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鞋的老爷爷400字

补鞋的老爷爷

4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每当我看见那双漂亮的鞋子,眼前就立刻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大冷的天,一个老人在角落里为人补鞋。他就是一位令人敬佩的补鞋匠。

记得去年,有一天,哥哥姐姐们和我一起到外面去玩。不一会儿,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回家的路上,我不小心滑倒了,我的鞋坏了,我急忙来到鞋匠补鞋的地方。只见补鞋老人正收拾东西要回家。我焦急地迎上去说:“老爷爷您能帮我补鞋吗?”老人看了看腕上的手表,思考了一下,说:“好吧!我帮你补。”老人又重新坐了下来,打开补鞋箱,拿起鞋开始补。我仔细得看着老人,白苍苍的头发,一张长满皱纹的脸,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他的手已长满了茧。右手拿着针用力穿过鞋,左手把线拉扯过来。他把裂缝缝了一遍,直到缝得很结实。鞋补好了,我问他:“爷爷多少钱?”“一元。”他回答。我愣住了,“怎么这么便宜,一天也赚不了多少钱!”“我只不过在家闲着,没事做,出来补补鞋还可以给人带来方便。”我被老人的话深深地感动了,掏出身上所有的钱给老人,穿起鞋子直奔回家。

我穿着补好的鞋往家中走去,还不时回头望了望,只见善良朴实的老人正骑着自行车向家走。老人补鞋的样子至今令我难以忘怀。

珍惜时间——读朱自清《匆匆》有感

500字 初三 读后感

现代着名作家朱自清的《匆匆》,细腻是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之情。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是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的表现。时间没有声音,没有影子,没有踪迹。每个人都拥有时间,但是,有些人却无法合理支配时间,只能让时间从他们的身边悄悄溜走。

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一天都不是二十四小时。”你是否觉得这句话自相矛盾呢?不,不矛盾。我们都知道一天有二十四小时,这是时间的公平之处。那为什么时间又是偏私的呢?因为这些人随意浪费时间,任凭时间飞快地流逝,一天一事无成。他抛弃了时间,时间也抛弃了他。因此,他的二十四小时是短暂的。而有些人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不虚度时光,利用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并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他们用二十四小时做了平常人需要二十五小时,二十六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他们的二十四小时是漫长的。

“赢得了时间,就赢得了一切。”列宁的这句话彻底地反映了时间的珍贵。“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说明了一个人年青时不珍惜大好时光,到老了只能白白地叹息。如果年青力壮的时候就努力学习,那他就赢得了时间,也就赢得了一切,也不会为年老时碌碌无为,而感到悲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记叙文
4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