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的教育》有感450字

读《爱的教育》有感

4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自从我看过《爱的教育》这本书以后,我有很多感触。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鼎鼎大名的大作家亚米契斯所著,它是一部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三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三年级十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份在校内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书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令我至今难以忘怀。安利柯是个是个善良、勇敢的男孩,他懂事、听话、乐于助人。有一次,安利柯和母亲拿着衣物和粮食去一座小庙里接济需要帮助的人,在那个狭小、阴暗的破庙里,他看到了他的同学克洛西,原来克洛西和母亲一直寄居在这里,克洛西在学校里经常因为家境的贫困、自身的残疾被同学们嘲笑,但安利柯知道了克洛西的真实处境后,不但没有奚落他,反而去向他讨教有关学习的问题,他顾及到克洛西敏感的心灵,让克洛西保全了自尊。他们两个也因此建立了友情。

这本书给我了很多启示,它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要爱护不幸的人,比我们弱小的人。我们不要嘲笑残疾人、不要嫌弃那些因为生活所困而穿着寒酸的人。相反,我们更应该尊敬他们,他们为了生活而努力着,不曾放弃过,他们为这个社会付出过更多。所以,朋友们,请让我们珍惜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郑东新区康平路第二小学五二班 卜悦

醉在东坡赤壁

700字 初三 书信

——品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品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我醉了——

“大江东去”,滔滔巨浪千淘万漱,是否淘到苏轼了呢?面江而立,他的耳畔唯有水声。回想“乌台诗案”的苦楚,皇帝谪贬的敕令,还有那洛阳亲友的依恋;东坡心,碎不能掇。他只得唱“千古风流人物”,只能吟“三国周郎赤壁”。

眼前是公瑾爱恋的长江,脚下是周郎鏖战的赤壁。“遥想公瑾当年”,这江水不也似“千堆雪”么?

草船借箭的智谋,火烧赤壁的勇猛,还有周乔爱情的佳话;周郎确是“风流”,确是“豪杰”。傲立于舰舟之上,冲阵于万军之锋,闻江上之涛声,赏冥空之月色;面对的是曹操精兵强骑,铭记的是小乔嘱言寄语,心系的更是孙吴的成败盛衰。

东坡何不想风流儒雅,何不想握国之大计、驱外之强敌。然而,北宋的朝廷容不下他,神宗的时代容不下他;呵,浑浊的世道也容不下他!

想那东坡,不禁驾一叶之扁舟,驶向那巍峨的崖壁。此时的他,也是傲然于舟,也是闻江上之涛声啊;但他的心呢,却已成碎片——一片羡慕,一片怀念,一片愁闷,一片感慨。他的心,是昏君、是小人,砸碎的啊!

他的手摸到了“赤壁”,他的心也回到了赤壁。恍惚飘然间,他也似处周郎故垒。

哦,那是公瑾么?那多情的人儿在笑我么?

峨冠博带,丹目柳眉;谈笑间,指点江山,“樯橹灰飞烟灭”。公瑾不愧是“美周郎”啊。蓦然,我却已生白发,衣衫风尘,神色颓靡;更怨恨,被昏君谪贬。人多情,岁月无情,浑世更无情。

身在乱世,谁堪风流;时势造英雄。江仍是长江,壁仍是赤壁,人却不再风流;人生真是一场梦,匆匆来、匆匆去,谁又知人生几何?倒不如临江上之清风,取山间之明月,将万千愁怨托于悲风!

且洒一杯烈酒——让这江月,醉在如画的江山中;让这东坡,醉在似梦的人生里。也让我,醉在东坡赤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450字