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竹林650字

乡间竹林

650字 四年级

乡下人家,没有城市里的大房子,没有商场;也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比城市,多了一份恬静。那宽阔的畦田,清清的河水,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你。而我最向往的,确实那片青绿的竹林。

清晨,宿雾未散,那一支竹,在薄雾的笼罩下,轻轻摇摆,一眼望去,不知是竹在雾下,还是雾在竹下。它们高矮不一,有的有两层楼那么高,有的却只有两三米高。它们在微风下,轻轻摇曳着它们的身姿,全部呈下垂状,青的叶,细细长长的,纹路分明,均匀地分布在竹竿上,他们互相碰撞,发出“悉悉索索”的声音。绿的竿,却又异常挺拔,有的碗口粗细,粗壮极了。有的只有拳头大小,却也别有风趣。它们迎着清晨的朝阳,充满活力地迎接新的一天。

正午,火辣辣的太阳炭烧着地面,一束束金黄的阳光照耀在竹叶上,竹叶虽不密,却也不少,它们,在上空组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在这里,空气都仿佛静了下来,炎热在这里一去不复返。四周安静极了,只能听见几声似有似无的鸟鸣。上空虽无一点空隙,但地面却宽敞极了。你若在这儿躺一会儿,便可以感受到几分乡间的悠然自得与安闲。在这里,你可以与虫为友,以鸟为伴,静心体验大自然的曼妙。若是你在这儿睡着了,也没关系,秋天的落叶还未被吸收,变成了天然的垫被。

傍晚,是乡下人最空闲的时候,晚霞,也如约而至:它们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争先恐后地涌了出来。它们一片火红,好似要把整个天空染上色彩。这一刻,竹林是最辉煌的,他们迎着向晚的微风,披上了云彩霞衣,威风极了。从远处看,还以为着火了呢!它们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大放异彩,给人们送去了无穷的快乐!

乡间的竹林,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独一无二的。

重读长辈这部书

700字 初三

那天,我在奶奶家翻箱倒柜,无意间发现几张小纸片从一本旧书中跳了出来。我捡起纸片看了看上面的字,竟是二十多年前的火车票。票面已风华得厉害,只能隐约辨认几个字。

这是几张绍兴与沈阳间的火车票。看时间,应该是爸爸大学时用过的。我查了一下,大约两千公里的路程。而这一段路程,却要花费30个小时:从第一天下午五点出发,直到第三天早晨才能到达。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已经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但是因为文革破坏等原因,科技水平仍落后于发达国家。没有动车高铁,飞机也不普及,长途出行只有坐K字头列车,在永不停息的哐当声中,颠簸几十个小时。

每列火车一定满满当当,还有一些没票的人企图挤上去。只有几扇永远开不全的窗子和快要罢工的风扇,车厢里的条件可想而知。饭菜的香味被汗味搅得令人作呕,各种嘈杂的声音混在一起,面对面也听不清对方说话。各种各样的人和箱子挤在一起,难以动弹。

每次在狭小的火车上,爸爸都会紧握着火车票,等待列车员走近,而那一张张出站后就无用的火车票却保存下来,成为时代的印记。

而忆苦思甜,放眼今朝,各种各样的高速工具已被研发出来,三十多小时的路程也缩短到十分之一,飞机、高铁上通风通光,作文宽敞,那些K字头列车乘客已越来越少,我们不再闻到怪味,不再听见杂音,阅读着座位后的报刊,头顶上的空调随时可以调温,工作人员也会提供服务。但是,即使条件大大变好,曾经长辈们那种为了求学、工作而忍受冗长旅程的吃苦精神却不应该被忘却。

那些小小的火车票与用过这车票的长辈们,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为了将来的成功,现在吃点苦又算什么呢?

重读长辈这部书,可以读出坚忍不拔的吃苦精神,可以读出为梦想努力的拼搏精神,可以读出无所畏惧的大无畏精神。重读长辈这部书,我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