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传读后感800字

周恩来传读后感

800字 读后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自小酷爱读书,除了课上所学,不管是天文地理还是人文历史,我都爱不释手。但是,虽然涉猎广泛,由于从未认真思考过读书和学习的意义,我仿佛在黑暗中踽踽独行,没有方向。当有一天,我读到《苏菲的世界》,书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我愕然,我沉思,我想寻求我读书和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一个人究竟为什么要读书?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通过读书,可以改变身份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中国传统文化从心性修养的角度出发,认为“读书可以明理”,读书的终极目的是明理修德。比如曾国藩告诫子孙:“余不愿(尔)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而到了现代,很多人认为孩子们读书受教育,只是为了将来有好的职业、有很高的收入,过很好的“生活”。

可这是我们现代青少年读书的意义吗?我们现代青少年读书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苦苦探索……

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了迪克·威尔逊撰写的《周恩来传》。在一次修身课上,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为什么而读书”的问题,13岁的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多么振聋发聩,仿佛一道光,一下子给我指明了方向。原来,读书和学习不仅可以修身齐家,还和国家和民族的兴亡荣辱紧密相连。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爷爷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也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周恩来爷爷青年时代曾经写下这样的寄语:“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线已经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在乘风破浪前行。天道酬勤,日新月异,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向周恩来爷爷学习,从小立下远大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习近平爷爷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要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快乐的中秋节

500字 五年级

今天是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大家都兴高采烈,以各种形式来欢度这个特殊的节日,我家也不例外。

上午,爸爸妈妈带着我一起到超市购物,各种零食、水果、月饼……真是应有尽有,把我馋得口水直流。

下午,爸爸妈妈都在厨房里忙着杀鱼、切肉、洗菜,真是忙得不亦乐乎。吃晚饭了,满桌的美味佳肴全是我爱吃的,蚝仔煎蛋、清蒸鲍鱼、可乐鸡翅、红烧大虾……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只鲍鱼就往嘴里送,简直有点狼吞虎咽,妈妈温柔地对我说:“慢点吃,今天让你吃个够。”这一顿饭啊,真是回味无穷。

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人来到东江边一边散步一边赏月。这时候的月亮就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蒙上一层薄薄的纱巾,半边脸儿露出来,半边脸儿藏在云妈妈身后,就是不肯出来。不远处,我看见天空中飘着许多七彩孔明灯,妈妈告诉我,那是人们通过孔明灯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那一盏盏孔明灯,在风的欢送下,飞向天空,变成了一颗颗闪烁的星星。

突然,妈妈大叫一声:“快看,月亮出来了!”

我急忙朝着天空望去,只见黝黑的天幕上中,挂着一轮好大好圆的月亮,我忽然想起了诗句“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这圆圆的明月,难道不像诗人所描绘的一个巨大无比的白玉盘吗?

中秋节,你让我们全家欢聚在了一起,我得到了许多快乐和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读后感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