停地道谢,这时老太婆发话了:“你吃了我一个红薯就千恩万谢,那你的父母养育你十多年,你该吃了他们多少粮食,怎么就为一句不中听的话就离家出走,你觉得这应该吗?”我愣住了,痴痴地望着老太婆,咀嚼着这简单而富有力度的话语,刚刚还愤愤不平的心霎时变得内疚起来,我无言以对,只是低下了尚存余怒的头。

“小姑娘,回家吧,你爸妈肯定会着急的,说不定他们在四处寻你。”老大爷劝慰我说。“我们同走一段吧,等会我们到家后再送你一程。”老太婆拉着我的手往回走。

夜更深了,我帮老大爷推着车子往回走,寒风迎面吹来,也没有那么刺骨。猫头鹰偶尔的一声啼叫也不再那么悲凉,斑鸠的“扑棱”也仿佛是在用暖翅给它的孩子遮挡风寒。我聆听着车轱辘的动声,它和北风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好像奏响了一首回家的进行曲。

“小翠!小翠——”(化名),前面传来了熟悉的呼喊声,我知道那是爸爸妈妈撕心裂肺呼唤。滚烫的泪水抑制不住从眼眶中涌了出来,情不自禁地大声回应:“我在这——”

“我在这——”我和老大爷、老太婆齐声回应。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这冬夜幽深的小路呀,它留下了我美丽的记忆,留下了我深深的成长足迹!

满分理由:这是一首对父母的理解之歌,也是一首人生的成长之歌。我们不少中学生对父母的苦心教育不甚理解,离家出走屡见不鲜。考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通过“老太婆”一句“简单而富有力度”的话语的教育,她终于醒悟了,长大了。文章极有真情实感。

这篇考场作文评为满分具备以下理由:(一)、行文线索明晰:“离家走在小路上——小路上的劝说与醒悟——回家走在小路上”,能让人一目了然。(二)、表达方式丰富,特别是在描写方面更为突出。语言描写或哲理深刻,或情感真切;心理描写细微传神;景物描写能恰到好处地烘托人物的心情,开篇和结尾处能两相照应。(三)、结尾点题,结尾句深化文章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议论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