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记忆中的微笑1200字

留在记忆中的微笑

1200字 初一 记叙文

我至今都记得我的一位老师的一抹微笑。

那年九月,我来到了幼儿园,迎接我的老师是一位三十几岁的女老师。刚见面老师就要求我从1数到50,我不禁暗喜:在家里,妈妈早就训练过我了,我能从1数到100。面对老师那期待的笑容,我一口气从1数到了50。老师开心的笑了,在我的名字后面打了一个大又红的五角星。我十分激动,心里暗自在猜这五角星的含义。

正式开学了,我兴冲冲的跑进教室,有四十多个新面孔朝着我笑,我将目光移向老师,老师和蔼的对我笑了笑,我顿时心里开了花。当我看见老师用对我的笑容同样对其他孩子时,我嫉妒了,拼命的要找出与他们的不同点。我因此而联想到那红五角星来,我想:这就是不同点吧,我有五角星,而他们却没有。为了证实这件事,我一下课就跑到老师那儿问:“老师,是不是最聪明的小孩才得到五角星?”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噢!我是最聪明的!”我高兴的跳起来,回到教室后,快乐一直弥漫在我的旁边。我是最聪明的,将来我一定还是最聪明的,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直到我将要升小学时,我才发现我错了。

那一天,是我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天。我早早的便来到了学校,趁老师还在门口接学生,我悄悄走进了老师的办公室,蹑手蹑脚的将我做的卡片放在老师桌上。就在我放卡片的时候,无意中我看见了老师的花名册。我小心翼翼地翻开它,惊讶的发现:每一位小朋友的名字后面都有一个五角星,并且也是又大又红的,我伤心的跑了出去。我默默地走进教室,上课铃响了,老师迈着欢快的步伐走进了教室,“上课!”老师说道。可身为班长的我却没有喊起立,而是一直在想那件事。老师又喊了一次,可我还没有反应。老师喊道:“陈一泠同学,请你起立。”我这才回过神来,站了起来。“今天怎么回事?既然状态不佳,那么就请先站一会儿吧!”老师和蔼地说。我看了看老师,突然那本花名册出现在我脑海中,我按捺不住了,我抬起脸,硬邦邦地说:“请问老师,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老师一怔,随后说:“有!那就是如果你不能接受,请你下课后到我办公室去交流。”“这最后一天的课,我不上了!”我不假思索的推门而去……坐在学校的花坛边,我泪如雨下,难道我不是最聪明的吗?那老师为什么选我做班长?那为什么老师对我的提问笑着点点头?她为什么今天如此对我不客气?过了几分钟,老师来到我身边,她拉着我的手,一边给我擦眼泪,一边笑着说:“怎么啦?有什么委屈说给老师听听?”在老师的安慰下,我渐渐地平复了心情,老师的一番话让我明白:老师对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她几乎对每个孩子都说过:“你是最棒的”或“你是最聪明的”的话。我恍然大悟:多么美丽的谎言啊,老师将它用来培养我们的心灵,使我们面对未来充满自信,面对困难学会战胜。多么用心良苦的老师啊,我不禁为自己莫名奇妙的嫉妒和冲动而后悔不已。

只剩下最后一堂课了。我悄悄的进入教室,心里是一片波动不止的湖。老师来了,她走进教室,环视了一圈后,目光落在我的脸上,就在那一刻---我们的目光匆匆相对的那一刻,我看见了她嘴角上那一丝笑容,这次我明白了,这一笑容是真正只属于我一个人的。

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老师那仁爱、宽厚、包容、鼓励的微笑。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美丽的微笑,那一抹微笑如烙印一样,永远地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当中

留在记忆深处的

1200字 初二 记叙文

我在很小的时候,随外婆在老家住过一段时间。老家是一个很偏僻的小山村,方圆数十里零零落落的住着几十户人家,彼此很少往来,各家兀自在自己的土地上默默耕耘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老家的隔壁的人家姓王,就一个老头儿,家中儿女逢年过节也很少回来。外婆让我不要理那老头——因为外婆曾经为了修禾坪的事跟他打了一架。外婆还模仿了一些不堪人耳的词句,旨在表现那老头如何如何可恶,我便真的不理他了。

但矛盾归矛盾,路还是要走的,因为我每天都得穿过他家门前的那块曾经招惹过是非的禾坪,到远一点的地方去玩耍。但介于奶奶郑重其事的告戒,我必得将一张小脸高傲的歪着,表明我绝对不看你王家一眼,绝对在生着你家的气。可一双眼睛总是斜斜的睨着他家的那个水泥禾坪,在当时这可是件稀罕物。那老头则总是笑眯眯的坐在屋子的门槛上,抱着双手、抑或轻轻地哼着歌;抑或若有所思地望着远方。有时,我也回偷偷地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哪有什么东西,一朵白云、一片落霞已算是很好的风景。

就这样,一个老头、一条小路、一块惹尽是非的禾坪,拌着我走过了记忆里的大半段日子,而另一半则被另一种东西占据着。

那是一个下着小雨的黄昏,急着跑回家的我跌倒了,让石头在鼻梁上划了一道深深的口子。等我连滚带爬地爬回了家,却又撞见一扇紧锁的大门——平常足不出户的外婆此时竟不知到哪里去了。血不停地流着,一阵阵的眩晕向我袭来。“我会死了吧?”我幼稚的脑袋里浮出了一个可怕的念头,“死吧、死吧,死了就好了……”

我像一只迷路的羔羊,漫无目的在瓢泼似的大雨中游走,不知不觉又走到了那块招惹是非的禾坪前。隔壁的老人如往常一样,仍然目不睛地望着远方,嘴角挂着一丝享受的微笑。渴望得到帮助的我可怜巴巴地盯着他,而他却视而不见,泥塑般坐在那儿,直勾勾地看着远方。他莫不是在暗示什么吧?我连忙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视野尽头出现了一只小鸟,一只在雨中艰难飞行着的小鸟。雨那么大,无情地击打着它的身体,它那么一刹小,有几次在几乎要坠下来。然而,它却始终顽强地飞着,一点一点地、虽然很慢,但它却仍在飞。仿佛一刹那间我明白了。不知从哪又找回了信心,我高呼一声“谢谢”便跑着寻找外婆去了。

我想说,王伯伯那坚定自若而又静如止水的目光无时无刻不在激励我前进。在我哭泣时、那目光陪我流泪;在我动摇时、那目光鞭策我前进,我可以对不起自己,可不能对不起那令人振奋的目光!

前几年,我又回了一次老家,听说王伯伯仍健康的活着。我很高兴,放下行李就直奔他家。其时已入夜,屋内却不见灯光,我想他也许出去了,碰运气的唤了一声,竟有人开门!

“王伯伯,怎么不点灯呀?”

“唉,一个瞎子要灯干什么?”

“啊!什么时候?”

“唉,老早、老早,十几年前为了一块禾坪给闹的……”

想不到,也不敢想象,那十几年一直激励着我的原本不是目光!

我记忆深处的童年就给这样一些故事占去了:一块禾坪、一个老人、一只努力飞行的小鸟和一束本不是目光的“目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