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650字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650字 六年级 散文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题记那天,我小学同学的奶奶去世了。中午,她大哭了一场。我安慰她:“人死不能复生难过也是无济于事……”哪知,她哽咽着对我说:“其实,我并不完全是因为奶奶的去世而感到难过,我更后悔当初并没有正视过奶奶对我的爱……”她抽泣着,而我却是这么默默无语,接下来又是一阵沉默,在想她为何这样说,难道就因为我们是朋友,她才吐露真心话的吗?……。

其实,我们与爱只相差一步之遥,在众人寻找中,能发现它的人寥寥无几。然而蓦然回首时,原来就在那众目睽睽之下。但对于这伸手可得、近在咫尺的爱,我们却对它莫不关心,即使珍惜过,也根本没有丝毫放在心里,用自己的冷言冷语对爱自己,关心自己的人划了一条无法永恒的隔离线。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我心中反复默念着这句话,领悟它的真谛。想了许久的我,让而觉得我们应以一种珍惜的目光去发觉“爱”,这样才是对待爱:早晨,父母为我端来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端来的是无私的爱;寂寞无助之时,远方友人鼓励我,让我有了信心,捎来的是关心的爱;尴尬无奈之时,老师的微笑,理解的问候中有欣慰的爱——这永无止尽的爱,当初的我怎么没感觉到呢?也许,那时的我还不懂得分辨什么是爱吧!

“我同你坐在树梢下,我发现你看云时很近,可看我时却很远……。”人不懂得怎样珍惜爱,也不懂得怎样割舍爱,的确,人就是这样,不懂得珍惜它,可到了失去它的时候,往往乱了阵脚,这才知道后悔。

如果我们不敞开那扇尘封许久的心门,就不知爱与被爱是怎样的感觉。只要我们坚信人间有真情,那时,距离已久的隔离线才会消失。我心中永远坚信,只要拥有一颗炽热的心,就能使被冰封许久的爱融化,能使人的心灵感到永久的温暖,这样人与人才会更近。

新中初级中学六年级:杜咏蔓

我愿做书的朋友——读《走遍天下书为侣》有感

65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读完《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课文,我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开篇就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当你独自一人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选择一样供自己娱乐的东西,这似乎很难,很难选择,而文章的作者——尤安。艾肯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本自己喜爱的书。为什么呢?我想:作者是独自一人驾舟去环游世界,在茫茫大海上一个人难免孤独、寂寞、无助。每当这时便可以读这本喜爱的书,可同书中的作者对话,汲取精神的营养,树立信心,打发孤独寂寞;也可同书中了不起的人物对话,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跟他们做朋友,寻求帮助。我想:世界上最能打发孤独、寂寞的娱乐品肯定是一本你喜爱的好书。因为,一本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位高尚的朋友,读这本书,就像同一位高尚的朋友谈心。

读完课文,耳畔时时回荡着作者那铿锵有力的话语:“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我想象得出,作者对书那如饥似渴的喜爱之情,对书那执着追求的痴迷样。作者为什么愿意将同一本书读上百遍,难道作者的理解能力有问题?还是真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百思不得其解,原来,不管当你第多少遍去看同一个事物,或去读同一本书时,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我不禁惭愧起来,我也是个书迷,但倘若要我读同一本书,别说读上百遍,就是重新多读一遍,我都不愿意,更何况去读上百遍,那根本办不到。想到这些我万分惭愧,但我暗下决心也要学习作者的读书方法,百读不厌,细细品味,更有效地吸收书中的营养。

文中还有很多优美的语句,时时感染着我。我最忘不了这句:“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随地想去就去的故地。”我觉得把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比喻成“朋友”和“故地”,显得特别亲切、形象。让我明白了作者写作本文的真正用意——让我们都来做书的朋友。

我愿做书的朋友,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德阳市实验小学四年级:陈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散文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