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我们的“形象代言人”800字

创新,我们的“形象代言人”

800字 高一 议论文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学生也许每日只需扎进课本,“两耳不闻窗外事”,父母也常说,只要考进大学,就不愁没有饭吃。因而,那时的中学生书包一天比一天沉,眼镜片一天比一天厚,整日挣扎于枯燥的公式里,只为熬过考试。

可事实上,像这样学出来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多半没有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只会死守教条,毫无应变能力。经济体制一改革,“铁饭碗”被打破,他们就成批成批地失业了,只能再学习,寻找再就业的机会。究其根源,原因至少有三点。第一,是学生、家长的观念陈旧,从未考虑创新的价值,认为只要死读课本就够了。事实上,中国现代150年来,正是这一思想作祟,才逐渐落后于西方。第二,教育体制的陈旧,过去一味强调应试教育,大大扼杀学生的创新机会,以致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新社会的要求。第三,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价值导向有偏差。认为好学生就是“高分”,一味追求片面成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正因为这些,国家也看到教育的问题,大胆而及时地改革,“减负”出台,创新教育的推行,都反映出社会对中学生新的要求。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首要的就是要富有创造性,要培养创新精神。事物的更新,历史的推进都离不开创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都离不开创新。创新能带来鲜活的动力,能扫除迂腐的陈见,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课本是基础,扎实的课堂学习是孕育创新的摇篮。有了一些知识和思维方法,我们才能去思考去创造。每年,全国都有数千件发明出自中学生之手,这正是他们创造的结晶,且不论其自身的价值,这种创新意识正是社会大力提倡的。20世纪初,热血沸腾的中国青年发动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吹响时代进步的号角。我们处在2l世纪之初,应继承这种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在以后工作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创新,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发展的灵魂。我们要抓住时代给我们的机遇,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自主地去创造,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尝试,都会让我们体会到创新的乐趣。我们要让创新成为新时代中学生的“形象代言人”。

一个没有个性的人

1200字以上 初二 记叙文

我很美,美到倾国倾城,任何一个看过我的人都不列外;我很聪明,虽然这一点在美丽的外表下很容易使人忽略;我也一直很有自己的个性,直至我遇到了他——我这一生中最大的克星。

从看到他的那一刻我便知道:一个浣纱女的命运将会被改写。于是,无需过多的语言,我便随他走了;也无需过多的劝解,我便为了他所忠实的人投入另一个男人的怀中。我知道,即使不是为他,而是为了越国的子民,我也应该走上这条路,但因为有他,我才能走得如此平静,如此毅然。没有任何的反抗,没有任何的怨言,我步入了姑苏台。

这一切只因他是范蠡,而我是夷光,是西施。一个是智慧过人的谋士,一个是风华绝代的美人。两个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错误的相识,注定着这只能是另一种方式的离别,也注定我的棱角将因他而磨平,我的个性将因他而藏匿。

第一眼看到那个不再年轻却双眼色迷迷的夫差时,骨子里的个性让我几乎夺门而逃,但就在那一刻,我才忆起,我已不能再拥有自己的个性,为了越国的百姓,为了他,我的个性就必须随着我的聪慧一同埋没在记忆的深处。即使看到油嘴滑舌的伯囍向夫差进着谗言,即使是看到忠臣伍子胥被赐死,我依然没有把它们从我的记忆中挖掘出来,不是不能,而是不敢。我只能在一旁做一朵外表妩媚动人的解语花,仅此而已。因为我不能干涉内政,落下话柄,更不能说伯囍的不是,因为有一个重佞轻闲的君主,吴国才会更快的走向灭亡,因此我只能选择缄默,对自己的良心缄默。

我每天依然使出在越国学到的浑身解数,在夫差面前努力施展着,借此使他对我着迷。虽然我清楚,凭我的姿色要做到这一点也是毫无困难的,但我想以此告诉我自己我活在世上还是有用的,并不是行尸走肉,并不是一个傀儡。于是,渐渐地,我征服了他,凭我的美貌,我的“善解人意”。君王从此不早朝,而我,也从一个地位微小的敌国“贡品”变成了人人羡慕巴结的王妃。我的笑容是如此妩媚,,以至于每一个人看了都神魂颠倒而忽略了我那双干涸的眼睛以及藏在心底的那一份缄默。

于是我在这种缄默中成为吴国的皇后,在缄默中享受着夫差对我的好,最后又在这种缄默中看着夫差走向死亡。

终于,我如同一只被放飞的囚鸟,自由了!但由于太久的束缚,我的翅膀变的如此沉重——一如我的心。我疑惑,压抑了自己那么久,不就是为了今天吗?可为何心却如千年磐石压的我喘不过气来?我救了一个国家的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却把另一个国家的百姓推入了火坑;我把一个骄奢的君主送入了死亡的圈套,却又造就了另一个更令我所不齿的君王!

他,似乎早就料到这样一个结局,于是,他选择了离开。而我,只能留下,从一个笼子飞入了另一个笼子,中间那片刻的自由丝毫无法让我欣喜。我甚至看着那位我敬如兄长的文种成为越国的伍子胥,却无能为力。

如果说,伍子胥死了,我把自己的个性隐藏,那么文相国的死,则是我已在多年的隐藏中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如同被困多年的鸟儿再也不懂的飞一样。

我突然为自己感到悲哀,何时,我变成了一个没有个性的人?

于是,我决定了,趁我还有“个性”这个概念是,再疯狂一次,最后一次拥有我的个性。

终于,我,也离开了。而离开的方式没有人知道,于是,各式各样的说法便流传开了:有人说我选择了死亡作为我最后的归宿,有人说我和他一同逃到了深山老林做了一对神仙眷侣……

其实选择什么样的方式离去并不重要,我离去只是因为我倦了,我离去只是因为我怀念过去那个有个性、有主见的夷光,想把她寻回来罢了……至于其他的一切,就让它随风而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议论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