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趣事800字

乡村趣事

8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星期六,我们到奶奶家去体验乡村生活。坐车大约一个小时就到了,但是下车后我们还要走小路。走在小路上,微风拂面,我们一路欣赏着眼前的美景。田野间,金黄色的油菜花真是可爱。路边,是一些小巧玲珑的小野花倒映在溪水中。树也长出了翠绿色的嫩芽。天空中,不时传来几声鸟叫声,仿佛是为我们报春来的。山坡间,百花齐放,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姑娘,有的像一盏小灯,有的含苞待放,好像恨不得立马看看大自然的春光,眼前一片春意盎然,好一幅自然优美的田园风景画!

大约行了二十分钟就到我奶奶家了。你可不要小瞧这里,这山坡上都是我奶奶家的果树,有柚子树、橘子树、樱桃树、枇杷树等,可多了!这些树也是爷爷奶奶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啊!

到奶奶家了,我休息了一会儿,我和姐姐准备把门前那株红玫瑰围起来,可是需要竹子啊,看来我们要去砍竹子了。

在山坡后面有一片竹林,绿茵茵的,这可是城里见不到的。我们选来选去,这棵太细了不行,那棵粗一点可是太短了,最后我们选中了一棵不高不低、不粗不细的竹子。我们把竹子压下来,姐姐站在一块石头上用力地砍,我在下面使劲地压,希望竹子快断。突然,姐姐没踩稳一下子摔了下来,把我也摔在地上,幸好是泥土不是水泥。我和姐姐爬起来继续砍。不知砍了多久,我们累得腿脚发麻、精疲力竭准备休息一下,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竹子断了,我们又重重地摔在地上!这次可没上次轻松,姐姐差点滚倒坡下了,我才最惨,我摔下去不说,竹子还重重地打在我身上,竹叶扫在我脸上痒痒的,我在那里躺了好久,直到姐姐把竹子搬开扶我起来。因为事情还没干完,我们将叶子和枝条全部去除后,把竹子劈成两半。我们在场地上一边唱着歌一边劈竹子。姐姐劈一半我劈一半。不料,一不留神我的手被划破了,不管了继续,终于劈完了。我们帮玫瑰围上了篱笆,看着玫瑰,再累也无所谓了,我心里真高兴。

这天,我不仅看到了美丽的春光,还体验了农村活动,真是太好玩了!乡村里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有美丽的大自然风景,乡村也到处是乐趣,到处是欢乐。这里没有汽笛声,没有人们的喧闹声,只有小溪流水声,鸟儿喳喳声,这里才是人间天堂。同时,我也知道了我们不要瞧不起农村人,如果没有他们,或许我们就没有粮食,因为他们,才会有如此美丽的人间天堂!(袁老师)

乡村逸事

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在那文革十年动乱刚开始的时候,李时景出生在一个那时还算是僻静的小乡村。他是作为家里的长子出世的,他上有一个大姐,后来父母又连着给他生了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作为农村家庭里的长子,并非像在大富人家那样是受到四方的宠爱,而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所以在李时景还不大时便随着他父亲去干农活,为父亲干农活时送去午饭。就李时景的名字说,按排辈,他该排到这个“时”字。而本来他爸是要给他取一个锦绣前程的“锦”字,不料阴差阳错最终户口上的名字是“李时景”。而作为家里的长子,本来子承父业,他是一定要一辈子种田的。

只是李时景有一个爷爷,他爸的这几亩田也是他爷爷给的。他爷爷并非种田,而是一个远近驰名的雕刻师傅。在这一带,或者说是在中国的大多数地方,大多数人都是信佛的,所以也产生了一种宗教的产业链。比如实在活不下去了,大多数识字的穷人就会去当和尚。而为了更多的人捐献香火钱,除了和尚自己要苦练“武功”外,也要把各种法器准备齐全了。尤其要把寺庙搞得富丽堂皇,这就需要精美的佛像和一些木制的装饰品。李时景爷爷以前也给大户人家做有装饰的桌椅之类,不过到后来多接的是城里一些比较大的寺庙的生意。富了以后,按着传统的观念,要有几亩田才能安身立命,田租收入也是最稳定的,李时景爷爷便买了几亩田。后来新中国土地改革,他爷爷只好把给别人种的田收回来给自己家人种,好在虽然自己大儿子早年夭折,二儿子已经成年,便把这田给了他种,而这老二正是李时景的父亲。

当时李时景爷爷只把这手艺传给了他的最小的儿子,他比李时景他爸要少了十来岁。李时景十三四岁时,在农村已经是需要准备干重活了。当时他爸已经久被一种疾病困扰,虽然勉强着还能下地,但明显是已经不行了,亲戚朋友都看在了眼里,只是不说,说是在静静的等他死也不为过。而这时一直憋着气的母亲也逐渐不理家务,说是要投身佛门。这李时景他妈本来家里比这个家要富裕些,她父亲本也做些小生意。后来她父亲认识了李时景爷爷。当时李时景外公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怕无人养老送终,所以就委婉地向李时景爷爷请求过继给他一个儿子。本来家里就有点人丁“过于兴旺”,便把四儿子过继给了他。而作为两家和好之意,这老头便把自己女儿嫁给了李时景他爸。而李时景她妈一直就以为是她爸把自己“卖”给了别人,所以一直有气。

父亲重病在身,母亲又时常以为父亲求神为借口不在家中,自己常常是饿着肚子。每次到了这时候只好往爷爷的口袋里摸钱,有时摸着了一块,自己就能买好多好吃的东西,自己便觉得可以再饿得住一天。此时李时景已经十四岁了,他也不喜欢过这种日子。他便打定了主意:以后决不能去种田,要跟着爷爷学雕刻赚大钱。

就这样过了一年,李时景父亲去世了。眼看此时不仅养不活弟弟妹妹,还可能自己一辈子只能苟且度日。便要着母亲在旁边说,要爷爷答应让他学习雕刻。爷爷本来对自己这个二儿子就有些愧疚,而把这手艺传给李时景这个长孙也合乎祖宗理法,便答应了。虽说是学习,可爷爷毕竟精力有限,他也只能是在一旁趁机指导。好在这雕刻不是体力活,李时景便也学到了不少。然而好景不长,只过了一年,可能老人家对儿子的死会有点想法,再加上确实是年老体弱,李时景爷爷便去世了。

于是李时景就又这样被逼着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他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是干回他爹的老本行——种田呢,还是继续学习雕刻呢?学雕刻吧,又要向谁学呢?这问题困住了李时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记叙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